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場改變命運的考試,從科舉至高考,你怎麼看?

一場改變命運的考試,從科舉至高考,你怎麼看?

劇照(考場圖)

古代的高考就是科舉考試,同樣是一場可以改變命運的考試,可是難度卻比現在要難得多。公元605年,隋煬帝設置了進士科,這被認為是科舉制度的正式形成。最初朝廷選拔人才都是從豪門貴胄之家的貴族公子中選撥,說是選撥人才,其實只是選撥家族、門第。所以不管你自身才學如何、品行如何,都可以進入朝廷為官。而且越是家族大的子弟越是可以很快的升遷,所在的職位也更為重要。而寒門子弟想要做官是非常難得,除非本身非常有才學。儘管這樣,他們也只能做一些小官。

科舉框架圖

這樣選撥人才的方式產生了很多的弊端,後來隋唐時期做了一系列的改革,科舉制度也逐步完善起來,後來唐太宗、武則天等帝王也加大了推進推進科舉制度的力度,一大批寒門子弟得以通過科舉選撥走入仕途,入朝為官。唐代的科舉考試一般考常科和制科兩類。考試的時間一般都是在春天,所以科舉考試又被稱作「春闈(wei)」。考試內容很多,僅常科就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等五十多種科目。所以雖然每年考的人很多,但真正考取的很難,而且即使是中了進士也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資格而已,之後還有通過吏部的考試才可以。

科舉考試

到了宋代,開始確立三年一次的考試制度。科舉制度在明朝時期進入鼎盛時期,也是最為嚴格的。要想參加科舉考試,首先要進入學校。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第一年舉行的是鄉試,也就是地方考試。鄉試要考三場,每場三個晝夜,中間要兩次換場,就是說要考九個白天七個黑夜。考試內容也特別多,算是初級篩選吧。通過了鄉試就算中舉了,就是舉人了。《范進中舉》中的范進就是在鄉試鍾中了舉人。之後第二年是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全國性考試。會試通過後的當年舉行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只考時務策一科。殿試之後第二天改卷,第三天放榜。錄取人數分為三甲:一甲,就是第一個等級,錄取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小李飛刀當年就是探花,所以也被稱為「小李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中了進士又被稱作金榜題名,因為當時進士榜是用黃紙寫的,又叫金榜。除了狀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為官,其他進士還需要再考試,三年後合格後才能入朝為官。

考生看榜

科舉考試,這個古代的「高考」,雖說內容比較固定、死板,後被清政府廢除。但不得不說,科舉制度是寒門子弟進入仕途的唯一途徑,它考的是真才實學,而不是門第等級、金錢等,而且也很嚴格,內容較多,時間較長,是當時最為公平的考試制度。問題來了:對如今的高考,你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itty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後被東王霸佔,結局其實早已註定
開國將軍後人為何都不如先輩?原因其實很簡單!
杜撰的楊門女將,穆桂英查無此人,楊繼業也並非被潘仁美所害!
電視劇里可都是騙人的,看了這些,你還想穿越回唐朝嗎?

TAG:Witty |

您可能感興趣

考前看一看,考試心不亂!
一秀才帶病考試,稀里糊塗考完後,竟考出一個「城隍爺」!
來一場說考就考的日語考試,拖延症必看!
上課背的VS考試寫的,看備考狀態就知道,你果然是最差的一屆!
武狀元考試考什麼?看看他們的考試內容,超乎你的想像
古代科舉考試的奇葩事兒:有不懂裝懂的考官,也有命運悲催的考生
考試前,我們這樣做!
考試前vs考試後,差距一目了然,就像乖乖貓和二哈
這是明清科舉考試的第一關,考秀才,這樣的考試流程能難住不少人
擔心期末考試考倒數?不如換一個背景圖,桃花運,考試運通通爆棚
一次難忘的考試
這些書法高手,都是從這次科舉考試逼出來的
考試也有技巧,學會考試的技巧,讓你從容應對每次考試
離婚還要考試,你怎麼看?
高壓考試,考著考著就死了,《詭怨》之 考試……
孩子考試考不好,怎麼辦?
讀繪本到底有什麼用?考試又不考
考試怎麼才能考出好成績
考前焦慮與成績竟有這麼大的關係!拿什麼拯救,孩子的考試焦慮?
複習考試必備「神器」,學霸都在用,你還在苦惱如何應對考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