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張冠李戴」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張冠李戴」

文/格瓦拉同志


【前言】: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看的便是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以陳壽的《三國志》為藍本,雜合三國兩晉時期大量的史學資料和文學筆記,加上民間巷裡流傳的種種故事,羅貫中運用白話的形式寫成了這部不朽的文學名著。也許是因為《演義》的影響太深遠了,以至於蓋過了正史的風頭。其實,作為一部基於史實又高於史實的作品,《三國演義》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虛構成分的。但就是這些大家很少察覺到的部分往往會改變讀者對歷史的解讀。所以,本著還原歷史的目的,我寫了這篇矯正歷史的文章,意圖還原歷史真相,以便我們更好的去欣賞《三國演義》這部書。


以下揭秘,按時間順序來進行:

1、陳宮何曾捉放曹?


《演義》:第四回,曹操刺殺董卓未果,倉皇逃還鄉里,途徑中牟縣時,為縣令陳宮逮捕。再被曹操一番大義凜然的教育之後,陳宮最終釋放了曹操,並跟隨他一起出逃。途中因見曹操殘忍「殺害」呂伯奢一家而與之決裂,逃離曹操後追隨呂布並屢屢挫敗曹操。呂布兵敗被殺後,陳宮也被曹操處死。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張冠李戴」


史實:陳宮是東漢末年的官吏,剛直烈壯、足智多謀,但並未記載在中牟當官,更未記載捉放曹的史實(真正幫助曹操脫離牢獄的反而是同鄉一名富商)。陳宮年輕的時候與海內知名之士來往密切(當然也包括曹操),因力薦曹操接任兗州牧而受到曹操的重用。曹操東征陶謙,留陳宮等守東郡,陳宮反而與張邈等背叛曹操迎接流亡的呂布入主兗州,奪取了曹操的大部分根據地。呂布兵敗逃亡徐州,陳宮同往。曹劉聯合消滅呂布後,陳宮也被處死。陳宮死前,曹操百般勸降未果,揮淚下令斬首。而陳宮遺言將老母、妻子託付曹操照顧,曹操都全心全意的做到了,從中可以看出陳曹之間友情還是蠻深的。


2、曹操何曾發矯詔討伐董卓?


《演義》第五回:曹操逃還陳留後得到富商衛茲的財富幫助,招募義兵討伐國賊董卓,並發矯詔號召各地藩鎮相應,結果集結起其他17路諸侯兵力,組成討伐董卓的關東軍事大同盟,揭開了諸侯相爭的序幕。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張冠李戴」


史實:發矯詔令諸侯起兵確有其事,但此人並非曹操,而是時任東郡太守橋瑁乾的。橋瑁是太尉橋玄族子,當過兗州刺史、東郡太守。董卓入洛後,袁紹出奔冀州,東郡太守橋瑁假借三公名義,要求州郡興兵討伐董卓,關東州郡紛紛響應,當然包括曹操。此時的曹操兵微將寡、聲名未著、出身卑微(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孫,名聲也不是很好),是沒那麼大的面子號召天下「勤王」的。《演義》之所以這樣些有誇大曹操奸雄形象的意味,畢竟一個連聖旨都敢捏造的人,還有什麼事情不敢幹?


3、關羽溫酒斬華雄?


《演義》第五回:呂布手下勇將華雄在泗水關屢屢大敗關東軍大將,袁紹等一籌莫展,身為馬弓手的關羽請纓出戰,曹操敬酒餞行,關羽請曹操暫且放下,等得勝後再飲。果然,杯中酒尚溫之時,關羽已經將華雄的人頭提來面見諸侯,各王公大人一時驚關羽為天人!此一段和以後的過五關斬六將、斬顏良和文丑一起被視為關羽最為得意之作。《演義》也毫不吝惜筆墨寫詩讚到:「威震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咚咚。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張冠李戴」


史實:關羽何曾斬華雄?斬殺華雄的人其實是江東基業的建立者孫堅。孫堅響應號召「勤王」,一度敗北,但後來收拾敗軍,進行反擊並在魯陽打敗並殺死董卓大將、都督華雄。可見,殺死華雄的並不是關羽,而是孫堅;斬殺華雄的地點也不是泗水關,而是魯陽。《演義》將華雄之死安在關羽頭上,無非是為了烘托、渲染關羽的英勇無敵、技藝超群。


4、此劉岱非彼劉岱!


