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抗戰期間日本伙食標準


1938年4月15日,日本陸軍發布了《軍人戰時給予規則細則改正》,對軍人在口糧定量標準進行了修正。日本軍方根據近一年以來在中國的實際作戰經驗,提高了日軍士兵伙食和肉類的定量標準,如此制定了日軍之後7年多的標準伙食。


日軍基本伙食定量為:

精米660克(約等於13兩)


精麥210克(約等於4兩)


鮮肉210克


蔬菜600克

澤庵60克


醬油0.08升


味增75克


鹽5克


砂糖20克

茶葉3克


清酒0.4升或者甜食120克


香煙20支


特殊定量(主要用於戰鬥期間)


精米580克

餅乾或者壓縮乾糧230克


罐頭肉150克或者干肉60克


乾菜120克


梅干或福神漬45克

醬油粉30克或者濃縮醬油40克


味增粉30克


鹽5克


砂糖20克


茶葉3克


營養食品45克


清酒,甜食,香煙同上面一致


替換定量


另外還有一種替換定量,主要針對戰時物資不足提供上面兩種定量的替換。以主食為例,精米870克或者麵包1020克,或者餅乾690克,或者壓縮乾糧60克,或者精穀物900克,也就是說這裡面五種都是可以替換的。


肉類則包括:熏肉80克或者雞蛋180克


腌菜包括:鹽漬或糠漬醬菜120克


調料類為:味增150克或者鹽0.08升或者調味汁0.08升


可以說,日軍戰時的飲食水平是相當高的,不但主食定量很高,而且有大量肉類作為副食,同時還提供了適合日本人口味的腌菜,味增,甜食等各種東西。日軍戰時的口糧基本兼顧了日常行軍和戰鬥期間人體所必須的熱量,維生素,蛋白質需要 ,更接近於日本人平時的餐飲習慣,同西方軍隊有著極大的不同,在世界上也是獨樹一幟的。


日本的軍人野戰食品被稱作「陣中食」,可以簡單地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預先大量加工好、可攜帶的即食食品(攜行食),主食有握飯糰和晒乾的米飯,以及各種餅類。日文漢字的「餅」其實是和中國的糯米粘糕、糰子類似的東西,比如薩摩一帶的「灰汁卷」(用植物灰腌漬過的米團,竹葉包裹,食用時蘸蜂蜜、麥芽糖水或醬油),岐阜、三河、信濃一帶的「五平餅」(串成一串、用醬油、味噌、胡麻油調味的糯米糰子),岡山一帶的「吉備糰子」和熊本一帶的「朝鮮飴」(都是糙米磨粉加黑糖做成的軟質食品),還有用糯米和紅小豆粒蒸成的「牡丹餅」、用小麥粉和油做成的「煎餅」(食用時通常用水煮成糊狀)、用柚子果肉加味噌、山椒、胡桃製成的「柚餅子」,以及各種壽司等等。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梅子


至於副食,則有鹽漬或原味的乾梅子(梅子泡水還可以用於傷口消毒),以及雞蛋、柿餅等物。古代日本將柿餅列為「陣中食」,不光是因為它可以充饑、補充熱量和維生素、可以止宿醉,而且由於柿餅中含有很高的糖分,因此也可以利用滲透壓的原埋,作為止血物;此外雞蛋殼上的那層膜也可以覆蓋在傷口上、防止感染。「攜行食」還包括日本酒(清酒、濁酒)和傳自中國的燒酌(燒酒)等酒類,其中燒酒可用來消毒或者保存敵將首級。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高野豆腐


「陣中食」的第二類是作為輔料的各種干制調味品和腌漬品,包括味噌玉(干味噌塊)、豆腐乾、高野豆腐(凍豆腐)、千切大根(干蘿蔔絲)、柴魚、芋莖,以及醬、酢(醋)、辛子(芥末)、醬油、砂糖、蜂蜜、麥芽糖、酒糟等調味品。


