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德國每年有大量「過期」但並未變質食品被丟棄。一向把環保當大事的德國政府認為,現行保質期標註方式過於模糊,給消費者正確判斷食品質量帶來困擾,助長了食品浪費。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德國食品與農業部部長克里斯蒂安·施密特提出改革方案:除生鮮食品外,保存期限較長的食品不再標註保質期,只標註生產日期,讓消費者自行判斷可否食用。然而,民眾對此意見不一,反對者認為,避免浪費有很多方式,但取消標註保質期只會讓消費者更摸不著頭腦。


【「過期」不等於「變質」】


德國斯圖加特大學一項調查顯示,德國平均每人每年要丟棄將近82千克食品,其中65%的丟棄行為可以避免。食品浪費給環境帶來負擔,對每個家庭也意味著不小的經濟損失。對一個四口之家來說,如果能完全避免食品浪費,每年可節省大約940歐元。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圖為德國食品與農業部部長克里斯蒂安·施密特。


德國政府認為,造成食品浪費的因素很多,例如現行保質期標註方式誤導消費者判斷食品質量。


目前,德國大部分食品包裝上標註的保質期含義為「最佳食用期」,即在此日期前食品可以保持最佳口味和營養成分,但超過這個日期並不意味著「不能吃」。


與此同時,德國生肉、新鮮香腸等少量生鮮食品包裝上標註的保質期意為「安全食用期」,意思是過了這個日期食物會變質,吃下肚會妨害健康。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不過,很多消費者並不清楚這兩種標註方式的區別。不少食品一過「最佳食用期」就被丟棄。


施密特3月底說,很多食品生產商為避免因顧客食用變質食品而導致的法律糾紛,標註時縮短「最佳食用期」,造成大量食品浪費。


「我們丟棄大量食品的原因是生產商把安全標準設定得太高了,」他說。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施密特希望能改革保質期標註方式,取消「最佳食用期」標註,像生肉產品一樣,在牛奶、火腿、乳酪等更多種類的食品包裝上標註「安全食用期」。糖、鹽、米、面等能長久保存的食品則只標註生產日期,不再標註食用期限。


取消保質期標註後,消費者如何判斷食品能不能吃呢?施密特提出一個更長遠的方案:推廣食品智能化包裝,安裝電子晶元監測食品品質變化,例如「在酸奶杯中安裝電子晶元,隨著時間推移,杯上色卡可以呈現由綠到紅的變化,顯示不同新鮮程度。消費者可以根據顏色決定吃還是不吃」。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目前,食品與農業部已出資1000萬歐元資助相關技術研發,期望三年內得到研究成果。

【不是想變就能變】


在市場一體化的歐洲,改革保質期標註、推廣智能化包裝等措施僅憑德國一力難以完成。施密特打算這幾個月向歐盟提出具體改革建議。


他的計劃得到部分歐洲國家支持。早在2014年5月,德國、荷蘭、瑞典、奧地利等國政府就在歐盟農業部長會議上提出保質期標註不明導致大量食品浪費,建議歐盟進行相關改革。


不過,這一建議當時受到不少人質疑。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當時表示,標註「最佳食用期」與食品浪費之間的聯繫有待論證,同時需要確保取消「最佳食用期」標註不會產生其他不良後果。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歐洲消費者組織2014年6月向歐盟委員會提交一封信函,反對取消「最佳食用期」。它認為,「最佳食用期」是消費者了解食品質量的重要參考,如果沒有這個參考,消費者可能為安全起見丟棄更多食物,反而造成更大浪費。


施密特今年3月再次提出改革保質期標註時,德國國內不少人也提出了疑問。他們認為,食品浪費與現行保質期標註方法並沒有多大關係。根據調查,德國將近44%被丟棄的食品是水果、蔬菜,這類食品的包裝上本身就不標註任何食用期限。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取消『最佳食用期』是把解決問題的方法簡單化,」德國消費者組織聯合會食品專家索菲·赫爾說,「用『安全食用期』取代『最佳食用期』也不是個好主意,因為很多食品的變質日期無法準確預判。」


