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都說昏君亡國,這個皇帝勤政堪稱勞模,卻轉瞬即亡

都說昏君亡國,這個皇帝勤政堪稱勞模,卻轉瞬即亡

都說昏君亡國,這個皇帝勤政堪稱勞模,卻轉瞬即亡



《史記》記載說:「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秦始皇每天處理繁重的公務,任勞任怨,他的勤政,有目共睹。

然而秦始皇的勤政卻頗有些吃力不討好。首先百姓不領情,因為他制訂的政策太霸道,百姓吃不消。其次他的操勞,完全是因為他自己的越權造成的。


事實上,秦朝建立後,確立了所謂三公九卿制的中央體制,在這個體制之下,權力職責的劃分,頗為明確,丞相作為公卿之首長,總理政務,而御史大夫為丞相之副手,領監察之職,太尉則專管軍事,主帝國之徵伐。按理說,有了這樣的分工,秦始皇應該脫離煩瑣的日常政務,專註於國家大政方針的考慮。然而事實卻是,這位人到中年的君主完全從自己的寶座下來,擠佔了丞相的法理職位,收受各部門的奏摺,處理起日常政務來,結果本來應該是做這些事的丞相,反而成了一個秘書長,每天只是從皇帝那裡接受指令,然後督促執行而已。

都說昏君亡國,這個皇帝勤政堪稱勞模,卻轉瞬即亡


秦始皇這麼干,與他畢生信仰的韓非思想有關。韓非講「術」與「勢」,最核心的一句話,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不能將手中的權柄授予他人。對於著一點,韓非子作了一個極其巧妙的比喻,他說:「權勢就是人君這條魚的深潭。當國君的將權勢讓給了臣下,再想拿回來就困難了。齊簡公的權勢失落到田成子手裡,晉國國君的權勢失落到六卿手裡,以致於國破身死,所以說魚不能脫離深潭。」


韓非子進一步告訴嬴政,權勢乃是國之利器,握在君王手中,君王就可以駕馭臣下;握在臣下手下,就會威脅君王。


顯然這種理論給秦始皇以深刻映像,因此無論對於朝堂之上的三公九卿,還是宮廷之內的后妃、宦官乃至太子,他都緊握手中的權勢,不敢放鬆片刻。因此終秦始皇一朝,外無權臣,內無得勢的宦官,李斯、趙高,在秦始皇在位的時候,都是戰戰兢兢、小心謹慎。


但是這裡有一個兩難的問題,帝國大權一手在握固然讓帝王安心,然而日理萬機卻是極其勞累的負擔,秦始皇鞠躬盡瘁,他的繼承人二世儘管也想緊握手中的權勢,勿失落於人。但是真的干起工作來,哪裡受得了這份艱苦!於是在趙高的啟發下,還是及時行樂去了。


退一步講,即便二世皇帝也能咬牙堅持,如同秦始皇般凡事親歷親為,但是以一人之智判斷國家那麼多事務,又有多少事件能得到妥當處置呢?

都說昏君亡國,這個皇帝勤政堪稱勞模,卻轉瞬即亡



這個兩難陷阱,姑且稱之為「秦皇陷阱」,後世一些精力充沛而又志向遠大的君王,往往身陷其中而不自覺,如朱元璋,他甚至廢除了丞相制度,打算一個人就這麼幹下去了。可是明朝的皇帝們,又有幾個能做到這一點!


我的矛是天下最鋒利的矛,可以刺穿天下所有的盾牌。我的的盾牌是天下最牢固的盾,可以防禦天下所有的矛。秦始皇及後世所有的君王,都陷入了這樣的困境:到底要把帝國大權一手在握還是委託給得力的臣子來處理?


(實際上,這個問題在後世的西方得到了解決,所謂君主立憲,皇帝不管事,所以一旦事情辦砸了也不必負責,只需換首相即可。秦始皇若能如此,責任便落到了李斯頭上,百姓一怒,李斯下台便可)

秦之霸道政治,演變到了秦始皇的時代,就是一人獨裁、萬夫奔命,結果也是八個字,叫做:「身死國滅、遺恨萬古」!


本文屬特約作者 司馬路 作品

您可能感興趣

都說昏君才亡國,這個皇帝如此勤政為何他的王朝轉瞬即亡
這個皇帝打敗仗,當俘虜,殺忠臣,為何卻被後世喻為德政
他既是開國皇帝,也是亡國皇帝,一生都是傀儡
比蜀後主還厚顏無恥的亡國之君,國亡了,竟然向新皇帝要官做
他是史上最勤奮皇帝也是最無能皇帝,每日勤於政事卻還是亡了國!
她貌美如花,為皇帝專寵,卻遭遇亡國之痛,為敵國君王所淫
崇禎皇帝這麼勤政,為什麼明朝仍然亡國了!
崇禎皇帝這麼勤政,為什麼明朝仍然亡國了?
都說他是一個「痴呆」皇子,但他卻逆襲成皇帝,重振中國盛世
不願做亡國之君的悲情皇帝:光緒
不願做亡國之君的悲情皇帝
光緒皇帝身亡之謎,是背叛者袁世凱,還是慈禧?
他雄才大略,滅國無數,可也是最憋屈的開國皇帝!
這位皇帝創造對聯,但卻淪為亡國之君,被趙匡胤毒死
雙面皇帝朱元璋,究竟是殘殺妃子的昏君,還是憂國憂民的好皇帝?
都說他是冷血殘暴的開國皇帝,卻怕一個女人
歷朝歷代開國皇帝稱帝之前都是做什麼的?
這三位皇帝很奇怪,拚命工作,卻成了「亡國之君」!
來看看中國歷代王朝,亡國皇帝都是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