《演義》二十二回:劉備背叛曹操,在徐州割據,曹操派將軍劉岱、王忠去討伐,反而被劉備擒獲。此回書註明:劉岱舊為兗州刺史,及曹操取兗州,岱降於操,用為偏將軍。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張冠李戴」


史實:討伐劉備的劉岱不是原兗州刺史。原兗州刺史劉岱字公山,東漢末年的兗州刺史,討伐董卓的諸侯之一。後來在討伐兗州黃巾時,不聽鮑信之勸,擅自進兵,被殺。而討伐劉備的劉岱則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可見,羅貫中混淆了兩個劉岱的身份。


5、誰放的「博望坡大火」?


《演義》三十九回:劉備得到諸葛亮後,大加重用,引起關張二弟不滿。恰巧此時曹操大將夏侯敦領兵15萬進犯新野,諸葛亮下令用火攻,並對關張面授機宜。關張不以為然,但曹軍被大火擊敗的事實讓他們對諸葛亮佩服地五體投地。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張冠李戴」



史實:「(劉表)使(劉備)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可見,這把火是劉備設計放的,跟諸葛亮沒啥關係,也不該被諸葛亮佔了「專利」!


6、龐統巧施連環計?


《演義》四十七回:號稱「風雛」的智多星龐統到曹操的水軍帳中用花言巧語鼓動曹操將戰船集體鎖起來,結果為孫劉後來的火燒赤壁打下了基礎。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張冠李戴」



史實:據《三國志》記載,北軍不習水戰,加上瘟疫盛行、周船顛簸,曹軍的戰鬥力大為減弱。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曹操主動要求將戰船鎖在一起,以便集體作戰。《龐統傳》記載此時的龐統還在家鄉擔任功曹,並沒有參與赤壁之戰。《演義》將連環計記在龐統名下,無非是為了突出龐統的智慧而已。


7、諸葛亮草船「借」箭?


《演義》四十六回:周瑜為了陷害諸葛亮,限令3天之內造出10萬隻箭,失期便斬首。沒想到諸葛亮欣然受命,並在3天後將10萬桿箭交到周瑜手中。原來諸葛亮用計從曹軍那裡「借」了10萬桿,獲悉原委後,周瑜自嘆不如。本回書是經典篇章,還寫進了語文教科書,當時忽悠的我們也是連連讚歎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張冠李戴」



史實:完全是扯淡!草船「借」箭是有其事,但主角卻是東吳的孫權,而且時間段也在赤壁之戰以後。《三國志》中記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余。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可見,孫權的目的並非是為了「借」箭,而是勘察敵情,只是不自然間竟然完成了一個頗有些神奇色彩的「草船借箭」故事。羅貫中將這段史話提前預演到了赤壁之戰時期,而且主角也換做了諸葛亮,目的無非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神人」色彩。但本人倒覺得,經過如此多的演義加工諸葛亮的智慧形象非但不突出,反而越看越像魯迅先生的評語「妝多智而類妖」!


8、誰燒了曹操的戰船?


《演義》第四十九回:孫劉聯軍火燒赤壁,曹操狼狽逃竄,從此再也不敢進犯江東。赤壁之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此次戰役的後續影響則是奠定了三國分立的局面,造成了中國統一進程被推遲了70多年。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張冠李戴」



史實:到底是誰燒了曹操的戰船,現在學術界還莫衷一是,但我傾向於相信是曹操自己燒的。《三國志.郭嘉傳》記載:「太祖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吳主傳》記載:「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可見,船是曹操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的無奈之舉,是自己燒的,跟孫劉是沒啥關係的。


9、諸葛亮唱「空城計」?


