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編者按    在我國悠遠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了不少人民群眾智慧凝練出的文化精華,它們包括文學、藝術、手藝等等。然而目前,許多傳統的文化正在逐漸消亡。2016年5月,西部網-陝西頭條客戶端「聚力十三五·走讀新陝西」採訪團來到禮泉縣袁家村的時候,在這個村子裡,竟然發現了十多位「身懷絕技」、擁有極具陝西特色的手藝的人。手工挂面、木版年畫、禮泉烙面……他們繼承著從古時候傳下來的技藝,並擔負著將其發揚光大的歷史使命,或為了發展而思考,或為了傳承而擔憂。為此,西部網記者走進他們每一個的身邊,記錄下這些有待傳承的手藝和它們的繼承者們。       在袁家村的小吃街里,魯續印老先生正在完成製作挂面的最後一道工序「晾面」,不少遊客圍攏過來拍照。     說起製作挂面的手藝,魯續印覺得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工藝流程,首先要選擇品質良好的小麥,按照固定比例和好面,將面切成條搓細,然後放入盆中省面兩小時,將這道工序反覆三遍,麵條才算做好了一半,「一般在凌晨4點左右讓面上竹竿」,在竹竿上固定好之後,要將麵條拉長,再省,這道工序將耗費5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最後就是將拉好的麵條掛到戶外晾曬,直至麵條變硬,這挂面就算做成了。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挂面雖然細,但是因為和面的時候加了鹽,所以並不怕自然斷裂」,魯續印一邊晾曬著麵條,一邊回答遊客提出的問題。    「我作了20多年的麵條了,是家裡傳下來的手藝,看到現在吃挂面的人越來越多,我就知道,這個手藝丟不了了」,魯續印對挂面的未來並不擔憂。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豆腐是個好東西,不光好吃,對人體也很有好處」,今年66歲的盧志強是袁家村一家豆腐店的老闆,作為一家傳統手工藝的豆腐店,盧志強靠著祖傳下來的手藝,把豆腐的文化摻雜進去,成為了當地遠近聞名的特色豆腐店。     改革開放後,50多歲的盧志強為了掙錢養家,從自己父親的手裡學來了當年做豆腐的手藝,之後便開了一家自己的豆腐店。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那個時候都是靠石磨研磨豆子,然後盤一個灶,用大鐵鍋熬制豆漿」,通常在豆漿熬好之後,盧志強會分出一部分來製作豆花,按照不同的比例,分別用滷水(盧志強稱之為「漿」)點制,然後將基本成型的豆腐,放到磨具之中包好布,再用大石塊壓制而成。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大概在2007年左右,我只有一間小店,每天都用自行車馱著做好的豆腐,在周圍的村子裡轉著賣,一天大概賣60斤左右」,到了2008年,村裡的狀況開始有了好轉,人流量增加,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盧志強和村裡協商擴大生產,引進了先進的加工機器,日產豆腐600餘斤,「還是有點供不應求,因為我雖然引進了機器加工,但是鐵鍋熬至和純天然的漿沒有變,這是傳統做豆腐的根本,所以豆腐的口味依然沒變。」    「其實我最開始做這行是為了糊口」,但是現在,盧志強打算把傳統手藝的老豆腐做好,讓更多的人吃到地道純正的老手藝。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純手工紡線,織布,做出來的衣服現在已經很難在市面上見到了,然而在袁家村裡,就有這樣一戶織布人家,他們從棉花到衣服,中間所有的工序都是純手工製作的。    袁彩雲老人是店裡織布的主力,今年已經69歲的她在織布機上絲毫看不出是個上了年紀的人,「我12歲開始學紡線,18歲開始織布,都幹了這麼多年了」,在別人眼中複雜的紡線手藝,在袁彩雲老人眼裡就是小菜一碟。    作為一家純手工的布料服裝店,手工工序便顯得尤其重要,「這一套流程相當麻煩,一共要72道工序才能完成」,通常,袁彩雲老人會把棉花按照一定的量搓成條,按照棉花的纖維紋路,通過紡車帶動抽線的穗子把棉花抽成棉線,將抽好的線分成股,按照一斤線,三兩面的比例,把線泡入和好的麵糊中揉搓,這就是傳統手藝里最重要的「漿線」。    待棉線充分吸收後,掛好晾乾,將表面的麵糊搓掉,將漿好的線纏繞在筒子上,放到織布機上固定好,便可以開始織布了。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手工織布一天的產量非常低,據袁老介紹,就單紡線來說,一天只能紡4兩的線,從棉花到織成布,需要9-10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所以成本較高,做的衣服就不好賣」,在袁彩雲老人的眼中,紡線織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賺錢的工作,更是融入自己生活里的老手藝。