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強大的花剌子模王國為何慘遭成吉思汗滅國

強大的花剌子模王國為何慘遭成吉思汗滅國

來源:部落可汗


強大的花剌子模王國為何慘遭成吉思汗滅國


強大的花剌子模王國為何慘遭成吉思汗滅國

在蒙古帝國的鐵騎橫掃西遼以後,其西部疆域便與花剌子模王國直接毗連。這個王國實力雄厚,地大物博,所佔據的地理位置也十分特殊,控扼著東西方的貿易通道,從華夏至西方各國的兩大交通幹線都穿越其國境。這裡的人民自古便以經商著稱於世,因此,蒙古人把花剌子模稱為「撒兒塔烏勒」,其含義便是「商人之國」。


當時,花剌子模的國王叫摩訶末,是個嗜好窮兵黷武的野心家。他繼承王位以後,率兵東征西討,先後吞併了周邊的許多國家。他還施展陰謀,與曲出律內外勾結,推翻了皇帝直魯古,結束了對西遼的臣屬關係,從而開始了花剌子模的全盛時期。但他的「胃口」卻不止如此,這些年,除了向西方擴張領土外,他還一直妄圖東侵,想要征服華夏中國。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蒙古人恍若天降奇兵,在三個月內便滅了西遼,讓他數年的心血就這樣付諸東流。於是,他決心討伐蒙古,並派出了龐大使團,以經商為名,萬里迢迢地來到大蒙古國刺探情報。


在此之前,成吉思汗對這個西方大國知之甚少。通過與使團的交談,他才了解到花剌子模的大體情況,並認為這個國家完全可以成為他日後換取糧食、毛織品和各種日用品的貿易夥伴。於是,他請兩位使團長轉告摩訶末:朕是東方的統治者,他就做西方的統治者吧,讓我們雙方永遠保持友好關係,要讓商人們自由往來,這對兩國都有好處。然後,他又下旨,准許花剌子模的商人們到各地區貿易。

之後,這些名為商人,實為間諜的花剌子模人便開始在大草原上到處走動,收集各方面的情況,不斷地送回國去。


對於這一切,蒙古人毫無察覺。成吉思汗甚至正在為搭建兩國的友好橋樑而積極地努力著。他還派遣了使團,帶上金塊和極昂貴的毛紡織品,去回訪摩訶末。


摩訶末在他的宮殿里接見了蒙古使節,並請團長翻譯了成吉思汗的親筆書信。他接受了成吉思汗的提議,同意兩國建立睦鄰友好關係,並保證臣民們通商貿易的安全。接下來,雙方為此締寫了書面和約。當晚,他又單獨召見了使團長麻哈茂德,向他刺探情報,並以重金利誘,收買麻哈茂德充當其間諜。麻哈茂德誠惶誠恐地接過了摩訶末遞過來的那副寶石手鐲,並表示願意為祖國效力(麻哈茂德原為花剌子模人,成吉思汗任他為使團長也包含了這個因素)。


送走蒙古使團後,摩訶末便加緊策劃,蓄意挑釁蒙古,他親率軍隊,企圖乘亂瓜分剛剛滅亡的西遼地區。此時,奉命接管西遼地區的是成吉思汗的長子朮赤和「四狗」之一的速不台。他們謹遵汗命,尊重信仰自由,安撫當地民眾,收編流散部隊,絕不滋事擾民,更不枉殺無辜,從而使萬民歸心,地方秩序迅速恢復正常。這些日子,他們率領部隊,在哈迷黑河一帶一面圍獵,一面練兵。可沒想到的是,竟會在自己的領地內,與花剌子模的軍隊不期而遇。摩訶末當即指揮著他的人馬擺開了戰陣,一個個殺氣騰騰,甚至還有人高聲謾罵:「蒙古人從西遼滾回去,否則便讓你們死在這裡。」朮赤知道來者不善,一方面讓部下做好拼殺的準備,一方面儘力克制自己,告知摩訶末成吉思汗並沒有命令與花剌子模開戰,他們在此只是圍獵練兵。可摩訶末本為尋釁而來,自然不理會朮赤,甚至驕橫地口出狂言:「成吉思汗雖然沒有命令你攻打我,但上帝卻命令我進攻你,我要消滅你們這些偶像教徒,以報答天意。」說罷,驅動大軍,狂呼亂叫著掩殺過來。