「陣中食」的第三類是經現場烹調後食用的食品(調理食),包括白米飯、雜谷飯、湯漬(即水泡飯)、粥(日本人沒有喝粥的習慣,粥是給消化不良的病人吃的)、味噌汁(加蔬菜、豆腐、柴魚和海帶煮成的味噌湯,配米飯食用)、豚汁(豬肉、青菜和味噌煮成的湯)、蕎麥麵等等;副食則有用煮、燉、油炸、鹽燒、照燒、切片生食等各種方法調理的各種魚介類(海魚、龍蝦、貽貝等,古代日本人很少吃淡水魚)、獸肉(豬、牛、馬、兔、熊、犬等)、鯨肉、禽類和雞蛋、野菜(即栽培的蔬菜,尤其是草本的綠葉菜)、山菜(這個才是中國所說的野菜)、各種海藻(以昆布即海帶為主,還有紫菜、鹿角菜一類的東西)等等。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澤庵


1874年日本侵略台灣時,陸軍即首次採用了以上的戰地補給方式。當時供應伙食的方式是在後方由大倉組的炊事人員製作出飯糰,和漬物(醬菜)等副食一道用竹葉包為一人份的「便當包」,然後由大倉組的搬運工用背簍運往前線。當時一名日兵一天份的口糧是白米六合,副食有澤庵、鹿尾菜、梅干、干切蘿蔔絲等,飲水則直接飲用煮沸的當地天然淡水,裝在竹節筒里隨身攜帶。所謂「澤庵」(takuan)是一種用米糠和鹽腌制的黃色腌蘿蔔。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硬餅乾


在明治十年(1877年)日本陸軍首度從民間採購了1.35噸(大約兩三千個)牛肉罐頭作為軍隊口糧,此外還向士兵發放「攜帶口糧」(指供應中斷時的應急口糧),包括六塊餅乾和一塊干松魚。這裡所說的餅乾是只用麵粉、水和鹽烤成的英式硬餅乾(Hardtack),當時日本海軍也將其列為口糧之一。這種餅乾非常堅硬,西方人吃的時候要抹上融化的黃油、或者放在湯里泡軟,才容易入嘴消化。當時日本軍隊管這種大型硬餅乾叫做「重燒麵包」,但是日俄戰爭結束之後,由於「重燒」和「重傷」諧音,軍方覺得不吉利,所以改稱為「乾麵包」或者「干パン」—日語中的「パン」也是「麵包」的意思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鰹節


至於干松魚,日文漢字寫作「鰹節」(katsuobushi),也叫柴魚,是將金槍魚科的鰹魚(有時也用同科的金槍魚或青花魚)去掉頭、鰭、骨和腹部脂肪後,經水煮、煙熏、霉變等工序製作的干制調味品,被稱為「世界上最堅硬的食物」或「魚的木乃伊」,吃的時候要削成刨花一樣的薄片或者磨成粉,用來煮湯。但是作為野戰乾糧攜帶時往往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士兵們只好一邊行軍一邊用牙啃堅硬的干松魚了。


1922年時日本將軍隊的伙食費定為20錢1厘至19錢2厘四等,直到1938年才根據第312號敕令增加了6錢,到1940年又增加了12錢。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以每人每天精米600克加上精麥186克的標準來制定伙食費的基本金額,然後再加上用於購買副食和燃料的伙食費6錢5厘、野外伙食費4錢2厘、夜餐費6錢。這樣,士兵每天的主副食金額,日本本土和台灣為30錢9厘,朝鮮為38錢4厘,樺太(庫頁島)為50錢4厘,滿洲地區為53錢7厘。


在經濟蕭條、物價下跌時,部隊的伙食費通常會有節餘,但是在物價指數上升時,日本陸軍部隊經常感到捉襟見肘。陸軍大臣經常在國會裡捶著桌子要求增加軍事預算,而即使給一個士兵增加一分錢菜金,國會議員們也不高興。大正、昭和時代舊日本軍隊中普遍敵視政客、敵視議會、敵視民主的風氣,就是這樣形成的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牛缶