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鐵匠和鐵匠鋪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個遙遠的名詞,往往都是從電視或者小說中了解他們的,但是在袁家村裡,有一戶姓郭的鐵匠,他是個好鐵匠。     郭鐵匠叫郭春季,今年64歲,他從18歲就開始了自己的打鐵生涯,「當時家裡兄弟多,需要有人去干一個能養家的職業」,郭春季認為他自己也比較能吃苦,便選擇了鐵匠這個職業。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談到打鐵的具體流程,並不善言談的郭春季便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記者,打不同的東西,用的材料就不相同,將準備好的材料放到溫度高達1000多度的火中,3-5分鐘就可以打造了,「打鐵的過程很累人,要不停的敲打,還要注意回爐過火」,僅僅打一把菜刀,郭鐵匠便要回7次爐。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鐵匠其實還是很不錯的一個職業,村裡人拿的都是你們打出來的東西,感覺很興奮的」,郭春季撩起袖子給我們看他的胳膊,因為不小心造成的傷布滿了整個胳膊。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現在鐵匠沒出路了,因為是個苦力氣活,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干,容易弄壞衣服,而且不掙錢,郭春季現在正帶著自己唯一的徒弟打造日用品,他們打算做一套兵器出來。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在禮泉不吃上一口烙面,就等於沒有到過禮泉」,作為禮泉頗具代表性的食品,烙面一直都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在袁家村一家經營烙面的門店中,店老闆趙仕亮告訴記者,要製作烙面,和面非常的關鍵,首先將麵粉和好之後,要逐漸加水揉面,讓面把水吸干,達到不粘手,不沾盆的效果,將這個過程重複30-50次,把面調成糊狀,然後在鍋中將其攤成餅,用布包好,再用石頭壓一晚上,便可成型。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相傳在商末周初,武王伐紂,路過禮泉時,因見到烙面攜帶方便,食用快捷,便將其列入行軍的軍用伙食之一,從此烙面在禮泉一代名聲大噪,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速食麵」。    「烙面不能煮,熱湯沖泡即可使用」,在趙仕亮看來,烙面在禮泉地區有著極高的地位,是農村人逢年過節、婚喪嫁娶時給客人吃的上席。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在背景音樂的伴奏下,頭戴瓜皮小帽的董天凱老人,正有節奏的拉動著燒火的風箱,並跟隨者音樂有節奏的擺動著身體,爐膛內的火苗隨著他手中風箱的拉動,一閃一閃的跳躍著。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說起「風箱音樂」,估計知道的人並不多,就是伴隨著節奏明快的背景音樂,演奏者以風箱代替鼓點,有節奏的拉動風箱,發出「砰、砰」聲,並佐以爐膛火苗的跳躍變化,好似火膛茶爐前的音樂DJ。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說起「風箱音樂」,估計知道的人並不多,就是伴隨著節奏明快的背景音樂,演奏者以風箱代替鼓點,有節奏的拉動風箱,發出「砰、砰」聲,並佐以爐膛火苗的跳躍變化,好似火膛茶爐前的音樂DJ。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在眾多傳統的老手藝中,一個印象派的畫家也在這裡追尋著自己的藝術,他叫王薈懿。     在袁家村一條現代藝術的街區,王薈懿的畫室就在其中,「我的畫法其實確切的來說應該叫混彩畫法」,因為這條街的人流量較少,所以畫室顯得很冷清,王薈懿用了一早上的時間,把自己店門口的地板創作了一番。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我認為我的視覺藝術也可以算是傳統的手藝,因為人的感官主要是看」,對於藝術的理解,王薈懿認為不同的表現方法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就會有不同的偏差,但這種偏差反而豐富了藝術的本身,雖然不一定適應於每個人的口味,但是這本身就是個人喜好的事情,無法強求。    在這裡開店,王薈懿的目的是能夠培養藝術的消費群體,因此他會給每個進店的遊客普及藝術的概念,創作一些大眾欣賞的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藝術。