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大宛國在匈奴西南,在漢朝正西面,離漢朝大約一萬里。當地的風俗是定居一處,耕種田地,種稻子和麥子。出產葡萄酒。《大宛列傳》記述了西域諸國的物產風情,著重寫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經過,展示了漢王朝同西域各國的微妙關係,說明中國與西域諸國有著悠久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歷史,存在著政治和人員的往來關係。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大宛國位於帕米爾西麓,錫爾河上、中游。大宛在當時東西交通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首先到達大宛。大宛久聞漢朝富饒,欲通不得,見漢使來到,深表歡迎。漢武帝聽說大宛出產好馬,於太初元年(前104)命使臣攜帶金帛去換取,由於雙方意見衝突,換馬不成,使臣也被殺害。武帝怒,與大宛爆發戰爭,大敗大宛,從此大宛服屬漢朝。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烏國境內尋大宛,大宛,中亞著名古國,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大宛國位於帕米爾高原西麓,在今天的烏茲別克境內費爾干納地區,地處東西方陸路交通要地。費爾干納盆地為天山山脈和吉薩爾—阿賴山脈的山間凹地,長約300公里,寬達170公里,海拔300米~1000米,是高原盆地。這裡山清水秀,農業發達,溝渠成網,河道交錯。


大宛國的原始居民以塞種人為主,屬於東伊朗人種。他們是公元前4~前2世紀中葉生活在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沿岸地區的居民,是斯基泰人的一支。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公元前8~前7世紀,斯基泰人西遷時,塞種人在鹹海沿岸滯留下來。公元前6世紀末和前4世紀20年代,他們先後受到波斯帝國和亞歷山大大帝東征的衝擊,逐步東移,進入西北與康居、西與大宛、南與城郭諸國相接的伊塞克湖沿岸地區。公元前174~前161年,他們又受到大月氏第一次西遷的衝擊,其中一支向南越過天山,沿蔥嶺河、于闐河南徙,後征服今克什米爾東部地區。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沿途掉隊的塞種人則在蔥嶺山中建休循、捐毒等國;另一支則向西南移動,進入中亞兩河地區,不久又迫於大月氏第二次西遷壓力,一部分隨大夏人一起越過阿姆河進入巴克特里亞,主力則向赫拉特方向遷徙,受阻於安息帝國後,折轉南下,佔據了錫斯坦和俾路支西部地區,史稱烏弋山離。公元前1世紀初,迫於安息的壓力,西遷的塞種人又開始東進,沖入印度河口地區,逐漸將勢力擴展到整個西印度,分為數國。後來,他們被貴霜王迦膩色伽征服。貴霜王朝衰亡後,塞種人仍盤桓西印度達數百年之久,直到公元395年,西印度的塞種人政權才完全消失。大宛就是塞種人中的一支從錫爾河南下途中在費爾干納地區建立的國家。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希臘的巴克特里亞王國在最盛時曾佔有大宛,在各地修築了希臘式堡壘。


對於中國人來說,大宛這地方是由出使西域的張騫首先發現的。張騫奉命尋找月氏國,途中被匈奴人捕獲。10年之後,他伺機逃脫,除了匈奴領地,首先到的地方就是大宛。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朝正西面,離漢朝大約一萬里。它的北邊是康居,西邊是大月氏,西南是大夏,東北是烏孫,東邊是扜罙(yū shēn)、于寘(zhì)。當地人過著定居生活,耕種稻子和麥子,出產葡萄酒。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西漢時,歸大宛管轄的大小城鎮有70多座,全國人口大約有幾十萬。大宛人經常使用的兵器是弓和矛。于寘的西邊,河水都西流,注入西海。于寘東邊的河水都向東流,注入鹽澤。鹽澤的水在地下暗中流淌,它的南邊就是黃河的源頭,黃河水由此流出。那兒盛產玉石,黃河水流入中國。樓蘭和姑師的城鎮都有城郭,靠近鹽澤。鹽澤離長安大約五千里。匈奴的右邊正處在鹽澤以東,直到隴西長城,南邊與羌人居住區相接,阻隔了通往漢朝的道路。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西漢擊敗匈奴後,曾經因為索求大宛馬的問題與大宛爆發了戰爭。漢朝將軍李廣利獲得了勝利,立親近漢朝的昧蔡為新大宛王之後就帶著大宛馬撤離了。一年多之後,大宛貴族認為昧蔡阿諛奉承漢朝,太過屈辱,就陰謀殺掉了昧蔡,立前大宛王的弟弟蟬封為大宛國王,派王子到漢朝做人質。漢朝也派使者向大宛贈送禮物加以安撫,表示不予計較。