在西南戰爭結束後,日本陸軍開始大量採購牛肉罐頭(舊日本陸軍將其簡稱為「牛缶」),平時作為儲備物資,戰時作為口糧的一部分發放。這種罐頭最早是委託廣島商人淺枝富三郎和淺枝彥兵衛製作的,主料為牛肉、馬鈴薯、牛蒡、胡蘿蔔(日文漢字寫作「人蔘」),為了適應日本人的口味而在煮牛肉的時候加入砂糖、醬油和姜,來代替西式燉牛肉中的鹽和胡椒,並且採用馬口鐵包裝。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牛肉餅乾


西南戰爭結束後,日本陸軍開始嘗試完全用硬餅乾取代干米飯作為野戰口糧。但是考慮到日本人的飲食習慣的問題,決定先在少數部隊中進行試驗。1889年6月24日到6月30日間,在名古屋衛戍部隊醫院的十九名醫療實習兵中做了試驗,在七天內完全以加肉硬餅乾為食,並飲用茶水。這種餅乾每塊重100克,烤制時除了麵粉、鹽和糖外還加入牛肉末,每餐吃兩塊,一天攝人600克。試驗時發現,由干餅乾很硬,難以啃食咀嚼,因此每餐要耗時30到40分鐘;為了吞下餅乾,每人每餐平均需要飲用1707毫升的茶水。當時名古屋第三師團作為「攜行糧秣」的干米飯,每餐分量為135克,每天405克,另加食鹽35克,雖然比較適合日本人的口感,但是營養價值不如牛肉餅乾。在甲午戰爭時,日軍決定完全以牛肉餅乾代替干米飯作為野戰口糧,考慮到中國大陸作戰區域缺少飲用水源,還特地委託日本當時著名的西點製作商「風月堂」開發了作為替代口糧的「小型ビスケッツ」(小型餅乾),這種餅乾和我們今天吃到的餅乾口感已經很相像了。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勇者大和煮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日本國內的罐頭食品(包括肉類、海產和水果罐頭)民間消費量一直很有限,這並不是說當時的日本人不愛吃罐頭,而是為了最大程度地向美國和歐洲市場出口罐頭,以換取寶貴的外匯。當時日本全國罐頭產量的三分之一是用作軍隊口糧和應急口糧的,50%以上用於出口,用於民間消費的只有15%左右。除了牛肉罐頭外,在1892年,罐頭業製造者伊谷以二郎還開發出用鯨魚(小鰮鯨)的痩肉製作的罐頭,在甲午戰爭爆發之際,他向陸軍捐獻了2800罐鯨肉罐頭,稱之為「勇者大和煮」(所謂「大和煮」就是加砂糖、醬油和姜燉制的烹調方法)。


日軍士兵隨身攜帶的一天份野戰口糧,基本上都是「牛肉大和煮」罐頭一罐(250克左右),加上干米飯(4合8勺,650克)或者餅乾(大餅乾6塊、660克,或小餅乾18塊、676克)


除了牛肉罐頭和餅乾這兩種野戰口糧之外,配發給部隊的「尋常糧食」還包括: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熏肉


熏肉乾肉,雞蛋:


熏肉乾肉在日軍中並不罕見,日本陸軍使用的干肉主要是三種,牛肉,兔肉和馬肉。由於官兵對馬肉口味不滿,在1938年乾脆將馬肉取消,增補了鯨魚肉,沙丁魚肉,鱈魚肉,烏賊肉這四種海味肉,這也是因為日本人很喜歡吃海味。這些干肉全部為30克一份,是吃一餐的分量,全部用防水紙包裝,一箱裝460塊。


雞蛋主要也是在中國大陸地區搶奪來的,由於生雞蛋不方便運輸,一般都煮成熟雞蛋,每個士兵攜帶幾個。遺憾的是熟雞蛋也無法保存很長時間,基本要在1,2天內吃完。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向中國菜販購買香蕉的日本兵


