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大醫生-張東:生死較量,腦血管上的張弛韻律!

大醫生-張東:生死較量,腦血管上的張弛韻律!

【打造首個醫療原創新媒體,報道中國最頂尖醫療團隊,提供服務性最強就醫指南】


尋訪中國頂尖醫療團隊 —— 本期人物: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 · 腦血管專業組


張 東

大醫生兵器譜主筆 | 趙閃閃

大醫生-張東:生死較量,腦血管上的張弛韻律!



—— 題 記

似乎,他已經習慣了用治療效果說話。其他,無須多語亦不必,所謂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此之謂也。


在腦血管上動刀子,不吝於一場生死較量。康復或殘疾往往就在一息之間。大腦里神經密布,組織眾多,找准病變部位尤為重要,而且每一施術步驟的輕重緩急都可能對手術結果產生影響。在張東看來,優秀的外科大夫更善於把握節奏,快則迅疾,慢則輕緩,像一場舞蹈,需要張弛有度,踏錯一個鼓點,就失了韻致。


作為北京天壇醫院腦血管中心三病區的主任,從醫25年的經驗,讓他愈發明白,做手術靠得不僅是雙手的靈巧,更重要的是大腦的清醒冷靜,臨危不亂,這是一種能力更是一場較量,進入手術室的那一刻,「病」與「人」,都站在了風口浪尖。


拒絕廢話

大醫生-張東:生死較量,腦血管上的張弛韻律!


張東上樓梯的時候才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腿磕傷了,還不能劇烈活動,他捂了下膝蓋,轉頭說:「我們坐電梯吧。」他做了一上午的手術,緊接著出了一下午的門診,臨近傍晚時分,疲憊已然寫在臉上。


北京天壇醫院腦血管中心三病區距離門診樓略遠且繞,一路上不斷有病人家屬追著他問問題,諸如「病況如何、手術是您親自給做嗎」……看得出他並不善於應對這種詢問,加快了步伐的他無奈地搖頭,「專業的治療我們保證,其餘的話沒那個精力,而且於治療無用。」


他關心的永遠是如何治療才是對病人最好,安慰、客套幾乎都與他無關。直奔主題,拒絕廢話,才是本性。


經常地,在門診,來的病人想要寒暄一番,「張主任,我們是在網上查到您的,還以為會是個老頭,沒想到您這麼年輕啊……」他則絲毫沒有接話的意思,只顧著看片子,說:「現在,都有哪些癥狀?」而對於一些描述不清自己病情的話語,他則會直接打斷,「你只要告訴我,目前是什麼癥狀、怎麼發現的、手術前後有什麼變化即可。」張東表示,一上午門診大約要看30個病人,每一分鐘都很寶貴,要把時間花在刀刃上,他的診斷需要果敢而迅速。門診往往處在一種高昂和快節奏的氛圍里,不容片刻恍惚。基於此,他說:「有時候也要裝作不近人情一些,那是為了更專註地看病。」 偶有專業之外的問答,諸如手術有風險,他以一道溝作比, 「做手術相當於跳一個3米的水溝,但是不做,是3.5米,你們衡量一下。」

就在很多年輕大夫吐槽出門診就像考試一樣腦子需要高速運轉,一場下來累得不行的時候。張東則泰然自若,輕描淡寫一句「習慣了」,便再沒有別的話,自顧自呷一口茶。


張東自己也知道,在「說」的方面有欠缺,所以,他會格外要求學生,在「做」(治病)好的前提下,也要懂得「說」(表達)。說和做需要相輔相成,他常常著重強調的「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對於自己,則攤攤手淡然一笑,「(我)已經這樣了還能怎麼辦?有時候也不太願意多說。」


拆彈專家

大醫生-張東:生死較量,腦血管上的張弛韻律!


熟悉他的人,叫他「東子」顯示關係近,病區的醫護人員都喊他「東哥」,親切家常,但是今年春節之後,他「拆彈」專家的名號不脛而走。


事情源於春節期間的一台「前交通動脈巨大動脈瘤」的手術。


因動脈瘤在神經外科領域具備「險、急」的特點,首次出血致死率約30%,再出血致死率可高達70%,號稱顱內「不定時炸彈」。所以,如何更快更好地進行手術並確保神經功能無礙成為每一位主刀大夫的挑戰。大年初一,急診室接收了一位青年女性患者,患者劇烈頭痛,頭部CT影像顯示鞍上區佔位。幾日前曾就診並進行了全腦DSA檢查,診斷為前交通動脈巨大動脈瘤,當時主管醫生已與家屬反覆溝通,充分考慮手術風險很高,加之患者動脈瘤破裂出血病史不明確,家屬決定暫不手術,保守治療控制癥狀後出院。


