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俄媒:油價回升 IMF上調對俄羅斯經濟預期

俄媒:油價回升 IMF上調對俄羅斯經濟預期

>

參考消息網5月21日報道 俄媒稱,由於全球油價回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上調了對俄羅斯經濟的預期。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5月20日報道,IMF預計,俄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滑1.5%,明年將上漲1%。與此同時,俄通貨膨脹放緩的勢頭也會加快,通脹率今年有望降至6.5%,明年可能達到俄央行設定的4%的目標值。屆時,央行便可以下調利率。但IMF也發出警告,由於國家支出下降和居民收入增長乏力,恐難指望俄經濟會馬上恢復高速增長。


IMF4月曾預計,俄GDP今年將下滑1.8%,明年將增長0.8%。相比之下,俄經濟發展部的最新預期要更為樂觀,後者認為俄經濟今年僅會下降0.2%,明年將增長0.8%。

IMF駐俄代表埃內斯托·拉米雷斯·里戈解釋道,今年石油均價預期的提升促使該機構上調對俄經濟的預期。IMF認為,2016年的石油均價將達到每桶41美元,而非先前預測的35美元;2017年將觸及47美元,而非早先預測的41美元。他還提到,中國經濟發展放緩對俄的影響不可小覷。他對俄央行第一副行長尤達耶娃此前給出的說法表示認同,即中國的GDP若下滑1%,俄GDP便會跟著滑落0.5%。不過,對俄而言,石油價格仍是最關鍵的因素,貿易則要退居次席。


盧布所受壓力減輕、經濟活動低迷、俄央行推行強硬政策、居民收入及退休金上升幅度有限,上述因素已令通脹速度放緩。IMF在聲明中指出,相關指標今年會降至6.5%,明年就能達到俄央行設定的4%的目標(4月的通脹率為7.3%)。4月,IMF給出的今年消費物價上漲預期為8.4%,如今,這一數字也有望下調。


5月9日,成千上萬的俄羅斯民眾走上街頭,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1周年。總統普京也手舉自己父親穿著軍服的畫像走在遊行的人群中間。但比起紀念活動,更受世界矚目的是,處在經濟低迷時期的俄羅斯是否能以71年前那樣的必勝決心,去打贏眼前的「經濟保衛戰」。


最困難的日子或已結束

根據俄羅斯統計局的最新數據,2015年第四季度,該國GDP同比下跌3.8%。儘管數據看似消極,但從趨勢來看,俄羅斯最嚴峻的經濟衰退或許已至尾聲。


凱投宏觀新興市場經濟學家麗莎(LizaErmolenko)認為,「與第三季度GDP跌幅相比,第四季度GDP跌幅擴大的關鍵原因在於民眾消費的大幅下滑。然而,這主要是由2014年第四季度,居民消費支出的爆髮式增長所導致——當時盧布匯率下滑,誘發了民眾的恐慌購買行為。」


與此同時,俄羅斯固定投資跌幅從前一季度的11.3%收窄至6%,出口同比增幅達到了9.8%。麗莎稱:「如果將這些數據加以考慮,那麼俄羅斯經濟在第四季度確實出現了一些改善,近期經濟活動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俄羅斯GDP同比跌幅有望縮小至2.5%。」


高度依賴石油的俄羅斯近期也因為油價企穩甚至出現反彈而稍稍鬆了口氣。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副教授孫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未來油價可能依然會在30-40美元之間波動。但經濟結構調整的努力勢在必行。


孫薇指出,由於俄羅斯經濟主體依然由能源和軍工行業為主導,而產業結構調整一直比較緩慢,政府錯失了一些時機。「在油價上漲的時候很多原油開採企業不用深加工也會獲得利潤,所以會為了短期利益放棄結構調整。而如今,政府也發現2007、2008年錯失了調整產業結構的機會,當時政府沒有及時把研發力量用於調整產業結構、緩解薄弱部門,而是依然大量出口石油、並將資金用於原油開採。

「但是,石油的高端開採技術依然掌握在歐美手裡,所以,如果要想在能源上賺取更多利潤,還有賴於歐美對俄羅斯制裁的解凍,才會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其他高利潤率行業。」孫薇表示。


2018年後GDP增速4%?


