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啟功:時代和地域對書法傳承的影響

啟功:時代和地域對書法傳承的影響

大致在10年前,偶然機會得到一幅愛新覺羅.溥左先生的畫,畫的內容是竹石,畫另外論,畫上落款的書法,愈看愈愛,細細品味,與啟功先生字跡似有血脈相連,點畫之間,彷彿相似。兩人當然是有血緣關係的,這個不必去深究,但書畫上的那種皇族氣派,雍容之貌,字字畢現,實非其他人能模仿得來。

啟功:時代和地域對書法傳承的影響


學習篆刻史到明清時段,則多以流派討論,徽派、浙派風格,雖有血脈相連,但若深挖細掘,真真能看得出獨特面貌。


鄧石如書法,開一代之風,特別是篆書,簡直是自他而後,成了嶄新的面目。鄧石如(1743—1805)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始人(也就是說,完全是自家面目,所以說是鄧派。),安徽懷寧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完白山人、笈游道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我的文章有專門討論他的篆刻生涯的,這裡不再多說了。鄧石如四體皆擅,尤其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參以隸意,稱為神品。

啟功:時代和地域對書法傳承的影響


(鄧石如書法)


關於鄧石如的書法,給予評價最高的當然是鄧的學生包世臣,包在自己的《藝舟雙輯》里歷述鄧石如遍臨漢魏群碑,下過大功夫,說他的老師是天資學詣,完全不是一般人能夠達成的水平。啟功老先生則完全不認同,細挖鄧石筆墨,甚至印譜,明白了他的師承當來自他的同鄉前輩程邃,就算是隸書行書,也大都非常相似,特別是右下一捺,最是相像。

啟功:時代和地域對書法傳承的影響



(程邃書法)

關於這點師承關係,啟功先生專門在他的《論書絕句》第九十二首論及,原詩如下:


一般風氣一鄉人,歲月推遷有故新。四體歷觀程穆倩,始知完白善傳薪。


我們逐句解釋一下:

啟功:時代和地域對書法傳承的影響


第一句,一般風氣一鄉人,指同一個地區的人,其書法風氣大致是相似和有師承關係的,並因此形成獨特的書法風氣。


第二句,歲月推遷有故新。指隨著歲月的推移推陳出新。


第三句,四體歷觀,一般說的四體是指的楷、草、隸、篆四種書種,歷觀,全部看夠一遍。程穆倩,即程邃,康熙年間大畫家、書法家、篆刻家,書法四體皆工。


第四句,始知,才知道。完白,指鄧石如,號完白山人。善傳薪,善於薪火相傳,即繼承與發展。

在詩的注釋中,啟功先生提出,不管是哪種藝術才能,都難以逃出時代,也難以逃出地域限制,作者從老師那裡獲得口手相授,幾乎完全要求與老師所作相同,不同則認為是不規則,漸漸日久就形成一地的書法風氣。


啟功老人最初最是討厭書法分南北地域,也就是說,不管是何人書法,一旦提到,就先以南人或北人限制開,然後在此基礎上加以評價和論斷。但後來,細加觀察之後,才真正發現,不管是父子兄弟,不管是異縣他鄉,在同一時代之下,一定是異中有同,而地域相同的書法,則一定是同中有異,就算是各成面目的書家,認真辨識之下,也能看出其師承異同來。

啟功:時代和地域對書法傳承的影響



鄧石如師承程邃是一個例子。師承學習的方法應當是學習前人的優秀書風,而又在前人的書風之上另開新路,獨成一格,這當然是只有大家才能做到的事情,因此,鄧石如的字,篆刻識家,一望而知,啟功老人的字,真正愛好書法的人,也大致一望能認,學者仿者,或可學得皮膚姿態,究至神態完美,實在不易盡似,之所以會這樣的原因是:學習書法不是死板仿製,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另一次高攀,這後來的高攀,與前半段的站上巨人肩膀同樣重要。


?(《啟功論書法》原圖及詩解92,圖片來自互聯網)

您可能感興趣

龍門對:對聯與書法的完美結合
藝藏導報:張錫庚的書法和對當代書法的啓示
他是書法界和佛教界都頗有名氣的書法家,書法中融入了禪意和佛心
書法的巧與拙
清代的書法
啟功書法欣賞,一代巨匠的書法造詣不是常人能夠企及的
恃才放曠的書法大家米芾對後世的影響
書法的疾與澀
清代武將的書法,罕見!
方召麐的書法成就及其在繪畫中的地位
被後世評為北碑書法的發端,傳承章草的一代書法大師
白砥:書法的美與丑是相對的,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置地皆種松,妙手著文章:名家書法對聯
古今「和珅」書法對比:王剛有功底,和珅有造詣,人傳神字也傳神
啟功書法對聯賞珍,選自《啟功圖傳》
金庸書法和還珠樓主書法欣賞:武俠風一脈相承,筆下之字不如前輩
書法基礎 書法的繼承與創新
先秦和秦代書法,告訴你文字和書法的演變
當代最著名的書法家——啟功書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