赫爾認為,推廣智能包裝的做法也值得商榷。「你不知道晶元是否可靠,成本也是個問題,」她說,「另外,使用晶元還會增加電子垃圾。」


目前,德國超市通常會將臨近「最佳食用期」的食品打折出售,還會把這類食品送給慈善組織。因此有人認為,取消「最佳食用期」會增加消費者開銷,對一些依靠食品捐贈的慈善組織發展也不利。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德國慈善組織「餐桌」發言人斯特凡妮·布雷斯哥特說:「『餐桌』慈善組織每年把超過20萬噸食品送到急需幫助的人手中,如果取消『最佳食用期』,我們能得到的食品捐贈可能會減少。」


【減少浪費在行動】


儘管德國政府關於保質期標註方式改革的討論仍在進行,能否成功尚未可知,但德國各界減少食品浪費的行動一直沒有停步。


2012年3月,食品與農業部啟動一項名為「不該扔進垃圾箱」的宣傳項目,以提高公眾對食品浪費問題的重視程度。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這個項目至今仍在運作,通過網站、手機應用等渠道向公眾介紹德國浪費食品的現狀和後果,提供避免浪費的各種建議。施密特希望2030年前德國浪費的食品能減少一半。


2015年,德國政府在「不該扔進垃圾箱」項目下設立創新獎項,鼓勵大家想辦法減少食品浪費。今年4月,第一批5個獲獎者揭曉,每個獲獎者獲得3000歐元獎金。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食品分享」平台是第一批獲獎者之一。在這個免費網站上,用戶可以將自己不需要的食物掛出,有需要的人可以上門自取。平台自2012年12月創立至今,通過分享避免大約4200噸食物被丟棄。


「我們想把共享的理念帶入現代生活,」平台創始人瓦倫丁·圖爾恩說。他介紹,平台上不能分享標註「安全食用期」的生鮮食品,以盡量避免因食品過期出現安全問題。同時,為避免糾紛,用戶事先需簽訂免責聲明,自己承擔食品安全風險。


德國計劃食品不貼保質期 老百姓還敢吃嗎?


「神奇的是,我們收到過說某個用戶不友好之類的抱怨,但從沒收到過關於食品質量的投訴,」圖爾恩說。


目前,「食品分享」平台除用戶自主分享外,在德國全境還有一萬多名志願者從超市和其他店鋪收集多餘食品。


柏林新克爾恩區麵包店主阿里·堅吉茲經常向這個平台提供多餘麵包。他說:「如果沒人來拿走的話,我們就不得不把這些麵包扔掉,通過分享平台,我們也算在做好事。」(記者唐志強,編輯杜健,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真相 | 首次「串門」俄羅斯 越南新總理想要啥
海外中國留學生安全事件給我們哪些警示
真相| 舞弊加「最爛」 美國的選舉原來是這樣
您可能感興趣

選購食品時你有關注保質期和保存期嗎?這些食品你保存對了嗎?
食品的保質期你關注過嗎?
如何看英國食品的保質期?
過了保質期一天就不能吃了嗎?保存期又是什麼?附最實用的各類食品保質期大全
食品保質期怎麼定?過期食物到底能不能吃?
你真正留意過化妝品的保質期嗎?
你知道嗎?護膚品的保質期竟不是使用期限!
關於「食品保質期」,這些你都了解嗎?
過期食物就不能吃?你一定誤會了「保質期」的含義!
「酒醋糖鹽」可以不標保質期,那你家食鹽可以永久保質?
過了保質期的食物還能吃嗎?
食品快到保質期了,還能吃嗎?
很多食品居然都沒有保質期,真的安全嗎?
普洱茶還能愉快地喝嗎?可以不用標保質期?
過了保質期的食物,吃還是不吃?
什麼是食品保質期?過期一天還能不能吃?看這裡!
保質期≠最後食用時間?過期食品還能吃嗎?真相都在這兒!
化妝品的大致保質期你們了解嗎?
保質期保存期傻傻分不清楚,食品商標很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