《演義》九十五回:司馬懿率大軍15萬進犯西城,諸葛亮此時只有2500名士兵抵抗,局勢相當危險!面對大軍壓境,諸葛亮指揮若定,走了一步極為危險的棋:不僅大開城門「迎接」魏軍,而且還在城樓上鼓琴奏曲。司馬懿見狀,懷疑城中有埋伏,趕緊傳令退兵。


史實:諸葛亮的「空城計」被歌頌了近2000年,到頭來其實只不過是一場騙人的鬼把戲!羅貫中意在突出諸葛亮在戰爭中能夠靈活運用「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心理戰能力,也出神入化地演繹了一場兵法上極為推崇的「兵不厭詐」的經典案例。


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諸葛亮是一個很好的政治家,但並非是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家,所謂「諸葛一生唯謹慎」是後人對他最精準的評語。正如有評論指出諸葛亮參與的戰役中,大多以失敗收場,諸葛亮其實是一個「常敗將軍」。以諸葛亮不打無把握之仗的一貫作風,「空城計」難免太誇張了(否則,這種模式就很難理解諸葛亮拒絕採用魏延奇襲長安的計謀)。正如你相信一個老實了大半輩子的人,突然有一天玩陰險、狡詐而絲毫不被察覺嗎?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張冠李戴」



況且,「空城計」本身也是疑點重重:司馬懿15萬大軍進犯西城,已經最大程度上作好了打一場大仗的心理準備,難道單單看見一座貌似可能有埋伏的空城和一個鼓琴的諸葛亮就可以被嚇倒,司馬懿有那麼窩囊嗎?就算有埋伏,司馬懿大可以派一部分進城勘察不就知道詳細情況了嗎?再者,即使司馬懿狐慮不敢進攻,包圍這座空城總可以吧?圍你幾天,看你還能玩到什麼時候?所以,「空城計」是一個敗筆,不可信!


不過,曹操倒是使用過「空城計」,時間是195年曹操與呂布交戰期間。曹操作為一名及其出色的軍事家,在東漢末年的群雄爭霸期間打了許許多多令人拍案叫絕的經典戰役。可以說,曹操出色的軍事才能與他狡詐複雜的性格有很大關係。「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曹操的軍事觀是軍事領域內一個完美的奇葩。


10、《後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的嗎?


《演義》九十七回:諸葛亮再次上表後主劉禪,要求出師討伐曹魏,這篇經典的表文就是《出師表》的姊妹篇《後出師表》。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張冠李戴」



史實:《後出師表》其實是後人假託諸葛亮的名義所做的「假冒偽劣產品」。因為表文當中有一處明白無遺的露出了「馬腳」(請看下劃線):「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合、鄧銅等,及驅長屯將七十餘人...」。《後出師表》寫於蜀漢建興六年(228年),而「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則是在第二年(229年)去世,並被追封為順平侯。趙雲去世前一年就被諸葛亮提前宣布「死亡」,你不覺的可笑嗎?所以,《後出師表》是偽作,不可相信!


就寫這些吧。其實除了這10處之外,還有許多處要辨明的。如劉馥是不是曹操殺的、呂蒙猝死迷雲、周瑜之死、華佗之死等等,因為篇幅有限,加上跟主題聯繫不大,還是交由歷史學家來考證吧!


(本企鵝號中所有文章均為本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以獲取授權,同時需註明出處,否則後果自負)


文/格瓦拉同志 老蘇有話說主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蘇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演義》中九大「張冠李戴」的故事!
揭秘三國演義中九大張冠李戴的地方 歷史大還原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酒鬼
《三國演義》中的三大福將
《三國演義》七大經典決戰之張飛斗馬超
《三國演義》中的六大衰人,魏延第四,劉備第二
三國演義里的四大名馬
《三國演義》第一儒將:趙子龍
三國演義中的兩個劉備
《三國演義》中的「富二代」
《三國演義》中的四大隱士:司馬徽上榜
三國演義中的三大福將
《三國演義》中的五大經典遺言!
《三國演義》中的三大經典遺言!
為什麼《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周瑜的差別這麼大?
《三國演義》中的曹孫劉,你看準了誰
《新三國演義》不遜色老版《三國演義》,陳建斌、陸毅太入戲
《三國演義》里劉關張憑什麼戰呂布?
《三國演義》里那些荒謬的「張冠李戴」,關羽竟不曾溫酒斬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