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我為一種使命而生:

去見證


那些偉大的秘密。


如今我已看過


生與死,我知道

對於黑暗的本性


這些是證據,


不是秘密——


——露易絲?格麗克


《阿勒山?登場歌》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美國桂冠詩人,1943年4月22日生於紐約長島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已出版十二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遍獲各種詩歌獎項,包括普利策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


正如那句老掉牙的話印證:「每個偉大的詩人必定有過極其痛苦而殘酷的人生」。格麗克一生幾乎同樣伴隨著死亡、失望以及喪失。


格麗克的中文譯者在《月光的合金》譯者序里寫道:

最初讀到格麗克,是震驚!僅僅兩行,已經讓我震驚——震驚於她的疼痛:


我要告訴你件事情:每天


人都在死亡。而這只是個開頭。


露易絲·格麗克的詩像錐子扎人。扎在心上。

她的詩作大多是關於死、生、愛、性,而死亡居於核心。經常像是宣言或論斷,不容置疑。在第一本詩集中,她即宣告:「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損失。」(《棉口蛇之國》)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露易絲?格麗克出生在一個文藝氣息十分濃厚的家庭。她在一次採訪時回憶,小時候她的奶奶經常隨身攜帶一本詩集,她還能記得自己在四五歲的時候讀過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詩《黑人小男孩》(The Little Black Boy),還有莎士比亞戲劇《辛白林》(Cymbeline)里的選段;從幼年時起,她的父母就鼓勵她寫作,他們甚至會把她寫的詩列印出來進行點評。在隨筆《詩歌教育》(Education of the Poet)中,她說童年時代的她,自認為是威廉?布萊克、葉芝、濟慈和艾略特的傳人。在這樣一個崇尚智力活動和藝術創作的家庭里成長,露易絲?格麗克本該度過一個自由發展天賦的快樂童年,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格麗克降生的時候,迎接她的並不是家人的喜悅和期待。在她出生前七天,她的姐姐——她父母的第一個孩子不幸夭折了,這個悲劇沉重地打擊了整個家庭。儘管格麗克之後又有了一個妹妹,但這一創傷在此後多年,猶如一片無法驅散的陰雲籠罩著她的生活。在隨筆《死亡和缺席》(Death and Absence)中,她談到這位未謀面的姐姐,她說:


我沒有經歷她的死亡,我經歷的是她的缺席。」


這種「倖存者的負疚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是她詩歌創作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她曾在一次採訪中說:「寫作是對輪迴——不幸、喪失和痛苦的報復」。


另一方面,在望子成龍的家庭里長大也遠非易事。在《詩歌教育》中,格麗克說自己出自一個喧鬧的家庭,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強烈的表達欲,熱衷於替別人把話說完,因此她的整個童年和青春期都在爭取自己的聲音能被聽到。她的母親比阿特麗斯受過良好的教育,畢業於名媛輩出的衛斯理女子學院,是一個文藝愛好者,也是她的忠實讀者,但在她的童年和青春期,她們母女的關係卻十分緊張。她稱自己的母親像一個「法官」,總在審視和挖掘她們姐妹倆的文藝潛質,「我們哼唱一兩聲,就得去上音樂課,蹦蹦跳跳一下,舞蹈課就來了」。在2012年的那次採訪中,她說:「我的母親確實很熱愛藝術,但我卻不認為她的見識和鑒賞力有多麼出色。」


他的父親丹尼爾?格麗克年輕時夢想成為一名作家,雖然最終投身商界,但仍不減文藝熱情。他的口才很好,善於口頭改編各種傳說和歷史掌故,最熱衷的是反覆宣講聖女貞德如何以超乎常人的毅力磨鍊自己的心志。這些故事對格麗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高中時代的她效法聖女貞德的苦行,進行長期嚴格的節食,最終導致她患上了厭食症,不得不退學接受心理分析治療。儘管厭食症嚴重地損壞了她的身心,但在日後她還是以積極的眼光看待,她說:「患上厭食症對我來說是一段重要的經歷,飢餓感幫助我控制了貪慾,對於獲得一個獨立的自我,是大有幫助的。」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少女時期的露易絲?格麗克


高中退學後的第二年,即1962年她進入莎拉?勞倫斯學院學習,但很快就退學了。1963年,她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在著名詩人、1948—1949年度美國桂冠詩人萊奧妮?亞當斯(Leonoe Adams)的詩歌班學習。兩年後,她遇到了對她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決定性影響的老師——著名詩人斯坦利?庫尼茨(Stanley Kunitz)(斯坦利?庫尼茨在2000年獲得美國桂冠詩人稱號)。在斯坦利?庫尼茨的影響下,格麗克的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從恃才傲物轉向謙遜克制。