俄羅斯政府現在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據俄塔社5月10日報道,預計5月25日舉行的俄羅斯聯邦經濟委員會主席團會議上,政府高官們將會探討如何為俄羅斯未來4%的中期GDP增長率找到動力來源。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阿列克謝·烏柳卡耶夫預計也將出席經濟委員會會議。


「4%的經濟增長,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可以為GDP提供超過3萬億盧布,增加3000億~4000億盧布的財政收入,這甚至超過2016年政府抗危機計劃的總額。」俄羅斯聯邦總統助理安德烈·別拉烏索夫表示,這一切的實現需要基礎設施和社會氛圍的更新。


「政府已經接近收縮的極限——今年進一步限制私有財產的使用已經不可能,中期而言這也不是出路。第二個選項,即在2018年之前提高稅收的討論也完全不可能,因為這會損害經濟的流動性。」別拉烏索夫認為。

「所有的參與方都已進行過討論並達成共識,認為4%的經濟增長率得在2018年之後才能實現,但必須提前思考這個問題。」別拉烏索夫表示。


梅德韋傑夫為經濟抗壓開藥方


除了中長期規劃,俄羅斯政府也為2016年抵抗經濟下行壓力開出一劑藥方。


2016年3月1日,俄羅斯聯邦總理梅德韋傑夫表示,2016年經濟行動計劃已經簽署,該計劃包括對不同行業、民生部門的支持,以及優惠抵押貸款項目等。

「措施主要由兩大基本方向組成:首先是支持那些當前遇到顯著困難,但擁有潛力的經濟部門,主要包括汽車工業、輕工業、交通工具製造、農業機械製造、農業和住宅建築業。」


民生也是俄羅斯首要保障的對象。梅德韋傑夫指出,「為準備購買新房的人提供抵押貸款支持、延長對抵押貸款利率的補貼也在逐步執行。本來今天正好應該結束這個項目的期限,但是我們決定將其延遲到2017年的1月1日。另外還有一個刻不容緩的任務,關於支持那些因經濟下行受到影響的人,幫助地區預算,確保為工資預算、退休金、社會保障金提供足額的支付。」他澄清,「將有專門資金用於支持勞動力市場。」


梅德韋傑夫指出,經濟行動計劃的第二方面在於一些系統性措施。「首先,關於法律激勵措施,鼓勵為生產、中小型企業創造有利條件,在整個生產鏈條上降低花費,並進一步減少對商業的行政壓力。」梅德韋傑夫表示,在他看來,「這些措施旨在立足中長期,其中的一些任務需要建立在結構性改革之上。」


同時,梅德韋傑夫也開始強調,抵抗經濟下行的壓力「這不僅僅是聯邦層面的任務,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如果州層面的領導人表示,這不是他的任務,同時卻獲得了額外的聯邦資源,那麼這個州的領導者就要為所有不利的後果承擔責任,包括失業率的擴大,或就業崗位的減少」。


(2016-05-11 08:16:46)


【延伸閱讀】港媒評俄羅斯報復土耳其有哪些招:經濟打擊為主


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道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道,俄羅斯戰機遭土耳其擊落,總統普京正在權衡如何應對,他究竟能使用哪些「招數」,又面臨哪些限制呢?


旅遊業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警告稱,俄羅斯民眾不應前往土耳其,這不只是旅遊安全提示。據土耳其政府數據,今年前九個月,前往土耳其旅遊的俄羅斯民眾達到330萬人,2014年全年達到近450萬人。


目前,約10,000名俄羅斯人正在土耳其旅行。俄羅斯旅遊業聯盟新聞發言人Irina Turina通過電話表示,該目的地可能會於不久後「關閉」。俄羅斯聯邦旅遊局已經敦促旅行公司暫停銷售赴土耳其的行程。


能源


據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2014年,土耳其天然氣進口量中超過一半來自俄羅斯,約為270億立方米。其中大部分通過黑海Blue Stream天然氣管道輸往土耳其,其餘通過烏克蘭和巴爾幹地區輸送。


雖然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Anatoly Yanovsky通過電話表示,合同供應將會繼續,但他拒絕評論,目前暫停談判的黑海Turkish Stream輸氣管項目未來將如何發展,該項目將令土耳其成為俄羅斯對歐盟天然氣出口的途經國。


俄羅斯也在建設土耳其的首個核電站,計劃裝機容量4,800兆瓦,位於地中海海岸的Mersin省。


軍事


普京並未威脅對土耳其採取軍事措施,但他可以間接針對土耳其的利益。俄羅斯與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庫爾德團體有關聯,可以向他們輸送武器。也可能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爭端上倒向亞美尼亞,對抗土耳其盟國亞塞拜然。在土耳其與亞美尼亞已經封閉的邊境,局勢可能也會升溫,俄羅斯部隊一直在亞美尼亞邊境守衛。


雖然土耳其總理Ahmet Davutoglu呼籲停止在俄軍戰機被擊落的區域轟炸「敘利亞土庫曼兄弟」,但英國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表示,25日俄羅斯加強了轟炸力度。同時,俄羅斯還在敘利亞增加了S-400防空飛彈系統。