後來,漢朝派了10多批使者到大宛西邊的一些國家,去尋求奇異之物,順便曉諭和考察大宛是否確實臣服。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東漢時,大宛一度臣服於莎車國。西晉太康六年,晉武帝封藍庾為大宛王,藍庾死後,其子即位,遣使向晉朝進貢。南北朝以後,大宛又被貴霜王朝的後裔昭武九姓統治。唐代,大宛被稱為寧遠國,或拔汗那。到了明清時候,大宛又被稱為浩罕汗國。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現在的大宛地區,屬於烏茲別克的領土。費爾干納盆地則位於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個國家交界處。在這裡聚集了100多個民族。這裡是連接歐亞的走廊,是東西方文化的撞擊點,也是伊斯蘭教、基督教、東正教等宗教文明的接合部。費爾干納盆地的面積不大,居民總數卻有1000萬之多,養活了整個中亞地區20%的人口。至於當初的大宛人是否成為了烏茲別克人,或是去了別的地方,已經無從查證了。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另外,在西域還有一個小宛國,國都為圩(xū)零城,距離長安7210里,全國僅有150戶,人口只有1050人,兵力則只有200人,屬於農耕民族。輔國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西北至都護治所2558里,東與婼羌接,辟南不當道。它的具體位置在今天的塔里木盆地東南出且末縣正南,喀位於拉米蘭河北岸一帶,比較偏僻。他們與大宛人一樣屬於塞種人,但與大宛國的統治者和人民並沒有直接關係。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天馬之戰——西漢與大宛的鐵血悲歌


自從張騫通西域之後,漢朝出使西域的使者漸漸多起來。使者們帶著漢武帝的詔令初始各國,回來複命的時候,會順便向漢武帝稟報自己了解到的當地風土人情。其中,有從大宛回來的使者稟報漢武帝,說:「大宛國的貳師城有一種好馬,大宛人馬它藏匿起來,不肯獻給皇上。」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其實,張騫早在第一次出使西域歸來就曾經報告漢武帝說,大宛有一種好馬,出汗殷紅入學,能日行千里,據說是天馬的後代。作為崇尚武功的皇帝,漢武帝特別愛馬。寶馬良駒是威武的象徵,是讓騎兵縱橫馳騁的基礎。聽了張騫的報告漢武帝就曾想得到這種好馬。但因為以至於匈奴開站,漢武帝顧不上考慮馬的事情。索求天馬的事就此擱置次阿萊,漸漸被他淡忘了。現在,使者又提起了大宛的馬,漢武帝想起了張騫的話,想得到大宛馬的心愿愈發強烈了。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委派韓不害率使團出使大宛,希望以重金換取天馬。


在中郎將韓不寒的帶領下,西漢使團出敦煌,經樓蘭,越過茫茫沙漠,經過長達半年的艱苦跋涉,終於到達了萬里之遙的大宛都城——貴山城。

訪秘記: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中亞著名古國」—大宛國



提示:關注 訪秘記 微信公眾號:fangmiji 更多精彩內容,等你來閱!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訪秘記 的精彩文章:

閃游家:歷史上的大理國
訪秘記:隋末農民起義軍戰鬥力最強的隊伍—瓦崗軍
訪秘記:大唐全盛之謎:對官員子弟、平民一視同仁
訪秘記:西域三十六國之焉耆國

TAG:訪秘記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西漢時期的君子之刃 漢劍
七國之亂的簡介 揭秘七國之亂對西漢產生的影響
此國為中國鄰國,國內大部分居民為西漢名將後裔,與中國關係密切
此國為中國鄰國,國內大部分居民都是西漢名將後裔,與中國關係密切
西漢開國大將軍盧綰
中國唯一的「民選」皇帝是如何將西漢帝國偷走的
西漢墓葬中的國寶級古玉賞析(附10件國寶精圖)
西漢開國大將軍夏侯嬰
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頂峰-漢朝 西漢
西漢開國名士酈食其
六大功臣排行榜之二西漢麒麟閣
西漢開國大將韓信被誅滅三族內幕
六大功臣排行榜之一西漢十八候銘
西漢「皇后之璽」玉璽
西漢帝國震古爍今的國際政治視野:仁慈的霸權簡直是美帝國的前身
西漢帝國VS羅馬帝國,誰才是第一強者?
劉邦:從亭長到西漢的開國皇帝
西漢——滕縣境內封侯國
揭秘中國古代歷朝總人口:西漢只有北宋一半,最多時佔世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