新鮮蔬菜:


新鮮蔬菜同新鮮肉一樣,作戰時候不容易吃到,主要在駐紮區想用掠奪中國農民的各種蔬菜。在國軍控制區,日軍輜重兵帶一些比較易於保存和運輸的蔬菜,一般最多一周吃完後,下面就必須依賴後方輜重部隊把新鮮蔬菜送到前線。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新鮮蔬菜


新鮮蔬菜都是在中國當地強行搶來的,就因為農民有時候沒有糧食和蔬菜可交,日軍在中國進行過上千次的掃蕩,殺死了很多無辜的農民。在汪偽政權控制區的城市,日軍不便於直接屠殺,就採用軍票購買的方式。


日軍軍票其實並不容易兌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堆廢紙。據1940年日本正金銀行不完全統計,從日軍1937年杭州灣登陸起到1939年底,僅甲、乙、丙、丁4種軍票的總發行量已高達34,2959億元。操控這些軍票的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主計大佐新莊健吉也承認:實質上軍票沒有任何保證。這不過是換一種名目的搶劫。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清酒


雖然日軍每天都有清酒的配給,但除了冬天和少數嚴寒地區(關東軍和朝鮮軍必須需要),顯然作戰時候顯然是不能喝酒的。酒主要用在日軍平時駐防,尤其是過節或者慶功的時候。日軍清酒主要是知名品牌月桂冠等,全部從民間直接購買而來。


除了清酒以外,日軍還供應啤酒和威士忌,汽酒,葡萄酒,杜松子酒等,還包括蘋果汁,葡萄汁,桔子汁等飲料。啤酒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朝日,札幌,惠比壽,三得利,這還是普通士兵可以喝到的。威士忌則需要自己花錢購買,免費供給的只有日本將校級軍官,一年也不過供應4到5次而已。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福神漬


在日俄戰爭為時七個月的旅順圍困戰期間,由於取水困難,因此士兵們往往將配發的硬餅乾或干米飯埋在地里,經過一晝夜吸收水氣後再挖出來食用。到奉天戰役時,已經基本上能夠在戰場上就地供應熱食了。以步兵第九(金澤)師團第七聯隊第二大隊為例,該大隊在1905年2月21日至28日的口糧是這樣安排的(僅列出副食,主食都是米飯):


21日早:福神漬;午:豬肉、白菜;晚:豬肉、蔥、白菜


22日早:福神漬;午:鹽鰤魚;晚:雞蛋、白菜


23日早:福神漬;午:沙丁魚乾;晚:豬肉、白菜、蔥


24日早:福神漬;午:鹽秋刀魚;晚:牛肉、白菜、馬鈐薯


25日早:福神漬;午:雞蛋、白菜、蔥;晚:鹽鰤魚


26日早:福神漬;午:鹽鰤魚;晚:豬肉、蔥、白菜


27日早:福神漬;午:豬肉、白菜;晚:雞肉、蔥、白菜


28日早:福神漬;午:牛肉罐頭;晚:牛肉罐頭


再看一下同時期日本國內勞動階層的伙食。細井和喜藏在他的《女工哀史》中記錄了東京某工廠女工人一周的伙食(主食是從中國進口的「南京米」和泰國米,每人每天大約四合米):