在寫詩的同時,格麗克持續七年進行著心理分析的治療和學習,不僅治癒了她的厭食症,也激發了她的詩歌靈感,她曾說:「我們只看過這世界一眼——在童年的時候,剩下的都是回憶」。她的早期作品,例如1968年出版的處女作《頭生子》(Firstborn)、1975年《沼澤地上的房屋》(The House on Marshland )、1976年《下降的形象》(Descending Figure)、1985年《阿基里斯的勝利》(The Triumph of Achilles),多以心理分析的角度遠遠地審視個人生活體驗。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1968年露易絲?格麗克在作家諾曼?梅勒家的詩歌朗誦會上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處女作《頭生子》的封面


死亡和喪失既是露易絲?格麗克個人生活中時有的遭遇,更是她創作中不變的主題。


1980年她在佛蒙特州的小屋遭遇了一場大火,被焚燒殆盡。1985年,她又一次遭遇了死亡的打擊——她的父親去世了。她在這一年所寫的一篇隨筆里說自己是一個「夢中人和觀看者」,是一個「沉迷於喪失」的作者,「二十年來等待著忍受無法逃避的喪失」。1990年出版的《阿勒山》(Ararat)和1992年的《野鳶尾》(The Wild Iris)里都有寄託對父親的哀思的作品。其中《野鳶尾》獲得1993年普利策詩歌獎,將詩人的聲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這部詩集一直是格麗克最為奇特、傳閱最廣的作品。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野鳶尾花》時期的露易絲?格麗克


格麗克曾經有過兩段婚姻。1967年她和年輕的醫學院學生小查爾斯?赫茲結婚並生有一子,但沒多久兩人就離婚了。1977年再婚,這次的結婚對象約翰?德拉諾(John Dranow)也是一名作家,雖然他們還是以離婚告終,但格麗克似乎對這段婚姻頗為掛懷和眷戀,婚姻成為之後多部詩集中反覆出現的主題。1996年出版的《草場》(Meadowlands),借用《奧德賽》的故事來描寫一段失敗的婚姻;1999年的《新生》(Vita Nova )和2001年的《七個時期》(The Seven Ages )用比較樂觀的口吻表達了一段婚姻結束後的轉變,在字裡行間偶爾流瀉出一線明亮的色彩,這在她的詩作中是不多見的。


這一段時期格麗克技巧日漸圓熟,其詩作堪稱天籟之音,或者也可以說是寂靜之詩,詩中關於世界的思考,既富於玄學思辨,又不乏具象的活潑,讓人愛不釋手。2003年8月28日,美國國會圖書館授予露易絲?格麗克美國桂冠詩人稱號,作為第12位獲此殊榮的詩人,她和此前獲封的羅伯特?潘?沃倫、約瑟夫?布羅茨基、羅伯特?哈斯等人代表了美國當代詩歌的最高成就。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2003年露易絲?格麗克獲得美國桂冠詩人稱號


2006年,格麗克第十部詩集《阿弗爾諾》(Averno)出版,並於2007年獲得新英格蘭筆會獎。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的詩人、小說家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在《紐約時報》上發表評論指出,格麗克提醒了我們:「詩歌應該把我們帶到我們不想去的地方,然後把我們帶回,而我們已不復從前。」他還斷言:「《阿弗爾諾》可能是她的傑作,無可置疑地表明她正處於創造力的頂峰。」此話誠然不虛,近年來,露易絲?格麗克依然佳作不斷,語言風格逐漸向口語轉化,有鉛華洗盡、水落石出之感,題材上,對生與死、愛與性、存在與喪失的思考越發深邃,越發接近偉大詩歌的可能。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2007年露易絲?格麗克在拉蒙特圖書館


*沉默的經典系列最新*


露易絲·格麗克 詩集


月光的合金


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命運



文景


遠而近的閱讀,做個有趣的書獃子


長按上方二維碼

您可能感興趣

在非洲,女人生孩子要承受的不只有苦痛,還存在死亡的風險
一隻半死不活的鬥魚,瀕臨死亡,被好心人搭救,奇蹟生還
可怕的並非死亡,而是你從未真正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限的死亡
團藏最大的失敗,不是死亡,而是死的沒有價值!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
本以為死亡了的它不會再遭受痛苦,沒想到死後卻有了這樣的遭遇
疾病和死亡真的很近!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
最沒有意義的不是死亡,而是象徵性的搶救!
走過生死的旅程,我們確實可以利用生命來為死亡未雨綢繆
非洲「巫童」:從出生到死亡,一直被折磨,從未間斷
女子患「漸凍症」失去自理的能力,最後時刻,坦然的接受死亡!
大象被困於沼澤4天,好不容易被救出來,但是離死亡已經不遠了
人生最大的勇氣不是不懼怕死亡,而是堅強的活著
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你從未真正活過
這裡經濟面臨奔潰,導致嬰兒無處可歸大量死亡,慘不忍睹!
愛情是不可能的,死亡也是
地震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傷害,還有對死亡的認知
他同時患有艾滋病、白血病,瀕臨死亡的他卻幸運的獲得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