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野心勃勃要襲取中亞,卻被中國一招逼退
>
15年前的9月11日,本拉登率領基地組織對美髮動恐襲,隨後美國大舉報復,攻入阿富汗,為期13年的阿富汗戰爭正式打響。
關於阿富汗戰爭的原因,雲石君在《地緣政治57:美國為何要打阿富汗?》中有過分析:表面上,美國是要報911隻仇,但實際上,如果僅僅是剷除本拉登和基地,是犯不著讓數以十萬級的大軍,在阿富汗一呆就是十多年之久的——這種性價比實在太低。美國這麼做,除了冠冕堂皇的報仇雪寒外,還有著地緣政治方面的考量——它希望借著阿富汗戰爭的契機,顛覆內亞地緣政治格局。
阿富汗雖然本身貧弱,但地緣區位卻非常重要,其地處中、俄、伊三大地緣勢力交匯,如果美國將其征服,以此為基地,能夠同時對三大勢力的戰略後方構成威脅,中俄伊的國家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
只不過,這種構想雖然好,但一般情況下,是很難實現的了的。阿富汗地處內亞,遠離各大地緣勢力的本部核心區,哪怕是周邊國家,想征服它都很不容易。在之前的《地緣政治56》中,雲石君曾經以蘇聯侵阿的失敗為例,證明了阿富汗極端邊緣閉塞的地緣環境,決定了即便是蘇聯這樣與阿富汗直接接壤的超級大國,在征服阿富汗的過程中也步履維艱。就算入侵者有強大的軍事武裝,但面對土著武裝的反抗,也很難取得大的優勢,如果再有些外部勢力對本土反抗組織提供些幫助,那麼這些土著武裝就可以把入侵者拖入泥沼。
蘇聯也是超級大國,而且與阿富汗山水相連,最後尚且狼狽退出,21世紀的美國,雖然國力遠強過80年代的蘇聯,但美國本土遠在西半球,與阿富汗八杆子打不著,所以在地緣關係上,比當年的蘇聯又差了好遠。這麼來看,美國經營阿富汗,其所面臨的困難,也不比當年的蘇聯好多少。當年的蘇聯,正是由於美中等外部勢力對阿富汗反蘇武裝的支持,遲遲無法完成對此國的征服,最終在國力耗盡後不得不狼狽收場。從這個邏輯來看,這次美國侵阿,只要有外部勢力介入,那美國多半也會步蘇聯的後塵。
鑒於阿富汗的特殊地緣區位,無論是中國、俄羅斯還是伊朗,都不可能容忍美國在此立足,只要這三個國家存心杯葛,美國的失敗幾乎的不可避免的事。
但美國卻成功的阻止了這種局面的出現。在美國侵阿期間,沒有任何國家敢出手阻擾破壞。
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之前雲石君說了,美國進入阿富汗,嚴重威脅中、俄、伊的國家安全,想讓他們無動於衷,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美國偏就做到了。這是為什麼?
歸根結底,還是美國的超強實力。
21世紀初的美國,正處於國力的頂峰,不僅自身實力超強,相對於世界其他勢力的優勢也十分明顯:
以最有可能搗亂的俄中伊三家為例:冷戰後,俄羅斯元氣大傷,整個20世紀90年代都深陷內亂。軍事上,連一個小小的車臣叛亂,都讓俄軍左支右絀,國力和軍力都與當年的蘇聯不可同日而語,俄羅斯在科索沃戰爭與南斯拉夫解體事件中的有心無力,證明其根本無力阻攔美國。,證明俄羅斯的實力已經衰落到遠遠不如美國的地步。
至於中國,雖然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國力大有增長,但總體來說依然比較落後,和美國差了好幾個重量級。
除了中俄,還有一個伊朗——不過,連中俄都拿美國沒辦法,區區一個伊朗還能怎麼樣?
正是基於對自身優勢的充分了解,美國以反恐劃線,強令全球各國合法政府站隊:要麼支持美國反恐——也就是攻打阿富汗,要麼就是反對美國,跟恐怖組織站一邊,沒有第三條路可選。
這種若非同道,即為仇敵的政治強迫,確實起到了效果,儘管中俄伊三國都知美國動機不純,但也不敢與美國正面為敵,只能表態支持——反恐遂成為國際通行的政治正確。而美國也得到了不收外力阻擾,專心經營阿富汗的千古良機。
得到了這個歷史性機遇後,美國非但在戰場上層層進逼,不斷強化自身對阿富汗的掌控,而且以阿富汗為基地,向中亞大肆滲透嗎,甚至一度在中亞南部的烏茲別克和土庫曼掀起了所謂的顏色革命,並對伊朗形成強大的戰略壓力。
這也正式美國的如意算盤所在。阿富汗自身又窮又破,可謂一文不值,美國之所以掏出這麼大的血本,說白了就是要以阿富汗為戰略基地,在中俄伊的大後方,中央突破,繼而四面開花,一舉顛覆內亞地緣政治格局。
可是,美國的願景只是曇花一現。中亞的顏色革命沒多久就風消雲散,那些一度風光的親美勢力,很快就黯然下台。至於伊朗,雖然一度風聲鶴唳,但也很快穩住了陣腳,並未被美國壓垮。
這是為什麼?
