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高世相:傳承木製工藝 讓廢物變寶展神奇

高世相:傳承木製工藝 讓廢物變寶展神奇

惟妙惟肖的太和殿、精緻逼真的五層寶塔、大大小小的造型空竹……很難想像,這些工藝品是一位民間老藝人純手工製成。更讓人難以相信的是,這些工藝品,是用一塊塊廢棄木頭做成的。這位專門做手工藝品的農民就是津南區雙港鎮的高世相。


津南區雙港鎮五十四歲的高世相是十里八村小有名氣的巧手能人,因為他能夠做出這一手漂亮的木工活。從十七歲開始做木匠學徒,他就喜歡上了這項手藝。高世相說:「喜歡木匠活兒,就開始學,學徒,當時在廠子里上班,也比較方便,有好多鑿子、刨子,反正有了工具了,就開始自己學著打點這個,打點那個,小桌子,小椅子的。」


高世相結婚的時候,滿屋的傢具都是他親手製作,平日里他也幫著周圍的鄰居熟人打個窗戶、做個門,而他正式做工藝品,是從二零零三年開始。都是用一些剩下的木頭頭兒進行廢物利用,誰家剩點什麼,哪裡撿到點什麼,高世相覺得會用得上,都會如獲至寶。春秋亭、馬車、五層寶塔,看著親手做的這些木製工藝品,高世相覺得從心眼裡喜歡。「也沒有圖紙也沒有比例自己就這樣弄完了,也感覺到挺好看。坐那兒自己欣賞就覺得特別欣慰。」

高世相喜歡那些具有民俗味的,設計精巧的木質結構的東西,走到哪裡都會認真研究人家的架構,回到家沒有尺寸比例,就自己擺弄那些小木塊,憑藉著想像做出那些精美的工藝品。在他擺滿工藝品的房間里,有一件特別醒目的就是代表津南特色的葛沽寶輦。高世相說:「正月十六看的廟會,對那個輦呢,特別感興趣,所以說在寶輦那兒停留了有半個多小時,腦子裡有這個記憶了。裡面也是有好多的廢物,小孩喝的奶,空罐,作為燈籠。龍呢,也是自己憑想像刻了八條龍。好幾十道工序了,那個也折騰了小半年,最後噴漆,上色。」


從二零一二年開始,高世相又喜歡上了抖空竹,做空竹。他開始到處買適合的木料,做出大大小小二十多個空竹,有紫檀木的,有黃花梨木的還有金絲楠木的。後來他又開始研究著做各種特殊造型的空竹。「像茶壺的這個,這個成功以後又做了個罈子,酒罈子式的,這個也能抖起來,最小的做到這麼大,這個很微小了,跟手錶那麼大。」


這兩年,高世相又開始做一些具有民俗特色的農耕用具,包括六七十年代人們用的工具、農具。在高世相的手中,具有濃濃民俗味的工藝品不斷展現,他希望傳統的木質手工藝能在自己和更多人的手中傳承下去。高世相說:「包括你像做的半成品的馬車,落稻子的落子,推土用的獨輪車,手搖的那種水車,這個基本頭腦中有點印象。也可以向後人、孩子們展演一下子,看看爺爺奶奶、老太爺老太太種地的時候都是用的這種艱苦的工具,再一個也代表咱社會的發展。」


(責編:tibet)

您可能感興趣

「燕京八絕」匠心精神——傳統手工藝的傳承
傳承工匠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墨子工匠精神 培育現代幸福工匠
皮革手工藝的傳承
陶藝工藝製作 古老技藝的妙手傳承
泥火傳承——唐代陶俑藝術拾珍
最好的藝術就是「工匠精神」的傳承
「天工開物?匠心傳承」:雷克薩斯特獻東方美學和工匠精神展覽
傳承梅派藝術精神
新茶人如何傳承工匠精神?
「原創親工·匠心傳承」當代玉雕藝術家作品展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開幕
非遺傳承·興藝木雕
歷史傳承:龍紋瓷器
天工開物 匠心傳承——遇見東方美學和工匠精神
傳統手工書畫裝裱該如何傳承與創新?
世界高氏武術聯盟的武術傳承觀:如何讓高氏家族的孩子們愛上武術,傳承武術?
雅克德羅傳承微繪藝術,成就稀世典藏
鹽亭民間手工藝人杜廣周:堅守工匠精神 傳承雕刻技藝
古玉的歷史文化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