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南寧展漢代文物及駱越文化等吸引觀眾
圖為馬山會鼓表演,壯族會鼓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林艷華攝
圖為民間特色舞青龍表演。林艷華 攝
中新網南寧5月18日電(記者 林艷華)5月18日是第40個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南寧博物館舉辦「漢風越韻——廣西出土文物精品展」,展出了近百件漢代文物精品,同期舉行「南寧市駱越文化研究中心」掛牌儀式、「駱越之旅」晚會等系列活動,讓觀眾領略博物館的奇妙和魅力。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場城市活動在南寧博物館舉行。漢代時期的廣西,不但吸納了強大的中原文化,還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傳輸著來自海外的文明,並保留自身鮮明的文化特點,形成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廣西漢代考古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發掘出的漢墓已近2000座,包括貴港漢墓群、合浦漢墓群等,出土了數萬件珍貴文物,為了解、研究廣西漢代歷史、人們生產生活情況及民間葬俗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壯族是古駱越民族的後裔,除在廣西及周邊省市有分布外,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家也有壯族後裔。當晚的「奇妙之夜」將運用舞台藝術讓廣西古老的「駱越文化」活起來,以群舞《古老的傳說》作為序幕,用穿越的形式將古代文物復活還原至舞台之上,節目創意加上燈光舞美的配合,將會帶給觀眾穿越千年的即視感,引導觀眾進行一場文化尋根的盛宴。
今年博物館日以「博物館與文化景觀」為主題,強調博物館應當對文化景觀承擔起責任,要求博物館為文化景觀的管理和維護貢獻知識和專業技能,扮演積極的角色。據統計,今年廣西全區博物館將圍繞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舉辦270場形式多樣的展覽和社會教育活動。
其中,廣西民族博物館藉助花山申遺的契機,以本館展廳內花山岩畫相關陳列展覽為依託,舉辦名為「走向世界的花山」主題系列活動。活動「百人共繪花山印象,助力申報世界遺產」吸引廣西近百名師生參與,他們通過認真觀看花山岩畫申遺宣傳片,從中了解花山岩畫的歷史、文化內涵及作畫方法等知識,為花山岩畫申遺最後一段「征程」加油鼓勁。
據悉,作為2016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廣西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已順利通過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專家的現場考察評估,以及視頻諮詢評估,列入正式向世界遺產大會的推薦名單。(完)
※台灣台北故宮博物院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感受中國茶文化魅力 走進雲南茶文化博物館
※中國沉香文化博物館:精品沉香展
※中華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館
※來源於日本藝術文化的輕井澤綜合博物館
※黃銅文化:中國的文藝復興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非裔美國人歷史文化博物館
※帶你走進中國首座集中展示商文化歷史文明的博物館!
※博物館日 踏遍南寧各大博物館,上一古今文化穿越課
※BoY | 上海國際酒文化博物館
※中華古代傳統文化淵博與偉大
※中國歷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專場精賞
※迎接文化遺產日 北京魯迅博物館舉行鼻煙壺特展
※深圳羅湖正在籌建「世界博物館大廈」 定位國際藝術文化綜合體
※上海中醫藥博物館:將古老的中醫藥文化引入「現代」
※在藝術殿堂:「觀」歷史大片,「品」文化大餐——探究山西稅收博物館(下)
※北京戲曲博物館具備優良的京劇文化傳統,堪稱人文薈萃之地
※展示多彩文藝生活 呈現群眾文藝風尚 重慶市群眾藝術館「百姓大舞台」觀音橋廣場文化之聲文藝演出昨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