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進口餐廚具、器皿重金屬超標!進口商品並不如想像中優質!

進口餐廚具、器皿重金屬超標!進口商品並不如想像中優質!

【概要】 去年,8331批進口食品接觸產品不合格 達五年來最高

進口餐廚具、器皿重金屬超標!進口商品並不如想像中優質!


近年來,進口餐廚具、器皿在我國頗受歡迎,年初甚至有不少中國遊客在韓國搶購電飯鍋。


逛遍各大精品超市,進口的器皿、餐廚具等商品隨處可見。因為來自國外,所以價格也比本土同類商品高出一籌,且大部分商家會在陳列上作特別處理,以提醒消費者這些商品的與眾不同。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售價較高但頗受市場歡迎的進口餐具質量卻堪憂。


據國家質檢總局於17日發布的《2015年度全國進口食品接觸產品質量狀況》顯示,2015年,全國檢驗檢疫機構共計檢驗出不合格進口食品接觸產品8331批,批次檢驗不合格率為7.71%,達五年來最高。


在國內「價高一等」,在海外「被搶破頭」,或許,你鍾愛的進口商品並不如想像中那般優質。

■記者朱蓉


【檢驗】8331批進口食品接觸產品不合格


所謂食品接觸產品,是指日常生活中與食品直接接觸的器皿、餐廚具等產品。顧名思義,此類產品會與食品或人的口部直接接觸,對人體健康有直接影響。


此次公布的進口食品接觸產品質量狀況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檢驗檢疫機構共計檢驗進口食品接觸產品108007批,主要包括陶瓷製品、塑料製品、金屬製品、紙製品、玻璃製品及家電類產品。其中,共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接觸產品8331批,檢驗批不合格率7.71%,包括標籤標識不合格7751批,安全衛生項目檢測不合格204批,主要表現為陶瓷製品鉛、鎘溶出量超標,塑料製品脫色、金屬製品重金屬溶出量、塗層蒸發殘渣超標,紙製品熒光物質和鉛含量超標,家電類重金屬超標等情況。


【市場】進口商品「身價」高,使用不一定稱心

商場、超市內,保溫杯、陶瓷餐具、飲具、鍋具、刀具等是常見的原裝進口商品。


在五一商圈內的多家超市,記者均見到了分別產自德國、日本和韓國的食品直接接觸產品,專櫃售賣位置醒目。


「我爸喜歡用保溫杯喝水,之前的太舊了,準備給他買個新的,聽說這個品牌的效果好。」羅女士正在挑選的是一款產自日本的保溫杯,400毫升容量售價238元,而一個同等容量的普通保溫杯售價僅為50元至80元不等。該品牌專櫃營業員表示,由於產品是原裝進口,而且是「名牌」,所以價格比較貴,但銷量依然不錯,「尤其是有特價單品促銷時,很快就賣光了。」


受歡迎的還有產自德國的刀具。在另一家商場內,一套動輒上千元的刀具顯得檔次很高。「都是高端客戶買得多,我們本來就是做高端客群的。」品牌售貨員如是說。


儘管商家都不自覺地將此類進口商品的身份抬得很高,但花大價錢卻未能購買到稱心如意商品的情況也經常出現。家住開福區北部一小區的王女士就表示,出於對某美國品牌玻璃鍋的喜愛,花了近600元購買了一個套裝,在購買時售後聲稱即使從冰箱中拿出後直接上火加熱也不會爆裂,結果卻在自己小火熬湯的過程中爆裂了,「幸好不是炸了,不然還會有人身危險」。

影響


使用不合格產品


將帶來健康危害


與不能滿足使用需求、造成「錢白花了」的困擾相比,使用不合格產品過程中不知不覺給自身健康帶來的危害更讓人憂心。

「此次公布的進口食品接觸產品不合格情況主要表現為:無中文標識標籤或內容與規定不符,陶瓷製品鉛、鎘溶出量超標,塑料製品脫色、蒸發殘渣及丙烯腈單體超標,金屬製品重金屬溶出量、塗層蒸發殘渣超標,紙製品熒光物質和鉛含量超標,家電類重金屬超標等。」省質監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上述多種情況不僅會影響消費者的產品使用感受,更會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危害。


「紙製品多用於桶裝速食麵、奶茶杯和食品包裝袋等方面,如果熒光物質和鉛含量超標,不排除有害物質會通過口、鼻、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也有可能滲入到食品中,長期累積將對健康造成危害。」該工作人員稱。


據了解,2015年,我國對進口不合格食品接觸產品採取了退運、銷毀、整改等處理。國家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口食品接觸產品不合格情況逐年增加,雖然對不合格產品實施了退運、銷毀、整改等處理措施,但退運情況如何、整改過後的產品在流通領域是否保持了整改合格時的狀態等,均需要通過後續監管來跟蹤,「建議地方政府加強協調、相關部門開展合作,共同強化進口食品接觸產品尤其是不合格產品的後續監管,形成監管閉環。」


