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跟著大師去品園

跟著大師去品園

●梁雪波


「我們的祖先,山有山志,園有園記。游者如無文化且少情致,所欣賞者亦不深。實中求虛,自信尚有所據者。情以興游,中國園林是『文人園』。」


《品園》(陳從周著,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全書16萬餘字,談景言情,論虛說實,配有陳從周及同濟大學園林研究小組於20世紀80年代考察拍攝的數幀珍貴園林圖片,並首次呈現陳從周本人書畫作品片若干(譬如有張大千題款之《黃山煙雲圖》),圖文資料翔實豐富,是目前我國頗全而精的一部園林文化精選集。

陳從周,原名郁文,晚年別號梓翁。原籍紹興,生於杭州。之江大學文學學士、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陳從周先生是我國園林文化大家,也是散文家,還對書畫藝術有頗深造詣,是著名畫家張大千的入室弟子。陳從周的系列園林專著問世後,奠定了他在園林研究領域的大家地位。陳從周對中國古代園林的保護與發展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建築大師貝聿銘說,他是「一代園林藝術宗師」。


作為一位「三絕詩書畫」的文化大家,因為廣泛的興趣愛好和深厚的文史積累,陳從周先生能從中國文學、美學、崑曲等多方面研究中國園林,為中國園林研究探索出一條新的路徑,形成自己獨特的園林建造和審美理論,並對當代中國園林建設與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也是他對當代中國園林研究的一個重要貢獻。


中國古典園林向來以「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為最高藝術境界,崇尚「妙造自然」,陳從周對造園理論、立意、組景、疊山理水、建築栽植諸方面皆有獨到精闢之見解。在文學、繪畫方面的特長,使陳從周在園林的研究方面獨具慧眼,他的園林著作以散文的優美代替了枯燥的說理,解決了中國古典園林的「語法」構架(梁思成語),形成了關於中國古典園林的獨特的闡釋語法,因而他的貢獻不僅是技法上的,更是美學上的。


《品園》不僅是一部園林理論著作,還是文學作品。有人評論,陳從周的園林論著填補了《園冶》後屬於中國文化意義上的造園理論專著的空白,他的文章猶如中國園林,形神兼備,有情景的精闢論述,相當於詩詞界的《人間詞話》。葉聖陶先生稱,「從周兄熔哲文美術於一爐,以論造園,臻此高境,欽悅無量」。俞平伯先生評價他的散文「其間山川奇偉,人物彬雅,樓閣參差,園林清宴,恍若臥遊,如聞謦欬」。馮其庸稱讚他的散文「如晚明小品,清麗有深味……」

陳從周說:「造園之理,與一切藝術無不息息相通。故余曾謂園林與當時之文學、藝術、戲曲同一思想感情,而以不同形式出現之。」他曾感慨:「目前出現了許多園林小品書,無異於熟食店裡的冷盆,是做不出整桌名菜的。要從園林理論和園林史入手。造園不在花錢多,而在花思想多。文以好游而益工。我們的祖先,山有山志,園有園記。游者如無文化且少情致,所欣賞者亦不深。實中求虛,自信尚有所據者。情以興游,中國園林是『文人園』。」


《品園》一書,恰是從園林理論與園林史入手品園的最佳讀本,是園林文化愛好者的必讀經典。

您可能感興趣

跟著油畫顏料大師去寫生
跟著皇帝的老師學書法,大開眼界!
弟子應該怎樣跟著師父去學習
大假跟著大榜超
跟著國醫大師學養生,趕緊收藏吧
跟著老師學十全大補的蝗蟲式
我從小跟著奶奶生活,大學畢業後母親卻開豪車來找我
跟著油畫家去寫生
童心未泯的泰國小尼姑,一大早跟著師太去布施
跟著種子去澳洲
跟著大師騎牛看祖國山水
色系漫畫——跟著師傅學醉拳!
兩隻從小跟著兔紙長大的喵居然也跟著學吃草了!
國醫大師談養生:冬季跟著太陽起床
跟著老師去撿漏,上海古玩玉器市場尋寶
這狗跟著回家賴著不走,寵物店洗澡時,老闆直呼賺大了
國慶假期 跟著老婆回潮州到鳳凰山茶廠品茶
跟著詹老師,紅樓從頭讀
跟著大神一起玩,手把手教你給多肉植物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