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如何提高臨床營養學在臨床醫學中的作用和地位

如何提高臨床營養學在臨床醫學中的作用和地位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

如何提高臨床營養學在臨床醫學中的作用和地位


沈暘


《中國臨床營養網》專家顧問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如何提高臨床營養學在臨床醫學中的作用和地位


轉自:營養師之家


《中國臨床營養網》授權轉載


臨床營養科作為醫院的輔助科室,就註定了它不可能像備受關注的內科外科一樣去急救搶險,所以在以往不太受到重視。但在現代的醫學模式中,藥物治療、護理和營養都缺一不可。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正確的營養支持和營養治療與臨床各部門密切配合,能顯著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病床周轉率,減輕患者痛苦,節約大量醫藥費。


那麼,今天營養師之家邀請了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的沈暘主任給我們分享如何提高臨床營養學在臨床醫學中的作用和地位。


沈暘主任簡介


淮安市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江蘇省營養學會理事,江蘇省臨床營養質控中心副主任,江蘇省醫院協會臨床營養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營養與代謝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營養學專業委員會常委。



營養科簡介

1953年


成立了江蘇省淮安市最早的臨床營養治療機構,當時稱為「營養室」,主要負責病人的飲食供應。


1994年


使用青島的復方營養素,開始腸內營養支持。

1996年


開展腸外營養支持,當時主要是以腫瘤科為主,營養科參與。腫瘤科醫生開處方,並配置製劑,營養科參與計算熱量、病人隨訪、營養評估等工作。


2003年


腸內-腸外-醫院飲食統一由營養科綜合管理,從此營養科開始了快速發展的歷程。

如何提高臨床營養學在臨床醫學中的作用和地位



營養科科室的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從以前的2人發展到現在的6人,其中碩士學位的醫生3人,營養師2人,護士1人。營養門診的主要工作有:降糖、減重、催乳、催眠。目前營養門診和腸內外營養的收入達30-40萬/月。醫院的編製床位1400多張,實際開放床位2400多張。其中1人負責門診工作,1人負責科室工作,剩餘4人要面臨著院內2000多張床位的營養診療問題。



科室建設


01管理體制建設


由於科室人員的缺乏,使得我們營養科必須在管理上出台一系列的措施來完善科室建設,這些舉措也被省內外的眾多醫療機構借鑒。2013年,我院層面出台、制定了治療飲食管理規定、住院病人的入院篩查和營養評估規定、腸外營養製劑分級管理規定。


住院病人的入院篩查和營養評估規定要求所有住院病人入院後由臨床醫生進行入院病情評估(營養篩查表格已嵌入),營養篩查大於3分後需邀請營養科會診,而沒有請營養科會診的醫生需要在患者病歷錄中註明原因,這個管理規定使得我院的臨床營養診療規範得到進一步的落實。


另外,腸外營養分級管理制度要求由醫務處、藥學部牽頭,營養科提供技術支持,定期對腸外營養製劑的應用進行督察,營養篩查大於3分的患者原則上應使用全合一的支持方式,此舉可以有效遏制臨床醫生濫用脂肪乳氨基酸等營養製劑。促進臨床醫生樹立合理治療、合理用藥的觀念。


近年來,通過臨床、藥劑科、營養科等共同的努力和考核,以及腸內-腸外監控後,我院臨床營養工作進入了良性循環。相對比國內大多數仍然是依靠自己篩查病人的營養科,甚至需請求臨床醫生配合做營養支持,我院的模式早已轉變成臨床醫生主動請我們營養科會診,以及院內較大的會診,醫務處也會邀請營養科參與。總體來說,我們科室會診病人中危重病人干預比例一直高於省內同行。通過管理體制的制定,營養科的工作格局得以提升,同時使得臨床營養學的地位在臨床醫學中明顯提高。這都與營養科的信息化管理建設密不可分的。


02科室設施建設


營養科信息化需要與醫院信息化同步發展,無論是衛計委,還是醫院管理,沒有信息化系統的輔助,對於做決策、工作量考核等事項都難以進行。而在信息化系統(門診諮詢管理系統、臨床營養管理系統)上線後,營養科室的工作在很多方面都得到很大改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減少門診諮詢等待時間,特別是複雜患者的食譜、營養評價也變得更簡單便捷了,縮短了營養師的診療時間,提高了診療效率。