大戰一觸即發!可速赤與速不台身經百戰,臨危不亂,鎮定地指揮著蒙古將士閃電般沖入敵陣。他們一個個悍勇無比,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很快便將摩訶末的大軍殺得落花流水。摩訶末大驚失色,正準備組織潰軍反擊,不料速不台已率領一隊人馬殺到面前。摩訶末的一位偏將見勢不妙,急忙挺身救駕,卻被速不台一刀斜劈作兩半,死於馬下。摩訶末嚇得魂不附體,急忙撥馬逃跑,速不台率軍緊追不捨。恰在此時,摩訶末的兒子扎蘭丁率軍及時趕到,拼力截住了速不台,才使得摩訶末得以逃命。

當夜,朮赤與速不台商量,認為成吉思汗剛派了使團到花剌子模,可見並不想與其交惡,且這一仗也煞了對方的威風,還是趁機撤離這個是非之地的好。於是,他們在陣地四處燃放營火,虛張聲勢,人馬卻全部撤離。


第二天早晨,摩訶末才發現蒙古軍已經離去。雖仍對昨日的惡戰心有餘悸,但他並未因此收斂,反而乘機佔領了這片原屬西遼現在已經是蒙古國的領土。


很快,成吉思汗便收到了朮赤的奏報,知道了此次遭遇戰的情況。他十分不悅,覺得摩訶末這個人有些蠻不講理,但又考慮到兩國剛剛簽訂和約,對方蓄意滋事的可能性不大,便不予計較,還派出使臣和商隊到花剌子模,想借通商的機會緩和一下兩國因衝突而引起的不愉快。由此可見,此時的成吉思汗,希望與花剌子模和平共處,友好通商的心情是非常真誠的。


這一天,花剌子模的邊防城市訛答剌迎來了蒙古國的龐大商隊,市民們幾乎萬人空巷,爭相走上街頭,一睹東方人的風采,與他們談生意、做買賣,購買或交換自己看中的商品。這個城市的軍政長官叫亦難出,他的姑母便是摩訶末的母親禿兒罕太后,也就是說,他與當今國王摩訶末是姑表兄弟,名副其實的皇親國戚。他看中了蒙古商隊帶來的那些價值不菲的金玉珠寶和其他財物,便派人向摩訶末彙報,誣指蒙古商隊是間諜,要求殺死他們。摩訶末以己度人,對此深信不疑,他決意與蒙古人徹底翻臉,一決雌雄,便毫不猶豫地下令,將蒙古國的使臣和商人共計四百五十人全部殺死,將其財物統統沒收。


幸運的是,蒙古國商隊中還有一個倖存者。他是一個拉駱駝的商人,由於當天到城外山民中做貿易,沒有回城,因而躲過了一劫。當他把消息帶回蒙古時,成吉思汗徹底驚呆了!他不相信世上竟有這樣的狂人!可這鐵一般的事實就擺在那裡,他如何能夠不信?!他憤怒欲狂,衝出宮帳,飛馬奔向不遠處的不兒罕山。他在山頂跪了三天三夜,流著淚向長生天祈禱了三天三夜。這三天三夜,他既是在履行傳統的決定一項重大事情前的祭天儀式,更是在儘力克制自己被激怒的情緒,對是否出兵花剌子模進行了認真冷靜的思考。他認為,滅金戰爭正處在最緊要的罐頭,決不能在關鍵時刻功虧一簣。如果現在征討花剌子模,很可能陷入兩面受敵的危險。從大局考慮,成吉思汗覺得先無論如何應該先記下這筆血債,以後再圖時機,徹底消滅花剌子模!