然而,俄羅斯聯邦委員會的國防委員會副主席Frants Klintsevich表示,與土耳其進行直接對抗是「荒謬且無法接受的」。前英國駐俄羅斯大使Tony Brenton表示,北約可能因支持成員國土耳其而捲入戰局,雙方都不希望出現正面交鋒。


投資


彭博根據IMF彙編的數據顯示,去年俄羅斯是土耳其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德國,也是土耳其進口的最大來源國,進口額達到約250億美元。


據Renaissance Capital全球首席經濟學家Charlie Robertson,今年以來,俄羅斯對土耳其的直接投資達到7.55億美元。 2015年前九個月,土耳其對俄羅斯投資「很少」,為5500萬美元。


野村國際的歐洲、中東和非洲信貸戰略部門主管Tim Ash通過郵件表示,「如果局勢進一步升級,兩國都可能蒙受重大損失」,尤其是貿易方面,但「情緒高漲,需要有人讓步。」


俄羅斯與土耳其對峙的首個受害者大概就是雞了。俄羅斯官員表示,出於衛生原因,將從12月1日起禁止自土耳其一家供應商進口禽類。


(2015-11-26 10:50:24)


【延伸閱讀】俄媒文章稱俄羅斯完全轉向亞洲無助解決經濟危機


參考消息網10月2日報道 俄羅斯《獨立報》9月30日刊登奧莉加·索羅維約娃的一篇文章,題為《俄羅斯:轉向東方,但仍會與西方衝突》,文章摘要如下:


俄羅斯前財政部長庫德林表示,需對俄危機四伏的經濟作出精準的診斷,切不能用普通的外貼膏藥加以草率治療。俄現代發展研究所專家在29日發布的、題為《俄羅斯在全球經濟中的新定位》的報告中,得出了如下結論:經濟朝東轉無助於遏制危機。俄羅斯與歐洲市場的往來,並不可能被亞洲市場取而代之,至少在俄國內未完成亟需的結構性改革之前是如此。在庫德林的擁躉看來,改革內容包括提高退休年齡、削減福利支出。


「總理梅德韋傑夫」的現代發展研究所為「前財長庫德林」的公民倡議委員會提供了這份長達130頁的報告,其主要結論如下:俄羅斯需要維繫並加強與歐洲的合作,而不要寄望於用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來取代歐洲。之所以將現代發展研究所稱為梅德韋傑夫的,是因為總理曾在2008年擔任過該研究所庇護委員會的主席。


庫德林推介這份報告時說,俄朝亞洲尤其是中國方向的急轉彎發生在去年,即烏克蘭危機劍拔弩張之後。普京總統今年5月也表示,北京一直是莫斯科的重要夥伴,「今日中國是我們重要的戰略夥伴。中國仍是俄羅斯最主要的貿易國,去年,俄方統計的雙邊貿易額為884億美元,中方的數據為950億美元」。


庫德林與現代發展研究所的專家都認為,俄試圖通過轉向東方,找到另一條道路,但這不會成功。朝東轉對俄經濟而言並不現實,因為「即便在東方,我們仍會遭遇西方,眾多西方機構在東方成功存在並運作得風生水起」。


過於猛烈、缺乏深思熟慮地轉向東方,可能會引發消極後果。現代發展研究所所長尤爾根斯對庫德林的結論表示贊同:「這將不只是戰略計劃的失誤,還可能成為帝國的終結。」在他看來,在西方與東方之間作出選擇毫無意義,「首先應當推行自身的結構性調整,而後再處理對外政策及對外貿易方面的定位問題」。


不過,專家們也承認,亞太地區才是如今全球增長的火車頭。為在二三十年後繼續留在全球經濟10強榜單上,俄需要確保在該地區擁有足夠的經濟存在。現代發展研究所金融與經濟方向研究負責人尼基塔·馬斯列尼科夫警告稱:「俄羅斯在貿易方面與一些全球翹楚如中國、美國、印度之間的差距,大約是2-5倍,在未來的10-15年間,如果我們毫無作為,這一鴻溝將拉大至5.5-8倍。」


他表示,倘若俄羅斯希望維持其在全球貿易榜單上的靠前排名,現在便需解決問題,作出選擇。報告中寫道:「要麼是通過非常艱難的結構性改革,切實轉而採取新的發展模式;要麼是跌入全球經濟的第二梯隊,即坐擁碳氫資源,但只配靜觀5年後的局勢變化。」如果不迅速作出選擇、政府不考慮改革的問題,那麼我們就不得不做好接受俄跌出全球主要經濟體榜單的準備。


