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互聯網至今沒有殺死圖書館?

為什麼互聯網至今沒有殺死圖書館?

美國的高等教育機構與美國地方政府正面臨削減成本和控制不必要的政府賬目支出的極大壓力。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學術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便被推到了風口。互聯網上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而且大多是免費的,這意味著圖書館正在失去過去的 效用。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數據顯示,並非如此。


儘管有調查結果顯示,美國人表示自己使用公共圖書館的頻率有所下降,但圖書館方面報告的數據卻說明了相反的內容。

過去二十年中,美國公共圖書館的總數略有增長——從1994年的8921座緩慢攀升至2012年的9082座(增長了2.14%)。同一時期的數據還顯示,美國公共圖書館的使用率也有所上升。


這裡有一份關於公共圖書館流通(圖書或其他外借的資料)與年均訪問量的數據。美國公共圖書館外藉資料的數目從1993年的人均6.5項,上升至2012年的人均8.0項(上漲23%)。同一時間跨度內,美國公共圖書館的訪問數量上升了22.5%。


而公共圖書館的使用中,確實也有些途徑在減少,比如圖書館用戶向相關圖書館員提問的次數,在1993年至2012年期間,減少了18%。


美國公共圖書館的普及程度,似乎與「互聯網」這個詞家喻戶曉前的情況旗鼓相當。

電子書的崛起


對學術圖書館來說,這個數據就更加複雜了。互聯網時代,美國學術圖書館中實體物品(如圖書、DVD等)的流通量呈現出穩步的下降,1997年至2011年期間,減少了29%。


更值得一提的是,同時期同一個學術圖書館中,全日制學生的年均借閱流通量從20項下降到10項(銳減50%)。學生如今可以通過電子設備訪問海量的學術信息(大部分購置費用出自學術圖書館的預算),因此這樣小的流通量也並不值得驚訝。


電子學術期刊正在將印刷版的先驅們趕入絕境,而電子圖書正變得越來越豐富。2012年,美國的學術圖書館共擁有252,599,161本電子圖書。這意味著,過去十年中,美國學術圖書館電子藏書量已達到實體藏書、裝訂卷舊雜誌、政府文件和其他紙質材料總量的四分之一——而這個總量,是從1638年哈弗大學成立後,美國的第一個學術圖書館建立,歷經多年才達到的數目。


電子圖書不僅內容豐富,也非常受學術使用者們的歡迎(儘管其在實用性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筆者查到的數據顯示,加利福尼亞大學通過時新的JSTOR界面向其學生和員工提供收集好的電子學術期刊,其使用量令人印象深刻。

僅僅一年內,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學生和員工就使用了11992本JSTOR電子圖書,瀏覽量和下載量分別達到59120和34258次。為了響應用戶的需求,加利福尼亞大學從JSTOR購買了3100多本圖書,使這些電子期刊可以永久地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學術資源。


誰需要百科全書?


與流通數據相比,向學術圖書館中相關管理員提問的數目急劇下降——目前年均提問量為5600萬次,比16年前下降了28.4%。在美國60大學術圖書館中,平均參考交易量從1994年每周的6056次,下降到2012年的每周1294次(下降79%)。


參考交易的下降背後並沒有什麼特別神秘的原因。當筆者1990年第一次作為學術參考管理員時,我都沒怎麼著手了解多少《居住評級年鑒》《美國統計摘要》來解答相關的問題,一天就過去了。


如今,學生對於信息的訪問正變得數字化。曾經只能在圖書館資源中訪問的內容,如今通過學生智能手機上的谷歌App就可以訪問。對於參考資料的識途老馬們來說,印刷版《大英百科全書》於2010年印刷了最後一版。

個人諮詢服務的銳減,反映出的是學生們正越來越多地通過互聯網向學術圖書館員進行諮詢的事實。2012年,77%的美國學術圖書館通過電子郵件和互聯網聊天的形式提供諮詢服務。目前,超過400家OCLC24/7參考聯盟的合作學術圖書館,為用戶提供全天候服務。


根據上述數據,似乎可以草率地得出一個結論——似乎互聯網成就了一切,再也沒有人會使用學術圖書館了。


但這種情況目前看來,還為時尚早。


雖然流通量和參考交易量下跌,但數據顯示,人們實際訪問學術圖書館的數目正在穩步上升。60所美國最大的學術圖書館每周訪問量在2000年至2012年期間上漲了39%。全美高等教育機構圖書館訪問數據也顯示出類似的增長,從1998年至2012年期間,上漲了38%。

那麼,如果學生們前往學術圖書館不是為了獲得紙質材料或者參考諮詢服務,那麼他們去圖書館是為了什麼呢?


