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國之亂的簡介 揭秘七國之亂對西漢產生的影響

七國之亂的簡介 揭秘七國之亂對西漢產生的影響

七國之亂的簡介


七國之亂髮生在西漢初期的公元前154年(漢景帝三年)。指的是當時發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時間。漢景帝繼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其通過削弱諸侯王勢力來加強中央集權。到了景帝三年的時候,漢景帝才採取了這個提議,開始下令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當時以被封為吳王的劉濞為中心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當然不滿國家削減他們的權力,於是興兵引起了內亂,最終由竇嬰、周亞夫所平定。


吳楚七國之亂表明,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勢力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叛亂平息後,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並進一步採取措施,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

七國之亂的簡介 揭秘七國之亂對西漢產生的影響



七國之亂的影響:


1、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保存楚國另立楚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掉。2、繼續推行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計劃,先後分封了十三個皇子為諸侯王。3、取消諸侯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徵收賦稅的權力,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4、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5、規定諸侯王不能自治其國,無權過問封國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至此,中央政權的權力大大加強,而諸侯王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諸侯國雖仍然存在,由於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其實際地位已與漢郡無異。諸侯王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

七國之亂的評價


七國之亂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七國之亂的平定,直接的打擊了分裂割據勢力,標誌著諸侯王勢力基本被皇權給除掉了,皇權得到了集中。這場勝利也為後來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您可能感興趣

七國之亂對於西漢有何影響?
西漢之八王之亂產生背景 八王之亂產生原因
西漢七國之亂是怎麼發生的,對漢朝的發展造成了那些影響《2》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因為一盤棋,而引發了西漢的「七國之亂」
西漢七國之亂起因以及最終造成的影響
西漢七國之亂是一場棋局引發的「血案」?
就因為他的一封奏摺,西漢爆發了「七國之亂」
西漢七國之亂是怎麼回事?發生在哪個朝代的
西漢開國肱骨之臣,漢高祖劉邦卻將韓信亂棍打死,原因其實很簡單
西漢「皇后之璽」玉璽
西漢帝國震古爍今的國際政治視野:仁慈的霸權簡直是美帝國的前身
中國西漢時期的君子之刃 漢劍
中國唯一的「民選」皇帝是如何將西漢帝國偷走的
漢朝第一個私生子恐怕非西漢開國皇帝劉邦莫屬了
西漢初年,劉濞為何發動吳楚七國之亂?
六大功臣排行榜之二西漢麒麟閣
朱文傑:西漢皇后之璽
楚漢之爭的影響:最終實現了西漢王朝的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