營養病歷模塊能便於臨床醫生了解營養科在做什麼,以及營養診療的工作思路。有利於臨床醫生和營養師之間的溝通。替換了以往在紙質版的病曆本上記錄、個人保留在抽屜里,很難有被翻閱、參考的機會。雖然以前有用過江蘇省臨床營養控制中心的統一格式的營養病歷,但跟現在的系統相比,在使用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現行的系統更有效的實現了病歷質控的目標。


營養病歷與醫院HIS、LIS、電子病歷無縫連接,調閱數據較便捷,提高科研調閱數據的便捷性。病人的數據也可以自動在系統內自動抓取,我們可以直接在模板打鉤,減少書寫病歷的格式不統一的問題。


住院患者的營養評估、病曆書寫、病歷質量,病歷質控數據抓取等更為便捷,月底可統計出每個營養師的會診量、病歷質量,同時根據營養評估、營養跟蹤監測等可明確顯示出每位營養師的工作量,對於營養科績效管理、醫療質量管理都有顯著的幫助。


江蘇省去年起草了《江蘇省醫院臨床營養管理指南》,其中有一章節專門提及營養科信息化問題。一旦審核出台,相信未來江蘇省的營養科信息化會走得更快。


03多學科協作


在呼吸內科牽頭下,聯合營養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耳鼻喉科組建了鼾症診療中心,4月1日我們在「世界睡眠日」共同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患者義診,擴大了學科協作的影響。並結合營養門診催眠與減重、學科群建設,推進了臨床營養診療服務發展,促進了營養科與其他學科在服務與業務上的交流,同時也提高了營養科與臨床工作的切合度,使臨床各學科對營養科的認識大為改觀。


與健康管理中心合作,以及與5個分院的營養醫生工作室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力爭將臨床營養的觸角伸進社區和亞健康人群,進一步拓展平均住院日縮短以及分級診療形勢下的空間。


04學術交流


我院在每周四下午會開展科室的進修學習環節,每位臨床人員都可以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關於國內外1-3年內同類學科的科研進展,便於大家在工作當中相互成長、收穫各學科的最新知識。通過不同學科的進一步交流學習,能極大的拓展我們的科研知識視野。



個人心得


我們科室的營養科信息化系統,從1992年最初使用過的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引進的手持終端軟體,到1995年的301醫院張浩良教授編寫開發的營養軟體,到後來青島的NCCW,到現在使用的上海臻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軟體。在使用過程中,我們逐步認識到單機軟體只能適用於個體的缺陷。因此,臨床營養科的建設與信息化系統是否能形成資料庫,並結合醫院信息系統發揮更大的作用,對臨床營養治療和支持的進一步深化都有著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臨床營養科的建設應注重全面發展,重視管理體制、學術交流、多學科協作、設施建設等方面,並積極發揮臨床營養學在臨床醫學中的作用和地位。


聯合編輯:

如何提高臨床營養學在臨床醫學中的作用和地位



陳堯:


高級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成員。


現擔任上海臻鼎銷售總監,具有9年臨床營養及婦幼行業從業經歷,曾參與過多個國家級及省市級營養項目。


ps: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如何提高臨床營養學在臨床醫學中的作用和地位



本站動態欄:


截止到2016年 5 月 16 號上午 8:00時,本平台關注人數為:73763 名。

您可能感興趣

代謝組學技術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
多功能套針學在經絡醫學中的臨床應用
濕性麥澱粉的製作工序:臨床營養學堂
中醫外用藥製作與臨床應用學習活動報名
液體活檢與醫學影像學診斷的臨床相關性
周五精選醫學與健康-臨床精神藥理學
哈佛醫學院的臨床溝通技能教學
介入放射學的臨床應用
與臨床醫學漸行漸遠的檢驗科
之臨床營養師的一天
臨床血液學學習記憶口訣
功能醫學之問 功能醫學與臨床醫學 治未病與治已病
兩岸四地營養學家齊聚上海 探討臨床營養最新發展與挑戰
都沒有附屬醫院,華東師大臨床醫學學科憑什麼躋身全球1%?
耳聾的臨床遺傳諮詢——走進基因組新醫學時代
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應用青年學術沙龍
臨床營養學堂近期課程安排
重慶醫科大學又一頂尖技術將運用臨床
麻醉臨床學家,麻醉科學家,手術麻醉需要的是臨床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