學術圖書館的誘惑


我認為,學生們會前往學術圖書館,是因為學術圖書館正改變自身定位,滿足如今學生的訴求。


學術圖書館的角色正從滿屋子紙質書,轉變為學生學習、合作和社交的場所。


除了提供安靜的環境,讓學生們逃離喧囂而充滿干擾的世界,學術圖書館還提供一系列學生友好的措施,如放寬(或取消)了長期禁止食品飲料的禁令,為學生提供7天24小時全天候的學習場所,並改變過去冰冷可怕的形象,改造成更舒適的環境等。


前沿的學術圖書館吸引學生的例子包括:


大山谷州立大學圖書館的知識集市,為學生提供研究、寫作、演講、平面設計、定量分析等夥伴諮詢服務。另外,圖書館還為學生們提供了專用空間,如多媒體房間、數字合作室和演示練習室等。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圖書館(NCSU)則提供了手工空間,學生們在這裡可以動手進行電子儀器、3D列印、掃描、切削及一般銑削加工、服裝剪裁和互聯網連接等手工操作。另外,NCSU的學生們還可以在圖書館利用數字媒體實驗室、媒體製作工作室、音樂練習室、可視化空間和演示室等專業空間。


俄亥俄州立大學圖書館的研究共享空間,不僅提供寫作中心,還提供版權相關服務、數據管理計劃、資助機會和人類試驗計劃。圖書館的專業空間包括會議與項目室、數字可視化與頭腦風暴室以及座談會與教室等。


在圖書館的構想中,圖書已並非唯一的內容。學術圖書館正在長期獲得的經驗之上,進行累加和拓寬,而非拋棄這些長久習得的傳統。用卡爾頓學院名譽圖書館長薩姆·德瑪斯(Sam Demas)的話來說:「數代以來,圖書館員們一門心思地將圖書館看做信息、印刷書目以及後來電子信息的港灣。近年來,我們開始覺醒於這樣一個事實——圖書館的基本立足點在於人——他們如何學習、如何使用信息、如何投入到學習型社區的生活。因此,在對圖書館的設計中,我們開始尋找並恢復圖書館作為學習、文化與知識社群的歷史角色。


任何一所圖書館,不論是公共圖書館還是學術圖書館,若能扮演到如此重要的角色,那麼它將永遠不會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翻譯:周依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收購英國老牌賭場 一家入不敷出的中國房企如何實現自己的賭王之夢
巴菲特股東大會首次網路直播 這次可以實時聽他的投資秘訣了
NASA發布令人震撼的太陽耀斑視頻
墨西哥農民受外星人指示建造了一座金字塔
美國公共養老金驚現巨額缺口:數字遊戲還是如臨大敵?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摧毀互聯網?
是誰嗨翻互聯網圈?
昆明為什麼沒有互聯網產業,昆明有沒有成功的互聯網公司
什麼是互聯網+瘦身?
互聯網時代,馬雲又想搞什麼鬼?
「互聯網+」如何落地?春曉互聯網教你怎麼做?
互聯網B面:為什麼中國沒有「暗網」?
互聯網為什麼總掀罵戰?
互聯網時代你拿什麼翻身?
互聯網可以為校園自殺預防做什麼?
互聯網手機「下半場」的「真味」究竟是什麼?
物聯網來了,互聯網還是大有可為的!
你在互聯網上都幹了什麼?這份報告請查收
你知道是誰發明了互聯網嗎?
又有學者向互聯網「開炮」!拿不出好成果竟讓互聯網背鍋……
你有細看嗎?互聯網大佬馬雲的微博只關注了這個人,是何方神聖?
「撕裂它,重建它」,互聯網並沒有殺死音樂
「中醫+互聯網」真的靠譜嗎?我來告訴你!
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那麼大家怎麼在互聯網掙到錢呢?也就是網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