首要原因當然是俄國的強烈反彈。中亞是俄國的傳統後院,伊朗也是俄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對美國顛覆內亞的陰謀,俄國當然不能坐視不理。
但如果單單只有一個俄羅斯,是不足以阻攔美國的。畢竟俄國早不復甦聯輝煌,雖說進入21世紀後,國勢稍有復甦,但跟美國比還是遠遠不夠看——美國敢在佔領阿富汗後覬覦中亞,就是算準了俄國其實已經沒有太大的反擊之能。
不過中國身影的出現,完全出乎美國事先之料。差不多就在美國在阿富汗大打出手的同時,中國經濟進去了高速增長期,國力猛增。
隨著中國國力的增長,其地緣影響力也逐漸釋放,以經濟為紐帶,中國在中亞的影響與日俱增。
雖說對於中亞,中俄兩國存在一些結構性利益衝突。不過在阻攔美國滲透這一點上,兩國的立場完全一致。
這樣一來美國就麻煩了。俄羅斯對中亞的影響是建立在牢固的地緣關係之上,這一點美國天然處於絕對下風。之前美國之所以「偷襲」得手,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俄羅斯國力,尤其是經濟實力的衰退,給了美國可乘之機。而現在,隨著中國影響力的進入,以及中俄聯合逐美格局的行程,這一缺陷已經被重新填補。
中亞在地緣上本就是俄國的天然後院,如今經濟上受中國的影響又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下,美國想撬動中亞,自然無法得手。
當然,美國畢竟是全球霸主,對它的反恐紅線,中俄也無可奈何,不可能正面對抗,不過反恐紅線之外,中俄堅守中亞則不必受所謂反恐站隊的制約。
這樣一來,美國就不好受了。阿富汗深居內亞,美國要維持在當地的影響力,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阿富汗的貧瘠和封閉決定了,美國也不可能從這塊土地上得到任何直接收益。
要是能以阿富汗為根據地,改變內亞政治格局,那這銀子砸進去也還划算。可要是不行的話,那美國等於說把大把大把的錢,投進了個無底洞,而且還身陷其中,對全球其他板塊的控制力嚴重受限。
阿富汗非但沒能稱美國在內亞中央突破的跳板,反而越來越成為消耗自己的泥沼,這種局面持續下去,美國終於失去了信心。因此,等到本拉登被擒殺,美國算是有了體面收場的理由,於是趕緊宣布阿富汗戰爭結束,收兵回國。
鑒於地緣關係的極端疏離,隨著美國大兵的回國,它在這個內亞小國的影響力也隨之萎縮,將來的阿富汗,又會成為周邊地緣勢力的舞台。
而對中國來說,國力的增長和人類科技的進步,不僅拉近了中國與阿富汗的地緣關係,而且也使中國有能力進一步擴大對阿影響力。
只是,雖然中阿經貿往來在增進,政治上的互信也在增強,但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國並沒有大舉經營阿富汗的想法。可為例證的是,中國並沒有重開連接中阿兩國的瓦罕走廊戰略通道,輻射內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也沒有從阿富汗經過。
中國為何不願大力經營阿富汗?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在下一節中,雲石君繼續為大家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48篇。對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訂閱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收看雲石全部地緣政治文章。
※中亞第一大國,曾想加入中國,卻被乾隆帝拒絕,令人痛心
※中國歷史上最猛的將軍之一 縱橫中亞 韓國卻稱他是大韓民族子民
※中亞帝國狼子野心想吞併中原,但直到滅亡仍是中華屬國
※中亞一小國:漢唐屬中國,歸還中國千裡邊境土地,一帶一路受益多
※中亞一國:汗血馬滿地跑,天然氣管道直通中國,軍隊愛用中國導彈
※中國最振奮人心的城市,已為中亞第一大城市,碾壓中亞各國首都
※一中亞國家,據說是漢將李陵後人,國內充斥中國元素
※一群中國殘兵敗將,逃到中亞,一場大戰後,竟影響世界歷史
※中亞最奇葩的國家,本屬中國,後來加入蘇聯,現在全指望中國救濟
※中亞小國太給力出售給中國一款發動機,氣暈了美俄兩國!
※中亞一部落,不是中國籍卻自稱中國人,出了個網紅神似李小龍
※中亞一國自稱華夏飛將軍後裔,男少女多,現在仍有一夫多妻風俗
※中亞一小國曾屬於中國,盛行指腹為婚,如今成世界最貪腐國家之一
※中亞一國家,說自己一百多萬人是中國的後裔,他們也使用十二生肖
※歷史上的三個大國墳場,中亞一小國讓三帝國吃盡苦頭
※為何中國造防空導彈現身中亞令俄上火?中國崛起勢不可當刮目相看
※中俄將在中亞豎起保護傘,美國肝有點顫!
※震驚!這個中亞小國竟然也覬覦中國領土?
※中亞的一個強大古國,因其傲慢驕橫,而被成吉思汗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