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人們過年給牆上貼年畫的習慣也漸漸消失,可以說,年畫已經逐漸的淡出了大家的視野,然而在袁家村的一間小店中,72歲的鄧耀東老人正在製作著一幅幅的木板年畫。    說起木板年畫,就是將一幅畫的內容通過不同的木板雕刻出來,作畫時,在不同的板上塗抹不同顏色的顏料,再將所有模板印在同一張紙上而產生的畫面,叫做木板年畫,類似於中國傳統的刻板印刷技術。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我不會刻板,這是有專門的手藝人雕刻的」,鄧耀東老人告訴記者,自己在這裡的目的就是向大家展示木板年畫最後一個製作流程,向大家講解什麼是木板年畫,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手藝,更多的去接受這門傳統的藝術。   平時閑暇的時候,鄧老除了製作年畫外,還喜歡練練書法,不過他寫得並不是普通的書法,而是反著寫字,「因為刻板就是要反著刻,在紙上看到的才是正面的。」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一幅幅精妙的剪紙將袁家村中這間普通的小店裝扮的異常美麗,60多歲的孟慶玲老人此刻正坐在店門口的一張小桌旁,完成著一個窗花的創作。     說起剪紙,大家並不陌生,結婚時門口貼的喜字,過年窗戶上的窗花,都屬於剪紙的範疇,但是除去這些常見的可以批量生產的作品外,孟慶玲老人自己設計和創作的剪紙,卻是別具一格的。     從小學2年級就開始學習剪紙的孟慶玲,到今年已經有50多個年頭了,「我就是愛好這個東西,想把這個做出一些好的作品來」,說起自己滿意的作品,孟慶玲表示,掛在店中展示的作品並不算太好的,有幾幅十多米長的作品沒有在這裡展示,其中有的作品花費了她將近一年的時間才做好。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我現在在這裡開店,並不是為了賣東西掙錢,而是為了傳承」,在孟慶玲看來,剪紙這門手藝已經被列為世界級文化保護遺產名錄中,同時也是中國的國粹,應該好好的發揚光大,「我母親曾經有著非常優秀的剪紙手藝,但是因為個人文化層次的問題,並沒有很好的流傳下來,我覺得非常的可惜」,孟慶玲在開店期間,凡是喜歡剪紙的人來到她的店中,她都會免費傳授手藝,同時她還開設培訓班,先後向2000餘人傳授剪紙手藝。     「我只是不希望那麼好的東西傳沒了,僅此而已。」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當初是父輩傳下來的手藝,不學也不行」,46歲的潘宏是一個銅匠,店裡擺滿了他親手製作的各種銅器。    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打磨一個銅碗,這是一件還沒完成的作品。潘宏當初並不是很願意接手父親的手藝,但最終他還是沒能拗過家人,開始了自己的銅匠生涯。    「干這個很吃力,也比較繁瑣,是個苦差事」,說起製作的流程,潘宏告訴記者,要想做好一件銅器,首先要把銅熔成銅水,然後灌入雕刻好的模具,待作品基本成型之後,固定到木車床上開始打磨,之後還要進行回爐,「因為銅同比較硬,至少要回四次爐才算完成,一般做好一件成品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別看就是一個簡單的鑄模,失敗率非常高,因為在石膏模子上雕刻非常難,很容易壞,而且經常性因為銅水裡有雜質,所以出來的作品花紋不全,這就是報廢品」,潘宏向我們展示了他傷痕纍纍的胳膊,「受傷都是常有的事。」    說道傳承,潘宏現在有一個徒弟,但是他還是很擔憂這個手藝會失傳,「很多年輕人來覺得這些東西很好玩,想學,但往往都是一兩天就走了,吃不了苦」,潘宏打算好好教導自己的徒弟,把這門手藝發揚下去。

您可能感興趣

韓國藝匠為你打造四海八荒動物都來見證的婚照你要不要?
韓國藝匠 為你打造四海八荒動物都來見證的婚照你要不要?
藝匠雕了一個奇作,卻被官府緝拿,背後藏著不可告人的隱情
吃櫻桃的季節到了!藝匠源大櫻桃開吃嘍!
長沙 這對父女收集千萬年前沉於河底的木頭,做自由的木藝匠人
一塊匾,一輩子 一城藝匠·杭州記
專訪堅持美甲一線教學手藝匠師·紀春光
木藝匠人,賦予木材靈魂,化作一件件有溫度的時光禮物
隴中民藝傳承調查:職業匠心和技藝匠心同等重要
精材藝匠·全屋易裝;臨沂木博會完美謝幕!
英出版圖書致敬最後的傳統工藝匠人
新裝房如何降低甲醛?中國板材十大品牌精材藝匠的建議
Udeco優裝飾:讓工藝匠師作品變現有渠道
廣州番禺藝匠汽車音響 打造有生命力的音樂銳志紳士寶RX6.3
一鳴驚人 馬自達8改裝紳士寶RX6.2 廣州番禺藝匠汽車音響
廣州番禺藝匠汽車音響 本田雅閣升級歐塞爾全車隔音
溫暖清秀-福特蒙迪歐改裝丹麥紳士寶R6.2 廣州藝匠汽車音響
傳承80/90系列展:來自泉州古城藝匠們多角度思辨
新款賓士GLS450改裝紳士寶音響 廣州番禺藝匠汽車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