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妖怪圖鑑:日本民俗文化之美

妖怪圖鑑:日本民俗文化之美

妖怪圖鑑:日本民俗文化之美



神靈下凡,專懲懶惰的孩子;村民穿著稻草服,到處潑水祈禱豐收;戴著惡魔面具的神明挨家挨戶驅病消災……這些神話傳說中的形象都出現在妖怪島(Yokainoshima)——這是攝影師Charles Fréger想像之中的虛構島嶼。圖為長崎縣福江島富江町狩立的佛舞者。撰文:Alexa Keefe 攝影:Charles Fréger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

妖怪圖鑑:日本民俗文化之美



我們所說的這些妖怪是日本民俗文化的產物,每逢特殊節日,這些形象會在日本各處的鄉村出現。儘管如此,Fréger對其中人類學上的意義並沒有什麼興趣,他說:「我不是人類學家」,而他的關注點在於這些傳統文化的視覺之美,比如那些舉行節日慶典所用的面具和服飾。圖為鹿兒島出水市高尾野町的狐仙(KITSUNE)。

妖怪圖鑑:日本民俗文化之美


在過去16年,Fréger的攝影工作一直圍繞著各種活動和習俗展開,正是這種傳統把各個社群凝聚一起。歐洲人有慶祝冬季收穫的傳統,Fréger曾拍攝過相關照片,並通過這個項目得知,日本北部也有著相似的習俗。圖為沖繩縣宮古島市島尻地區的PAANTU節慶典(パーントゥ),人們全身塗滿了泥巴在街上四處徘徊。

妖怪圖鑑:日本民俗文化之美



他因此來到秋田縣,認識了第一個妖怪:劈懶神(Namahage)。每年除夕,恐怖的劈懶神會從山上下來,把懶孩子膝蓋上的紅斑去掉,因為長時間圍著炕爐偷懶取暖,膝蓋就會變紅;然後,劈懶神會美美地享受一杯清酒。圖為山形縣上山市的加勢鳥(KASEDOR)。

妖怪圖鑑:日本民俗文化之美



Fréger的視覺慾望被勾起了,他和助手研究得越深入,發現的傳統習俗就越多。很多時候,這些傳統保留在家庭或小群體內部,他們每年都會聚集在一起,穿上那些服裝。Fréger表示,多數時候活動以神社為中心,那些服裝都會被小心翼翼地收藏在精緻的盒子里。而他也是在神社,首次接觸到這些表演者。圖為宮城縣仙台市愛子地區的早乙女(SAOTOME)。

妖怪圖鑑:日本民俗文化之美


他遇到的一大難題是,這些團體對拍照地點的選擇要求甚嚴,甚至不願意被拍到。但大多數時候,他還是得到積極響應。在日本那些人口日漸稀少的地方,讓人們注意到這些節日和習俗,可以起到一種傳承的效果,同時也會引起外界的興趣。圖為京都府京都市吉田神樂岡町的赤鬼(AKAONI),赤鬼象徵著憤怒。

妖怪圖鑑:日本民俗文化之美



Fréger從小生活在農民家庭,在進入藝術院校前一直在自學農業。正因如此,對於人類與神靈、自然、世界之間表現出來的普世主題,他很感興趣,比如收穫、生育、生活,以及對死亡的恐懼。但最吸引他的並不是人類的共性,而是每種文化對待人類共性的獨特方式,以及如何對不可理解之事敞開胸懷的。「求同容易存易難。」圖為鹿兒島縣加計呂麻島諸鈍的石獅(SHISHI)。

妖怪圖鑑:日本民俗文化之美



福岡縣筑後市久富地區的黑鬼(KUROONI)。

妖怪圖鑑:日本民俗文化之美



島根縣津和野町的神鷺(SAGI)。

妖怪圖鑑:日本民俗文化之美



富山縣魚津市小川寺的獅子舞中的天狗(BICCHARU)。

妖怪圖鑑:日本民俗文化之美



秋田縣男鹿市蘆沢的劈懶神(NAMAHAGE)。

您可能感興趣

「端午圖」中的民俗文化
日本民俗文化:成人禮與藝伎文化面臨消失
中國鳥籠民俗文化
圖版故事細說,民俗文化中的門神
道教與民俗文化
官道巷——山西本土標誌性民俗文化旅遊目的地
西街民俗文化館——灶台
泉州民俗文化,中元節的「普度」習俗
讓傳統民俗「活」在當下——中國民協赴黑龍江考察鄂倫春族民俗文化紀實
植根民俗文化 弘揚愛國傳統 各地群眾文明過端午
弘揚民俗文化 淄川農民自建了一座博物館
第十屆閩台陳靖姑民俗文化節啟動
外國青少年體驗民俗文化
鄲城中華民俗園 成功地向人們展示了中原民俗文化
道教國際論壇舉辦中國道教民俗文化展演
獨具特色!西麗小學版畫社華麗亮相區民俗文化節!
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旅遊 莆田瑞雲山永興岩張聖君祖廟廟會文化旅遊周8月22日啟幕
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張今中散評紅樓系列之透見奢靡葬禮看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