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肅宗李亨簡介 宮廷政變中驚憂而死的亂世天子

唐肅宗李亨簡介 宮廷政變中驚憂而死的亂世天子

唐朝第八位皇帝:李亨(711—762),即唐肅宗,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次年,玄宗逃往四川,他即位於靈武。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宦官李輔國、程元振殺張後等,擁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他憂驚而死。


人物簡介

唐肅宗李亨簡介 宮廷政變中驚憂而死的亂世天子


唐肅宗李亨(公元711-762年):漢族,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母元獻楊皇后。原名李玙,曾被封為忠王。公元738年被立為太子,改名李亨。


馬嵬驛兵變楊貴妃死後,唐玄宗西逃,李亨繼位。李亨在位6年,在宮廷政變中驚憂而死,終年51歲,葬於建陵(今陝西省醴泉縣東北18里的武將山)。


人物評價

肅宗一生頗有波折:在初生之日,即險遭不測;幼年、少年時代,又耳聞目睹了皇宮內院的紛爭與傾軋;成年之後,他眼見大唐帝國由繁榮昌盛轉向衰落。在他個人的政治歷程中,平靜的皇子生活與動蕩的太子生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太平之世的皇子與紛亂之世皇帝的身份,也形成了強烈反差。


安史之亂的混亂政局,給他個人提供了施展拳腳的舞台。在他7年的帝王生涯中,有兩個鮮明的主題:一是「北集戎事」,也就是組織平叛,收復兩京、消滅叛軍;二是「南奉聖皇」,也就是處理先在成都後來迎歸的太上皇玄宗的關係。他最後壯志難酬,平叛沒有取得最終勝利。


總的來說,肅宗是位亂世天子,他繼承了天寶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時嘗試解決天寶以來政治、經濟體制運作中的各種弊端,並為身後的帝國打下了一定基礎。當然,由於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無法對後宮、宦官勢力的膨脹進行限制,反倒給安史之亂後的重建留下了難消的隱患,這是肅宗個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國的悲哀。


唐肅宗李亨,原名李玙,曾被封為忠王。公元738年被立為太子,改名李亨。馬嵬驛兵變後,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都使,負責平叛。玄宗繼續西逃,他為百姓所留,與玄宗分道,北上至靈武。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即位,史稱肅宗。遙尊玄宗為太上皇,改年號為「至德」。肅宗繼位後,便圖謀收復兩京(西京長安、東京洛陽),宰相房琯請求帶兵去收復長安,肅宗平時很重用房琯,同意了他的請求。結果房琯在陳濤遭遇叛軍,全軍覆沒。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史叛軍內訌,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肅宗任用名將郭子儀、李光弼,借用回紇兵,乘機反攻。先後於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復西京長安、東京洛陽。肅宗曾與回紇兵約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致使洛陽遭受很大的破壞。

唐肅宗李亨簡介 宮廷政變中驚憂而死的亂世天子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與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等九節度使60萬軍隊圍攻相州,討伐安慶緒。參加作戰的九節度使中,郭子儀、李光弼戰功最多,威信最高,肅宗不願把軍權交給他們,所以不設主帥,只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統帥大軍、總攬全局。安祿山部將史思明率部13萬趕來救援安慶緒。


於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與唐軍展開激戰,魚朝恩根本不懂兵法,不知用兵,致使唐軍大敗,魚朝恩將相州失利的責任推到郭子儀身上,肅宗不明是非,罷免了郭子儀兵權。此時,安史叛軍再次發生內亂,史思明殺安慶緒,自稱大燕皇帝,並於同年五月,從李光弼手中,奪取了洛陽,史思明佔據洛陽不久,就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所殺。

在朝中,自魚朝恩之後,肅宗開始信用宦官李輔國、程元振等操縱軍政大權,宦官勢力日益囂張。肅宗同時又寵信皇后張良娣,縱容她干預政事。張皇后和李輔國起初連成一片,結為一黨。後來,張皇后恨李輔國專權,欲謀立越王李係為嗣君,張皇后、李系與李輔國、程元振開始對立。


公元762年,肅宗患病,接連幾個月不能上朝視事。四月,玄宗病死,他悲慟不止,病情加劇。張皇后召見太子,皇后說:「李輔國久掌禁兵,權柄過大,他心中所怕的只有我和你。眼下陛下病危,他正在勾結程元振等人陰謀作亂,必須馬上先誅殺他們。」


太子流著淚說:「父親皇病情正重,此事不宜去向他奏告,如果我們自行誅殺李輔國,父親皇一定震驚,於他貴體不利,我看此事暫緩再說吧。」張皇后送走太子,馬上召肅宗次子,越王李系入內宮商議。李系當即命令宦官段恆俊,從太監中挑選了200多名強健者,發給兵器,準備動手。


太監獄中有人將此情報告了李輔國。李輔國、程元振帶著黨徒到凌宵門探聽消息,正遇太子要進宮探望父皇。李輔國謊稱宮中有變,阻止太子入宮,並命令黨徒將太子劫持進飛龍殿監視起來,李輔國假傳太子的命令,鼓動禁兵入宮將李系、段恆俊等人抓住,投入獄中。

張皇后聞變,慌忙逃入肅宗寢宮躲避。李輔國帶兵追入寢宮逼張皇后出宮。張皇后不從,哀求肅宗救命。肅宗受此驚嚇,一時說不過話來,李輔國乘機將張皇后拖出宮去。肅宗因受驚而病情陡然轉重,又無人過問,當天就死於長生殿。

