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千年前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考試 至今仍影響你我

兩千年前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考試 至今仍影響你我

漢武帝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這是劉徹當皇帝的第一個年頭。

兩千年前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考試 至今仍影響你我


新年十月(當時以十月為新年的第一個月),年僅十七歲的年輕天子簽發了一道聖旨,那就是徵求「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的人才,說白了,這就是一次選拔高級公務員的考試,考試的題目,就是「古今治國之道」,對象是全國境內所有的知識分子。


詔書一下,全國振動,不論是儒家法家諸子百家,不論是想升官發財的,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不論是朝中有人家財萬貫除了學問什麼不缺,還是一無所有寒酸得只剩下學問的,都打點行裝,瞪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懷著各自的目的,來到長安謀前程來了。


其實,真的說起來,漢朝的公務員考試不是什麼人都能參加的,還得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資歷,得有人推薦。好在漢初政治清明,現如今司空見慣的一些公務員考試的潛規則,這時候倒不是很嚴重。


所以最後到長安應試,也就是進入決賽的,就百來號人,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儒家學者董仲舒。

兩千年前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考試 至今仍影響你我



董仲舒這年四十歲左右,俗話說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疑惑的了,董仲舒卻疑惑且鬱悶得很。因為他從景帝時代出任博士到參加這次公務員考試,已經不得志長達十六年了。


說起博士這個官,他的學術地位,有點類似今天的院士,又兼有國事顧問的角色。秦始皇有博士七十人,「掌通古今」,學識淵博。博士們學業各有專精,儒墨名法,方技術士,無所不有。漢朝沿用博士制度,皇帝處理政務,遇到有什麼不明白的疑難雜症,就把博士召集起來議論議論,最後寫份內參供皇帝參考。賈誼就做過博士,常寫參考文章給文帝。


老董在十多年的博士任上,默默無聞,一無建樹,當然也可以說是韜光養晦,待價而沽。這不能全怪老董,因為漢初的主導思想是黃老政治,講個清靜無為,而儒家是最喜歡搞繁文縟節,最好大喜功的東西,難怪老董鬱悶得很,也無奈得很。

但是老董也沒閑著,他開班上課,課上得很認真嚴肅,尤其是很講究禮法,老師的講台面前,有帷幕把老師和學生攔開,有的學生甚至畢業了也不曉得董老師啥模樣!隔壁有座園林,裡面鳥語花香,董老師三年了也不瞧一眼,更別說去玩了。」


董仲舒教授《春秋》,為漢朝培養了一批儒學人才。他的得意門生中,有做到地方諸侯國相的,也有在中央任職的,如擔任丞相長史的呂步舒。但是他自己始終卻不得晉陞。所以漢武帝初年的這次公務員考試,對於老董來說,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表現升職機會。老董又怎能不把平生所學,全部施展出來?


但是當年孔夫子周遊列國,向諸侯叫賣儒家學說,結果無人問津。董仲舒又是如何兜售他的新儒家學說呢?


董仲舒在第一份答卷,提出了著名的「天人感應」論。

兩千年前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考試 至今仍影響你我


董仲舒說:「天和人是有感應的。統治者行正道,上順天意,下應人情,就會有祥瑞出現。反之,統治者不行正道,不上順天意,不下應人情,就會有災異出現警告他。如果再三警告不知悔改,這個國家就會滅亡。「


那麼,怎樣可以討得天的歡心呢?董老師說,一是統治者要自我約束。二是要教化百姓。老百姓都是作姦犯科之類,所以要教化他們。


那麼,怎麼教化百姓呢?董老師說,君主教化百姓的最好教科書,就是儒家思想呀!

董老師先攻擊法家,說秦朝以法家為治國思想,結果沒多久就亡國了。而漢朝初年奉行道家思想,鼓吹無為而治,在應該有作為的時候沒有作為,錯失時機。結果是皇帝再賢明,也不能使國家富強。


答卷交到少年皇帝那裡,漢武帝一看,與從前的無為理論完全不同,觀點新鮮、刺激有活力,文章又寫得文美辭豐,旁徵博引,好啊!