讓家屬沒有想到的是,患者在出院後沒幾天動脈瘤不幸破裂出血。急診醫師馬上聯繫了腦血管三病區的醫生進行會診,張東主任獲悉後立刻指示:患者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應立即完善術前檢查,做好急診手術準備。第二天,還在休假中的張東、張岩二位主任早早便來到病房,查看病情後當即決定採取微骨窗眉弓入路動脈瘤夾閉術,以最小的創傷完成治療。這樣即可以保留患者的頭髮,而且不會對患者容貌造成影響。


手術中,張東發現患者瘤壁很薄,隨時有再次破裂出血的可能。此時肉眼可見瘤內新鮮血塊, 動脈瘤完全包裹前動脈,沒有明顯瘤頸,他仔細確認後採取了動脈瘤孤立切除術。歷時三個小時,順利將患者顱內的「不定時炸彈」摘除。術後,患者復甦後即清醒。經過6天恢復治療,患者於2月15日順利出院,沒有遺留神經功能障礙。後來,患者的母親還特意書寫了感謝信並送來錦旗。


就此,張東「拆彈」專家的名號也隨即傳開。


在張東看來,相比於把病人治好,這些都不重要,手術效果才是衡量外科大夫能力的標準。而這台手術,也不過是他經手的幾千台手術中的一例。似乎,他已經習慣了用治療效果說話,其他,無須多語亦不必,所謂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此之謂也。


淡然處世

大醫生-張東:生死較量,腦血管上的張弛韻律!



張東並不是一開始就在腦三病區的,此前,他一直在神經外科五病區擔任病區副主任。


2010年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同日,天壇腦血管病中心正式成立,由趙繼宗院士帶領的外科團隊、王擁軍的內科團隊以及吳中學教授的介入科等共同組成了現在的腦血管病中心。為了工作需要,張東被抽調到該中心。


對於這樣的轉折,張東坦言,「到腦血管中心後,平台更大了,自我的發展空間也隨之擴充。」他用數據描繪了前後的變化,就缺血性腦血管病而言,以前在五病區,一年是100多台的量,現在則增加到了近300台,而且不僅是數量上有提升,質量上也有提高,「接收的疑難病例更多,程度更困難更複雜,對醫生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他不由得一嘆,「當然,當上三病區主任以後,肩上的膽子也更重了」。


回望一位大夫從醫的經歷,大約可以明白,他取得如此的成長並非僥倖和偶然,都是一步步堅實的腳步走過,才有今日的成就。


張東的醫學之路,發端於純粹的喜歡。1991年首都醫科大學畢業後,他留在天壇醫院,三年住院醫之後,他報考了趙繼宗院士的研究生,之後碩博連讀,一路前行。提起趙院士,他說自己學到最多的是做事的態度,嚴謹、執著、熱情。在張東的眼裡,醫學,絕不僅是一份工作,一個飯碗,於他,更是要一輩子為之奮鬥的事業。從喜歡到熱愛,20餘年,歲月積澱。他努力成為一名好大夫並自認為已經達到。


1967年生人的他,人到中年,越來越把世事看淡。古人言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在這其中的十年,正該是積澱發酵的十年,就像一壺好酒,總需要放的時日長久些,方顯出醇香。生活中,張東也愛喝酒,應酬之外,不為一醉解千愁,而是酒中自有人生百味。


工作之外,他依舊話不多,踏實做自己的事兒。勤勤懇懇,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用他的話講:自己當前的狀態正好似閑庭信步,任何事,都不必爭。


攝影 | 曉藝


新媒體編輯 | 雪醬


(本文來源於大醫生兵器譜官方網站:www.bingqipu.com。想第一時間了解大醫生兵器譜相關專家和科普信息及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關注大醫生兵器譜官方微信公眾號:yilinbingqipu,眾多超實力專家齊聚在這裡。)

您可能感興趣

看不清東西?竟是脖子上的血管生病了!
中老年人的養生古方:兩樣東西泡蒜,血管通暢,補腎虛
寒邪,三大特點最傷人!警惕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中醫教授推薦:一碗湯,養血、活血、生血,血管越用越年輕!
心腦血管醫生說:日常這樣做,天然清理血管,讓年邁的父母更健康
1元錢系列:一碗清湯擴張血管、降脂降壓,心內醫生良心推薦!
快來自測:血管發生堵塞的五個徵兆!年齡越大血管越堵
木耳和它一起吃,降壓、降脂、護血管,醫生都說好
名中醫怎麼養血管?每天3顆生核桃,血管很乾凈!
中老年人的千年養生古方:兩樣東西泡蒜,血管通暢,補腎虛
自製花生髮芽,抗癌良藥降脂、護心、通血管還美白祛斑、皮膚好
養生,不關注心腦血管都白搭!
血管「生鏽」的來龍去脈
水管最怕堵,血管也是,偷學血管科醫生的營養湯!
5種食物,疏通血管,少生病!
醫生:5個小習慣,護住血管,省了一大筆醫藥費
新生兒血管瘤五大特徵,一旦出現要馬上治療!
血管內超聲:介入醫生的另一隻眼
做饅頭別忘加這種野菜,降血壓、保護血管,是醫生的養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