三天後,成吉思汗再次派出三名使者,還想再做一次和平的努力。


摩訶末接見了蒙古使者,聽到使者代表成吉思汗帶來的嚴辭責問,自知失理,自然無話辯駁。此時,他如果把亦難出當做替罪羊交出去,或許可免除一場毀滅性的浩劫,至少可以推遲和減輕災難的發生。但他不能這樣做。一方面,亦難出是他母后的侄子,自己的表兄弟,他難以下手。況且,亦難出手中握有軍隊,想抓他也未必能抓得到。另一方面,殺蒙古商人的命令畢竟是自己下達的,責任也並不全在亦難出。就是把亦難出交給蒙古人,對方也未必肯善罷甘休。更重要的是,野心勃勃的摩訶末早就想與蒙古人一爭天下。從他收集來的情報看,蒙古國不及花剌子模的地盤大,軍隊也沒有自己的多,財力沒有自己的充足,況且兩國相距千里之遙,縱使蒙古人打過來,也是兵困馬乏。說不定,這一開戰,正是自己滅亡蒙古,吞併華夏的良機。思及此,喪心病狂的摩訶末居然命令將蒙古正使推出去砍了頭,還下令把兩位副使的鬍子燒光,以示侮辱,然後將他們押送出境。


當成吉思汗聽到這個消息時,他的臉上沒有任何錶情,唯有那雙黃褐色的眼睛中,射出利劍般的幽光。他已經忍無可忍,這場戰爭已經不可避免!晚上,成吉思汗召開了御前最高軍事會議,確定了針對花剌子模的作戰方針。萬事俱備,1219年4月,成吉思汗在也兒的石河畔舉行了莊嚴又盛大的西征誓師大會。會上,成吉思汗只做了十分簡短的動員,因為他的作戰思想早已深入人心。隨後,大軍便浩浩蕩蕩地向西挺進。


蒙古大軍壓境的消息不斷傳到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耳干,百姓們人心惶惶。國王摩訶末也不敢掉以輕心,與高級將領多次召開軍事會議,分析成吉思汗的戰略意圖,研究應對之策,最後確定了堅壁清野,固守城池的方針。

然而,成吉思汗的戰法,向來以機動靈活而著稱。他常常是聲東擊西,迂迴穿插、深入敵後,迫使敵人在意想不到的時間、地點和不利態勢下倉皇應戰,從而殲敵主力。此次進攻花剌子模,成吉思汗和他的得力幹將們經過反覆地討論、比較和篩選,確定了分三路進攻的方案,即:第一路正面進攻,力圖最大限度地吸引敵人注意力,其中又分為三個兵團,分開作戰;第二路自東南方向迂迴包圍撒馬耳干,從而與鉗形攻勢,這樣可繞至敵後使其腹背受敵;第三路中軍主力,想西北方奇襲不花剌城,以切斷敵人新舊兩京之間的練習,然後與前兩路軍一起,合圍撒馬耳干。


當蒙古大軍不斷重創花剌子模軍隊,佔領了許多城市和重鎮之後,開始向撒馬耳干進軍。摩訶末驚得魂飛魄散,便偷偷離開首都,向南方逃跑。成吉思汗獲悉後,立即命者別、速不台率兵連夜向南追擊。三天後,當所有工程準備均已完成,成吉思汗下令包圍了撒馬耳干。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城內軍民驚恐萬狀,主張投降的人越來越多。最後,蒙古大軍終於浩浩蕩蕩地開進了撒馬耳乾的外城,徹底佔領了撒馬耳干。


這廂,摩訶末一路倉皇南逃,如同驚弓之鳥,這裡藏幾日,那裡躲一陣,最終病死在阿必思渾島。但在臨死之前,這個野心家經過深思熟慮,終於做出了一個不失為亡羊補牢的明智決定,那就是廢去斡思剌黑的太子之位,立札蘭丁為國王。此後,札蘭丁果然沒有辜負摩訶末的期望。他臨危受命,即了王位之後,便立即著手組織全面抗蒙的復國運動,他以新國王的身份為旗幟,號召全國軍民為國家而戰,為救亡而戰。愛國主義任何時候都是凝聚人心的好辦法,數月之內,札蘭丁便聚集了九萬多人。然而,即便他英勇果敢,秉性剛毅,又頗具智略,但他面對的是曠絕古今的天縱英才成吉思汗,面對的是成吉思汗帳下千千萬萬經歷過無數戰火洗禮的剽悍鐵騎,如此實力懸殊的對抗,最終的結局毋庸置疑!最後,札蘭丁面對著蒙古軍的重重包圍,怒吼一聲,縱馬躍出人牆,從二十多丈高的懸崖上飛射出去,轟然跳入了波濤洶湧的印度河。