但是漢武帝還是有些不明白,究竟是黃老無為好,還是孔孟有為好呢?究竟是道家的簡約風格好,還是儒家的繁文縟節好呢?究竟是德治好,還是法治好呢?為什麼我做皇帝這份工作這麼賣力,成績卻很一般呢?


董仲舒得了利好鼓舞,再接再厲,又寫了第二策。

兩千年前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考試 至今仍影響你我



關於無為和有為的問題,董仲舒虛晃一槍,以時代不同為理由,提出無為政治適應於上古時代,到了周以後就不適用了。所以黃老已經過時,儒學卻正當年!


關於簡約和繁文縟節的問題,董仲舒開始亮出馬屁絕招,儒家之所以繁文縟節,不就是為了「明尊卑,異貴賤,勸有德」嗎?要是皇帝和百姓一樣寒酸,又怎麼分別貴賤呢?這個馬屁拍得皇帝很舒服。漢朝皇帝大興土木,貪圖享受,自漢武帝起,不能不迴避董仲舒的這一慫恿責任。


關於德治和法治的問題,董仲舒當然不會放棄這個痛打法家落水狗的好機會,拚命攻擊秦的暴政,推尚禮樂德政。(其實指責暴政雖然沒錯,但董仲舒因此貶低法治,抬高德治,卻是在偷換概念,因為暴政不等於法治。)


雄心勃勃的少年天子漢武帝還是不滿意,覺得這位學術大師說話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有所顧慮,於是三降天問,讓董老師放開胸懷,大膽地說話,把事情講清楚。


漢武帝道:「三代的王道都不一樣,有沒有一個萬古不變,百世奉行,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之道呢?」


老子回答過這個問題:「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嗎?不可說也?」看來老子的回答太玄乎了,漢武帝要董仲舒清楚地說出來。


於是董仲舒便吐露真言了,他說現在國家是大一統的帝國,那麼學術上也應該要消滅紛亂的百家,實行大一統的學術政策。那麼,誰來統一學術,哪個學派成為唯一的倖存者呢?


董仲舒的答案便只有一個,儒家!在他看來,學術上不需要爭論,也不需要對手,一花獨放,百芳凋零。

兩千年前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考試 至今仍影響你我



讀史到董仲舒處,總莫名地想起金庸的大作《笑傲江湖》,「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口號,彷彿「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翻版,任我行、東方不敗、左冷禪這些虛構的武林人物,與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董仲舒等等,似乎有若干相通。而天生不受羈勒的令狐沖、退隱世外的高人風清揚、追求藝術自由珍惜友誼的劉正風等人,依稀又看到了一種道家的理念。儒道較量,不僅改變了中國的政治演變,也改變了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或許後者的影響,還來得更深遠些?


看到這份答卷,漢武帝便笑了。


本文屬特約作者 司馬路 作品

您可能感興趣

兩千年前那一場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公務員考試 至今仍影響你我
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科舉考試,幾千年的制度終結在他們4人身上
從前有兩個英國姑娘,被考試逼瘋後在網上鬥起了法
高考前夜廣場舞老人拒讓步:今晚又不考試
高考的同學別有啥抱怨的,中國從古至今一直在考試
直擊1977年高考,中國史上唯一冬季高考,有人帶著孩子去考試
中國最難的五大考試,你參加過幾個?
70年前日本想廢除漢字,但一場全國考試讓他們死心了
一場改變命運的考試,從科舉至高考,你怎麼看?
這人考試拖到後半夜交卷,考官都看不下去了,結果全國第一
他考試第一名進國軍,問題看得很遠,出國留學,晚年成就非凡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冬季高考,有考生帶著孩子去考試!
歷史上恢復高考第一年的高考試卷,你能考幾分?
這個是不是當年那個考試前的你
瞧瞧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最後一次考試是啥樣
70年前,日本想廢除漢字:但一場全國考試後,死心了
期中考試學生篡改歷史,我們下一代要毀了,家長該醒醒了!
暑假必備古詩詞,小升初考試年年考,還不趕緊收藏
還有兩天就要四六級考試啦!一群學霸前來助考,轉發包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