唐肅宗李亨簡介 宮廷政變中驚憂而死的亂世天子



身世解說


睿宗景雲二年(711)九月三日,肅宗李亨出生在東宮之別殿,初名嗣升,後來多次改名。李亨的名字是在天寶三載(744)新取的,以後就再也沒有改動,因此習慣上把他稱為李亨。


他的母親楊氏出身於弘農華陰(今屬陝西)楊家,為關隴地區名門望族。楊氏曾祖父楊士達在隋代任門下省納言(宰相),父親楊知慶以祖蔭為官。值得一提者,武則天的生母就是楊士達的女兒。若從武則天的母親這裡算起來,楊氏要比李隆基高了一輩,這種不同班輩之間的婚姻關係在李唐皇室中並不稀奇。


景雲元年(710)八月與楊氏成婚前幾天,李隆基剛被冊立為太子。不久,楊氏懷孕,生兒育女本來是人之常情,天之大倫。可是由於此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關係緊張,他擔心太平公主會借題發揮。歷史上借口太子耽於女色難當大任而行廢立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像隋文帝時太子楊勇因寵愛貌美的昭訓雲氏,被母親獨孤皇后認為難以隆興基業,結果被廢;太宗時太子李承乾喜好聲色,因特別寵愛一位太常樂人,招致太宗皇帝大怒,也終被廢黜。正由於這種原因,李隆基內心焦慮,便讓屬下秘密弄來一些墮胎藥,打算將這一小生命扼殺於母腹之中,但思來想去,最終沒有施行。


李亨出生以後,沒有能夠與生母楊氏生活在一起。因為楊氏僅是太子姬妾,而太子妃則是後來做了玄宗皇后的王氏。在等級森嚴的宮廷中,太子妃(正妻)的地位要比其他姬妾優越得多。此時的太子妃王氏一直沒有生養,楊氏自覺班次在王妃之下,不敢獨享為人母的喜悅。王氏便把李亨接到自己身邊,對他百倍呵護,極為疼愛,「慈甚所生」。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海浪(微信號:cn13714009527)


推薦2016最HOT微信號


紅樓夢賞析


微信號:hlm364


簡介:最大的紅樓夢研究者和愛好者社區!


國學堂精選


微信號:szjdzg


簡介:微中醫旗下精品號,分享國學經典、儒釋道文化、修身養性、子女教育等中國博大精深的智慧!


詩經


微信號:shijingba


簡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裡是最大的詩經愛好者社區!


三國演義


微信號:sgyy365


簡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里的故事,我們一同賞析!


論語


微信號:lunyua


簡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之美,你我共賞。


史記


微信號:shiji234


簡介: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里的故事,你我共賞!


孫子兵法案例


微信號:szbingfa


簡介:最大的孫子兵法研究者和愛好者社區!


上下五千年


微信號:sx50000


簡介:中華上下五千年,多少故事在其中,最大的中國歷史愛好者社區!


春秋戰國


微信號:cqzgclub


簡介:最大的春秋戰國愛好者社區,10萬粉絲的選擇


清朝那些事兒


微信號:qingchaoba


簡介:最大的清朝清史社區


網友推薦好文


回復「數字關鍵詞」,可看對應熱文


【1】繼武則天稱帝後 仿效武則天變女強人的還有三位


【2】揭秘:楊玉環為何一直只是貴妃而不封為皇后呢?


【3】揭秘唐太宗李世民極力隱藏自己犯下的「四大冤案」


【4】解密:唐代著名詩人中在官場成就最高的是哪位?


【5】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秦瓊為什麼排名倒數第一?


【6】解密:唐太宗李世民為何看不上他的父親李淵?


【7】盛唐詩壇的三次「華山論劍」


【8】《蘭亭序》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9】唐朝滅亡:安史之亂毀滅了大唐盛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大唐繼武則天之後的三大女強人究竟是誰?
李治簡介 唐高宗李治的一生概述及永徽之治
程咬金簡介:歷史上真實的程咬金是什麼樣的?
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被稱為是最能打仗的帝王?
薛仁貴到底是如何三箭定江山的?
您可能感興趣

《大唐榮耀》繼位的亂世天子,唐肅宗李亨的悲劇一生
為什麼說唐太宗李世民是真龍天子?
這個道士雖不如袁天罡、李淳風有名,卻輔佐李淵李世民二代天子
不輸唐玄宗的唐朝天子廣平王,卻又比唐玄宗愛得更理智
他雖然不如袁天罡李淳風有名,卻輔佐過李淵李世民二代天子
《大唐榮耀》廣平王,唐朝歷史上的痴情天子,不遜於唐玄宗
安史亂後的大唐皇帝猶如周天子,且看趙匡胤如何重新一統華夏
《大唐榮耀》廣平王原型,唐代痴情的天子李豫和他深愛的兩個女人
唐朝劉克明宦官乾的荒誕事兒!他不但給天子戴綠帽還殺害天子!
乾隆身世之謎:乾隆皇帝真是漢人天子嗎?
奇葩皇帝宋仁宗:大宋天子為何竟不敢吃烤羊?
歷史上有名的風流天子,宋徽宗昏庸無道任用奸臣,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智慧
大宋真天子:一代仁君趙匡胤
末代皇帝勤勉亲政,但无力回天,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堪称壮烈
北靜王:我才是林黛玉的真名天子 藏在枉凝眉里的玄機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個王朝霸氣!
「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特展」揭秘乾隆為何獨寵西湖
曹操為何拒絕十三路義兵立劉虞為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