周一早:蘿蔔湯、澤庵;午:油味噌、澤庵;晚:鹿角菜、澤庵


周二早:青菜湯、澤庵;午:金時豆(煮紅芸豆)、澤庵;晚:豆腐豬肉湯、澤庵


周三早:梅干、生薑;午:咸鯡魚子、澤庵;晚:蘿蔔、澤庵


周四早:蘿蔔湯、澤庵;午:蘿蔔、澤庵;晚:咸鮭魚、澤庵


周五早:青菜湯、澤庵;午:芋頭、澤庵;晚:福神漬


周六早:梅干、澤庵;午:豆腐湯、澤庵;晚:蘿蔔、澤庵


周日早:豆腐湯、澤庵;午:乾魚、澤庵;晚:千切大根(干蘿蔔絲)、澤庵


對比一下可以發現,部隊士兵每天都可以保證有兩餐吃到肉、魚或者雞蛋,而女工在一周中只有4頓飯能夠吃到動物蛋白質,士兵的蛋白質攝入量在理論上為女工的4.5倍,而實際上後者伙食中的「豆腐豬肉湯」和「咸鮭魚」一類副食的量都是微乎其微的。而這座工廠還被認為是對工人待遇比較好的,來自農村的貧困青年婦女爭相報名。


日本軍犬的伙食標準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日本的軍犬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德國引進的狼犬,按照用途來說分為警戒犬、傳令犬、衛生犬和搬運犬四大類。大正末年,在陸軍步兵學校內設立了「軍犬養成所」,負責繁殖、訓育軍犬,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軍犬開始大量服役。根據陸軍步兵學校制訂的軍犬口糧標準,成年犬每天的食物包括半島米(朝鮮米)150克、押麥(壓扁的大麥)250克、白菜200克、牛肉350克、鹽10克。第二種犬口糧是高粱400克、豆餅100克、菠菱草(菠菜)200克、牛肉350克、味噌40克。第三種口糧為粟米500克、蘿蔔200克、沙丁魚400克、內臟200克、食鹽5克和味噌20克。在作戰區域的軍犬,視當地供應狀況,每天增加生肉和脂肪類食物若干。


日本的軍馬口糧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日本陸軍確定的馬糧標準是每天大麥5升(5.25公斤)、乾草1貫(3.?5公斤)、藁草1貫。輜重部隊挽馬的口糧減少了1升大麥。1931年修改後的《陸軍戰時給與規則》對軍馬食料的定量與此基本相似,以每天大麥5.25公斤、乾草4公斤和藁草3.5公斤為基準,大麥可以用燕麥、高梁、豆餅(5.25公斤),糙米或大豆(4.2公斤),粟、玉米、裸麥、小麥(4.73公斤),米糠(7.88公斤)、乾草(15.8公斤)替代;乾草可以用牧草(4公斤)、青草(16公斤)、大豆稈(10公斤)替代;藁草可以用秸稈(5.3公斤)替代。此外每匹馬每天還要提供食鹽40克。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二)


日本陸軍配備的軍鴿也有固定的配糧標準,以每36隻鴿子為一組,每天配發白豌豆865克、玉米393克、芝麻136克、糙米37克、高粱37克,以及用黃土、磚末、牡蠣殼、石膏和食鹽調製的人工鹽23.5克。


關注微信公眾號「磨鐵軍事」,可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您可能感興趣

惡魔的飽食——舊日本軍隊伙食探秘(一)
日本和食藝術 「小而美」
日本和食藝術:「小而美」
實拍:被稱為「日軍艦隊墳墓」的二戰日本海軍大本營
探尋中國軍事博物館裡的日本刀
「二二六兵變」內情:日軍下級軍官想阻止日本侵華?
二戰日本陸海軍航空兵「特攻」史:菊花殘 滿地傷
食在日本:深度探尋日本最棒的食材產地
PK顏值爆表的杭大食堂:日本六所頂尖大學食堂探秘…組圖
歷史揭秘:二戰中最瘋狂的群體 日本娘子軍太恐怖
廚神有情:日本的美食綜藝與美食電影
日本國寶,融合世界五大鬥犬血統,二戰跟日軍當軍犬
日本軍刀中的門面工程:海軍魚皮軍刀
日本神社巫女的秘密生活
日本劍術、兵法傳奇人物—宮本武藏!
揭秘日本二戰亞洲範圍的暴行史!
日本娛樂產業的六個秘密
二戰日本高級軍妓私密照曝光
揭秘二戰中最為瘋狂變態的群體-日本娘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