尤爾根斯深信:「目前的選擇權在俄羅斯手上。要麼俄羅斯繼續將自己定位為被圍攻的堡壘,轉向中國,要麼重返2011年時的狀態,經濟開放、維持一定的增長率。」


但專家們也表示,俄對國際貿易的依賴度要強於美國及歐盟。正如報告中所說:「在21世紀,要從貿易中獲得高額收入,國家就應當對外開放,面向全球市場。」在俄加入世貿組織的3年來,對於成員資格的利弊,我們尚難給出論據充足的判斷,「若要實現顯著的利好,唯有在俄羅斯的出口版圖明顯擴大,高附加值商品及現代化的服務業開拓出新興市場的情況下才有可能」。


俄國立高等經濟學院教授波爾丹斯基提醒道,成為世貿成員的價值,在於它能夠便利高附加值產品及現代化服務的輸出。然而,若不推行改革,這一利好就可能享受不到。而俄在上述相關領域的綜合指數,不僅遠遠落後於全球頂尖工業國,甚至還不及白俄羅斯。俄需要通過出口現代化的商品,來增加貿易順差,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但俄現有的貿易政策以及國際貿易談判管理機制,顯然不利於作出高質量的決策並迅速加以落實。這體現為經濟問題被過度政治化。他解釋道:「例如,我們在進口替代問題上便過於政治化,讓越來越多的經濟門類實施相應的替代。」他認為這相當荒謬:「國際實踐表明,一國只會在非常嚴格限定的時間內,選擇這一方案,以振興落後領域,而後再融入到全球貿易當中。」


那麼,庫德林的公民倡議委員會以及梅德韋傑夫的現代發展研究所,究竟是如何理解刻不容緩的結構性改革的?原來他們認為,當務之急是提高退休年齡、削減國家的社會保障支出。


庫德林表示:「明年或是今後兩周內,我們會聽到不會再像往年一樣,將養老金與通貨膨脹水平掛鉤的消息,或是提交相關的法律修正案,至少近3年內它們將脫鉤。」按他的估算,2016年的養老金要想跟上通貨膨脹的水平,養老基金尚需6500億盧布(1人民幣合10盧布)的額外資金,若是將退休年齡提高1歲,便能確保第二年的養老金能隨通貨膨脹變化而調整了,而且這還能促進支出,收取更多稅款。


俄政府目前對此方案並不支持。俄勞動部長馬克西姆·托皮林在俄上院社會政策委員會擴大會議上表示:「未來我們將不得不提高退休年齡,但這並非當前要解決的問題,如今我們的平等壽命僅為70歲。」他透露,相關議題正在討論當中,但「這至少不會是今年預算需要考慮的內容」。(童師群譯)


俄媒:油價回升 IMF上調對俄羅斯經濟預期


資料圖片: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紅場,兩名女孩在慶祝俄羅斯日音樂會上拍照。新華社記者 戴天放 攝


(2015-10-02 00:09:01)


【延伸閱讀】汪洋將赴俄羅斯出席第一屆東方經濟論壇並舉行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地方合作理事會第一次會議


新華網北京8月27日電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7日宣布:應俄羅斯聯邦政府副總理兼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特魯特涅夫邀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將於9月3日至5日赴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第一屆東方經濟論壇,並舉行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地方合作理事會第一次會議。


(2015-08-27 17:46:02)

您可能感興趣

IMF上調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預期 下調美英
德媒關注IMF上調中國經濟增速,稱其意義重大
IMF上調全球增長預測
IMF再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大驅動力
EIA上調美國原油產量預估 油價收漲但前景堪憂
IMF上調多國經濟預期獨缺美國 特朗普表現不如預期
索尼PS Plus會員歐服價格上漲 一年上調近80元
瑞銀因iPhone 8高售價上調蘋果目標股價
CBOT大豆期貨下滑 因USDA意外上調美豆生長評級
IMF上調世界經濟今年增長預期至3.6%
又是因為iPhone 8!高盛和美銀美林上調股價預期 蘋果創盤中新高
2PM Jun.K床上調情 《Promise》中國大發
內存SSD漲價猛:聯想戴爾計劃上調PC伺服器價格
萬華化學公告點評——10月MDI掛牌價繼續上調,MDI高景氣持續
萬華化學動態點評:MDI貨緊價漲,公司直銷掛牌價上調,業績預期再次上漲
穆迪慘遭打臉!IMF上調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值
操盤必讀:滙豐上調MSCI中國目標位 下調港股評級
NAND快閃記憶體大幅漲價:蘋果上調iPad Pro價格,最高400元
德法兩國相繼上調GDP預期 經濟政治基本面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