這驚心動魄的一幕讓成吉思汗和眾將領們看得瞠目結舌。當他們回過神,急忙追到河岸時,札蘭丁已經浮出了水面,依然騎在馬上,手裡舉著一面軍旗,正努力向對岸泅渡。當中將士彎弓搭箭,要射死水中的札蘭丁時,成吉思汗卻擺手制止了他們。也許,英雄對英雄總是有著一種難以言表的惺惺相惜吧。他看看圍攏上來的四個兒子,慨然嘆道:「犬父竟能生虎子,真使人難以置信。有這樣英雄的兒子,難道不是做父親的幸福嗎?札蘭丁是你們的榜樣,要學習他的決斷和勇氣。放他一條生路吧,上天造就這樣一個英雄不容易。朕看這個人是一定要干一番事業的,也許是我們以後的一個大麻煩,到那時再處理他吧。」


至此,成吉思汗全殲了札蘭丁的軍隊,然後又掃蕩了各地殘餘勢力,基本滅亡了花剌子模王國。


「天令其亡,必令其狂。」花剌子模王國的滅亡,歸根結底,都是國王摩訶末一手造成的。從他死前對自己這一生的總結亦不難看出他心中的痛悔:「我這一生,曾為鐵血統帥,南征北伐,吞併數國,那時何其榮耀?但我深為悔恨的是,這輩子做錯了兩件事,一是萬不該下令殺死蒙古商團和使者,招來亡國之禍,這已經無可追補。二是不該聽母后的話,立斡思剌黑為太子……」然而,世上是沒有後悔葯的。正是摩訶末的勃勃野心、喪心病狂的殺戮和最後的「逃跑主義」,讓他最終由一個夢想著一統天下的西方霸主成了為無數人唾恨的亡國之君。


歷史,從來都應該被認真銘記!自古以來,王朝更迭,社稷興衰,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唯有看清了歷史的真相,懂得了前車之鑒,才能讓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走上興旺發達的道路!


【後記:事實上,正如成吉思汗所言,札蘭丁果然又東山再起,當蒙古軍主力回國之後,他從印度回到波斯,重建了花剌子模王國。1229年窩闊台即汗位,又派大軍西征波斯,打垮了札蘭丁的軍隊。札蘭丁僥倖逃脫,直到1231年,這位極富傳奇色彩的英雄輾轉逃入山區,竟被當地一個無名的獵手殺死。當然,這都是以後的事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原往事 的精彩文章:

西伯利亞汗國——西伯利亞最後的守護者
岡田英弘:明朝復興的中國是蒙古化的中國
您可能感興趣

中亞的一個強大古國,因其傲慢驕橫,而被成吉思汗滅國
強大的齊國為什麼會被弱小的燕國幾乎滅國?
強大的阿拉伯帝國為何只怕大唐?
強大的蒙古帝國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在中國建立的元朝那麼快滅亡?
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魏國,為何最終被秦齊兩大國打殘?
長勺之戰中為什麼弱小的魯國能戰勝強大的齊國?
戰國曾經無比強大的魏國為何一跌千丈?
德國那麼強大,為何二戰輸的那麼慘?
羅馬帝國和大漢帝國哪個更強大?
歷史上曾經強大的阿拉伯帝國為何滅亡?
強大到變態,中國的火箭炮讓俄羅斯大寫的服!
英國王室小王子喬治,四代同款的模樣圈粉功能更強大
古羅馬帝國為什麼那麼強大
魏國為什麼率先強大
韓國夢想強大,意圖成為東亞武器出口商,結果慘遭打臉
王平為什麼離開強大的魏國,投奔弱小的蜀漢?
二戰德國軍力如此強大,征服歐洲大陸卻為何不見海軍身影!
強大的趙國竟因接收別國的一郡而亡國?
古代世界三大盾牌:中國最強大,能如坦克般碾壓德國義大利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