解讀


解讀


家電類連續兩年不合格率最高


今年年初,國內遊客遠赴日本搶購馬桶蓋、韓國搶購電飯鍋的新聞引發熱議,攜帶起來並不方便且價格不菲的小家電類產品成為國人眼中的寶貝疙瘩。


不過,最新的進口食品接觸類商品不合格數據可能讓國外家電的忠實用戶們大跌眼鏡。在2015年度全國各類進口食品接觸產品檢驗批不合格率對比圖上,家電類產品高居榜首,不合格率為4.79%。2014年,與食品接觸的家電類產品被首次納入質量分析的範疇,連續兩年不合格率最高,其質量問題尤為值得關注。


另外,金屬製品、塑料製品分列2、3位,不合格率分別為3.24%和2.79%,日常生活中接觸較為頻繁的日用陶瓷產品位居第6,不合格率達0.36%。


日韓產品不合格總量占近四成


不合格產品原產國的分布排名上,受到國人關注度較高的日本和韓國分居第一和第二位,不合格總量占所有不合格商品39.1%,高達近4成,法國、德國、義大利、泰國、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不合格率也居前十位,超過不合格總批次七成。


事實上,即使偏愛進口家電,消費者選擇國內家電賣場購買會更有保障。在原產國購買家電產品,雖然價格相對便宜,但產品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售後保修都有諸多不便。「衝動之下海淘了個日本的電動吸奶器,拿到手上卻犯了愁,說明書和按鍵都看不懂,只能自己亂按一通再根據電器反應來確定按鍵功能。」還在月子里的年輕媽媽李女士說。


據記者的隨機採訪,消費者前往日韓購買的電器類商品多為母嬰、生活家電或美容器具,這些電器多與皮膚直接接觸,如果不慎購買到重金屬超標的不合格商品,無疑將帶來安全隱患。


延伸


越南酸奶等進口零食質量堪憂


除了進口器皿,原裝進口食品的質量問題也一直頗受關注。在街頭巷尾的進口零食店內、各大互聯網電商平台和微商渠道內,各種有中文標籤的、沒有中文標籤的進口食品活躍異常。


日前,一批沒有中文標籤的走私越南酸奶就受到了查處。通過本報記者舉報,開福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大隊對東風路一家水果店進行了突擊檢查,對在售的越南酸奶進行查封。檢查過程中,商家表示是在紅星大市場進的貨,無法提供這批酸奶的進出口以及檢驗檢疫方面的手續。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長沙市場上多數進口零食售賣店和個人網店中銷售的進口食品多為紅星大市場進貨,零售商在進貨時一般只關注商品品類和銷量,少有索取正規的進口手續。


「基本上直接在紅星進貨,雖然需要按批發規格一次拿很多貨,但價格相對便宜,一般賣家都會建議出目前市場上走紅的品種。」一名個人進口零售食品微商表示,事實上自己對產品是否正規並不清楚。


市場走訪中記者發現,由於運輸、報關報檢等時間較長,即使是在大型超市購買的進口食品,也有部分存在保質期臨近的商品,多數賣場會將保質期僅剩1至2個月的商品進行5折甚至更低的折扣特價清貨處理,有的賣場還專門準備了進口臨期食品售賣櫃檯。


而根據目前進口食品銷售相關規定,所有在市場上流通的進口食品均需配備詳細的中文標籤,如果市民在市場上購買到「裸」著的進口食品,可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舉報。

您可能感興趣

進口食品竟無中文標籤!這樣的食品質量能有保障嗎?
購買進口食品,你夠「專業」嗎?
進口食品安全性高?不!進口食品不合格的也不少
購買進口化妝品 你還在貪「便宜」嗎?
能裝進口袋的U型枕,讓你走都能睡舒服的必備神器
進口化妝品是如何進入中國的
進口食品一定安全?不!多款進口蜂蜜被檢不合格
化妝品海外購「貓膩多」 如何辨別進口化妝品真偽?
大經銷商標配:多品牌+進口品牌
微生物超標、添加劑超量、營養流失……進口牛奶更好?別迷信!
驚!食品安全再出大案,「進口酸奶」系走私貨!
有你常買的牌子嗎? 質檢總局公布進口食品、化妝品「黑名單」
進口化妝品的稅率降低 化妝品專櫃會降價嗎?
教你鑒別進口化妝品真偽
超人氣進口零食,好好哦
泰國進口化妝品低價渠道那裡有?泰國代購進口化妝品
進口乳膠床墊價格如何 進口乳膠床墊真的比較好嗎
專家提醒:進口食品也有「身份證「你造嗎?
進口兒童用品一定「安全」嗎?進口的餐具奶瓶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