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軍人書家張作龍:鐵骨丹心 翰逸神飛

軍人書家張作龍:鐵骨丹心 翰逸神飛

望千里陣雲,思萬古洪荒。兩次進疆的工作經歷,讓張作龍的筆端間隱隱然可見浩浩天際、蒼茫大漠的景象。作為一名軍人,他推崇陽剛之美,並對衛夫人提出的「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深以為然。同時,他又傾慕於二王清秀俊逸的魏晉風度。日久歲深,在提按頓挫中,他的書法自有一股清剛雅正之氣。


文/滕黎


藝術風格:博取眾長 自成一家

軍人書家張作龍:鐵骨丹心 翰逸神飛



張作龍與李鐸先生(圖左)交流書法藝術


中華網:回顧您的藝術道路,您有什麼樣的感慨?

張作龍:要說感慨的話,我認為就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追求。尤其是練書法,相對來說是比較苦的,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歷了長時間的磨鍊。上小學時正值文革,那時我們每個星期有兩節大字課。老師會在寫得好的地方,劃一個紅圈。因為喜歡書法線條、字形之美,再加上老師的紅圈鼓勵,逐步地對書法感興趣。但是我生在農村,家裡比較窮,一錠墨都買不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就用當地一種黃膠泥當墨汁用。


一直到高中畢業以後,由於書法寫得比較好,被解放軍招到部隊。我們的部隊當時是在新疆的西北部伊犁的昭蘇縣,離烏魯木齊還有一千公里。那時候部隊的板報、海報,都是由我來寫。後來被宣傳科長發現了,我又被調到了伊犁軍分區宣傳科放映組工作。在那裡放電影,寫會標、製作幻燈很多都需要字來表現。當時沒有電視,文化生化主要靠電影,所以放電影在部隊來說,還算是一個好差事。而且工作與興趣相結合,這樣我就在這個地方如魚得水。

軍人書家張作龍:鐵骨丹心 翰逸神飛



張作龍臨王珣伯遠帖

中華網:您從小寫書法,主要以哪些字體為主?


張作龍:在改革開放以前,字帖是很少的。那時還沒有二王、顏體、柳體的概念。特別像我們在農村,根本看不到字帖,主要照著老師寫。之前只是講好看,並沒有一個標準來衡量。後來在1988年調回到北京工作之後,我接觸到了楊再春先生、歐陽中石先生、李鐸先生,進步就比較迅速了。


我感覺就好像是在黑夜中摸索的時候,他們指明了一條道路,那就是臨帖。過去的路是不正確的,他們把這個路給引正了,使自己走向正確的道路。然後他們還指導該怎麼臨帖,怎麼創作。凡是古代流傳下來的這些字帖都是經典,他們要我把歷代名帖認真地去臨摹,然後才可以融會貫通。不論哪位大家,都是從古代的帖中得來的。他們這些老先生們都很謙和,為人質樸正直,對於學術毫無保留。他們願意把所掌握的知識傳授給我們,所以在他們身上,不僅是學習了書法,更重要的學習他們的師德,以及做人做事的方式。

軍人書家張作龍:鐵骨丹心 翰逸神飛


張作龍臨懷素論書帖


中華網:通過臨帖,您對書法的整體脈絡有了一個很好的把握。


張作龍:一個是脈絡的把握,一個是對每個朝代主要代表人物的把握。我認為臨帖是一輩子的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臨好的。每臨一遍帖,就能夠得到一遍的體會,對這個帖的學習有一種提高。就揣摩出了一種悟,這種別人不一定能體會到的。比如在楷書上,我臨過顏體、柳體、歐體,趙體。在隸書上,臨過《張遷碑》、《曹全碑》,《張猛龍》是一種魏碑體,這些都有涉獵。宋代的蘇、黃、米、蔡這位四大家,再到明代的王鐸、傅山、鄭板橋、祝枝山、文徵明等都臨過。


要真正成為一個書法家,對每個朝代的書法特點,都得去研究、掌握。漢代尚氣,魏晉尚韻,南北朝尚神,隋唐尚法,宋代尚意,元代尚態,明代尚趣。到了明末清初的王鐸,他講究一種質樸,結合前代所長,開創清代之風格。包括康有為這些代表人物,寫出來的東西都是比較質樸的。中國書法的內涵很深,需要掌握和學習的東西也非常多。

軍人書家張作龍:鐵骨丹心 翰逸神飛



張作龍書法作品


中華網:中國書法風格非常多,那麼您是如何集眾家之所長,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呢?


張作龍:首先要博取眾長,書法字帖都要有所涉獵,然後再形成自己的作品風格。因為我們講到中國書法是比較燦爛的,名人也是眾若星辰。歷朝歷代都有書法的名家大家,而且他們的風格各有所長。可能你吸收的只是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這是和身份、觀點、以及與自身相通的那部分才會吸收的。比如說我的字整體是一種風格,但是這一筆一划可能又是另外一種。這個我取自米芾的,那個取自黃庭堅的,這個來源於趙孟頫的,那個可能就是歐陽修的,各種組合都不完全一樣。所以說,融會貫通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


我主要還是追求二王那種清秀,在二王的基礎上,把其他書法家的特點融進去,根據書寫內容的不同表現也有所不一樣。所以對於一篇作品,常常需要依靠自己的靈感,要清秀的還是厚重的?這就根據自己對書法內容的理解,然後也與當時的思想情緒等多方面相關聯。因為涉獵過很多字帖,所以在腦海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概念的東西。就像一種符號,看你怎麼去組合?完全是在大腦當中瞬間形成的。像孫過庭《書譜》講「一點成一字之規」,就是這一點下去就形成這一個字,這一個字就以這一點來為規劃。「一字乃終篇之准」就是第一個字寫完,後面的風格就不能再變了。所以說第一字的第一筆,一篇字的第一個字,都極為重要的。

您可能感興趣

錚錚鐵骨-朱明王朝的龍子龍孫們
鐵骨錚錚,人文英豪
鄧廷楨和林則徐齊名的禁煙英雄,書法一流,錚錚鐵骨
骨尖箭、鐵骨朵——呼和浩特博物館館藏冷兵欣賞
《戰狼2》:錚錚鐵骨打出男人血性,拳拳丹心揚我中華國威
鐵鉉:錚錚鐵骨
劍俠情緣鐵骨丹心有什麼技巧 趙雲魂石效果解析
毛主席給兒女們的家書曝光:錚錚鐵骨的柔情
俠義鐵骨京派大師-陳半丁
鐵骨英雄,日兵集體向以身殉國的張自忠將軍敬禮!
關山月 冬雪傲梅 鐵骨幽香!
鐵骨忠貞,文韜武略,堪稱明朝第一人
鐵骨梅君.袁碧剛×短詩三首
6張照片直擊李大釗墓:鐵骨錚錚,熱血英雄!
決不幹政老佛爺、鐵骨錚錚李鴻章、奴顏婢膝左宗棠……
菲律賓雖沒韓國富裕,但杜特爾特錚錚鐵骨使人尊重
鋼筋鐵骨,阿斯皮利奎塔成英超歷史全勤奪冠第四人
街頭健身之王,教你徒手打造「鋼筋鐵骨」
鐵骨錚錚好男兒:中條山抗戰八百娃娃兵捨身跳黃河英勇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