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武士道之謎:日本武士戰敗後為何崇尚切腹

武士道之謎:日本武士戰敗後為何崇尚切腹

日本民俗學創始人柳田國男曾經對「何謂日本」這一問題,只作出兩點歸納:「島國」及「種稻」。除此之外,我們還能說出日本的許多特點,比如集體榮譽感,比如武士道,但有一點,我一直沒想通,日本武士在戰敗捍衛尊嚴時,為何要「切腹」?——同樣是自盡,他們為什麼不選擇自刎。

武士道之謎:日本武士戰敗後為何崇尚切腹


日本武士崇尚切腹


這個問題看起來有些多餘,誰會在意是切腹還是割喉呢?但別說,還真有人關心這個問題。美國日裔人類學家大貫惠美子有一本書,叫做《作為自我的稻米:日本人穿越時間的身份認同》從某種程度上解開了我的這個困惑。當然,從名稱上看,這本書的重點不是說切腹的,而是說吃稻穀。

武士道之謎:日本武士戰敗後為何崇尚切腹


日本武士崇尚切腹


環視亞洲,莫不食用稻米,以小麥為原料的各類麵食,毫無疑問皆是西亞輸入的舶來品。關於水稻的起源究竟是東亞、東南亞,還是南亞尚無定論,中國在稻作起源的考古證據方面暫時領先,但水稻(大米)是亞洲的原生作物則是沒有爭議的。既然作為亞洲的主要糧食作物,而日本人的祖先又是從東亞大陸遷居海島的,那麼,日本人愛吃稻米的事情,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有意思的是,在日本人心中,稻穀非同尋常。因為稻穀是有「稻魂」的,而且稻魂不像一般動物、植物的靈魂,它和人的靈魂本質上是一類。這種稻魂有什麼作用呢?作者舉了一個日本皇室的例子,來說明稻魂的重要性:


一切可以追溯到一個名叫「大嘗祭」的皇室儀式,這個儀式是在水稻豐收時由日本天皇主持的。它源自「嘗新祭」,意思是品嘗新米。天皇要吃新米的原因在於,天皇的「靈魂」經過一年時間,「在冬天膨脹春天萎縮」,靈魂容易離開人體,要得到補充,才能重獲健康。採補靈魂的方法,共有兩種。第一、要麼直接采自他人,作者引用了一個非常有震撼力的觀點,在歷史上,日本天皇去世、新皇即位時,「新皇通常會咬已死天皇的屍體,以使後者的靈魂能夠進入他的體內。」這讓我不由聯想到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在內,太平洋島民在上世紀還流行的分享過世親屬屍體的習俗——為了讓死者的靈魂在後代體內延續。

武士道之謎:日本武士戰敗後為何崇尚切腹


日本武士崇尚切腹


另一種方式,相對沒有那麼驚人的方法,靠的就是食用稻穀來補充靈魂。天皇的「嘗新祭」的本意,就是需要用稻穀中蘊含的「稻魂」充實自己的靈魂,所以這個儀式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而在日本人的觀念中,靈魂並不位於腦袋或者心臟,而是在肚子里。在古史《日本書紀》中有一個各種食物起源的傳說,保食神被殺死的時候,「各種食物從屍體內湧現出來,腹出米,眼出黍,肛門出麥豆」。而稻米起源的位置恰好就位於腹部——靈魂和胎兒的居所。

武士道之謎:日本武士戰敗後為何崇尚切腹



日本武士崇尚切腹

看到這裡我恍然大悟,日本古代文化中非常實際地認為,稻穀之魂補充人體之魂的交換區正好就是具有消化功能的腸胃。「靈魂被認為居住在腹部,因此,著名的男性自殺文化,就是男人剖開腹部以釋放他的靈魂。」怪不得,日本武士自盡時,以切腹最為莊嚴,其實背後是有這樣一種信仰體系。切腹之後,生理上講,是失血過多及外部感染而亡,心理上講,則是靈魂的流失,離開身體散逸而去。


筆者:tangyu22222

您可能感興趣

戰敗分分鐘切腹給你看 沉迷武士道的日本軍人為何如此愚忠
揭秘日本戰敗後,日本女性究竟如何對待美軍?
甲午戰敗源於權臣內鬥:翁同龢為何逼著李鴻章對日本開戰?
日本戰敗,深山裡九個漂亮的日本女兵卻使蘇聯士兵不堪重負
一個日本士官對日本帝國的忠貞:戰敗後切腹自盡以表達精忠報國
戰敗日本士兵帶著兄弟骨灰回國,妻子卻在美國士兵懷抱
日本人切腹自儘是愚忠?為何戰敗後天皇不切腹
鏡頭直擊日本戰敗後,駐日美國軍官與他的日本情婦的纏綿繾綣
日本戰敗後,日本婦女切腹儀式的老照片
圖說戰敗後的日本,士兵無奈街頭賣藝行乞,傷員成堆擠在狹小過道
為何說二戰德國戰敗的根源是日本?日本真的是豬隊友嗎?
日本戰敗:東條英機為何趕在審判前自殺四槍?美軍為何拚命搶救他?
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沒有退位?
桂陵之戰中楚國為何戰敗?
日本戰敗後,麥克阿瑟問日本天皇:你為何不切腹?回答虛偽到極點
日本戰敗後,信奉天皇的幾百萬帝國武士的下場究竟怎樣?
戰敗之日的普通日本士兵生活是怎樣,內心恐懼結果乾了這麼件事
日本戰敗後,蘇聯女兵和日本俘虜之間的愛情,終究不被允許
二戰日本戰敗後,各國是如何對待日本戰俘的?蘇聯最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