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時期的記者——保持獨立人格

民國時期的記者——保持獨立人格

民國時期第一個專職記者是黃遠生。他以新聞採訪和寫作聞名於世,並開創了「新聞通訊」這一文體,被時人譽為「報界之奇才」。他先後任《申報》《時報》《東方日報》等報刊特派記者、主編和撰述。他所寫《官迷論》《三日觀天記》《外交部之廚子》等通訊,對民國初年政局的黑暗和新官僚的醜態,做了忠實的記錄和辛辣的嘲諷。

民國時期的記者——保持獨立人格


黃遠生提出了新聞「第一義在大膽,第二義在誠實不欺」,新聞記者當具備「腦筋能想」、「腿腳能奔走」、「耳能聽」、「手能寫」的「四能」功夫。


林白水是民國時期的另一位著名記者。1902年12月,他自辦《中國白話報》,公開鼓吹以暴力推翻帝制。1904年,他出任《警鐘日報》主編,宣揚孫中山及其領導的革命。孫中山曾書「博愛」二字相贈。

民國時期的記者——保持獨立人格


1921年春,林白水在北京創辦《新社會報》,發表政論文章,揭露軍閥政客的黑幕醜聞。1923年10月,因刊登揭露曹錕賄選總統的文章,報館遭封,他再次入獄。出獄後,他於1926年8月5日在該報登載《官僚之運氣》一文,揭露潘復與張宗昌相互勾結、狼狽為奸的醜聞,當晚遭軍閥張宗昌逮捕,翌日被殺害於天橋。


被人譽為「報業大俠」的邵飄萍,1916年被《申報》社長史量才聘為駐京特派記者,他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個享有「特派」稱號的記者。1911年,邵飄萍主筆《漢民日報》,從此進入新聞界,開始了15年的報業生涯。他3次被捕,後經營救,流亡日本。

民國時期的記者——保持獨立人格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邵飄萍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在北大成立消息學研究會,開講消息採訪課,並撰寫了中國最早的消息學著作《實際利用消息學》和《消息學總論》等。1925年12月7日,邵飄萍出了一期《京報特刊》,臧否時局重要人物,並親自在人物照片後面撰寫評語,一針見血。軍閥張作霖匯了30萬元巨款,企圖堵住他的嘴,但視新聞獨立為生命的邵飄萍把錢退還,繼續在報上揭露張作霖。1926年4月26日早晨,年僅40歲的邵飄萍被張作霖殺害於北京天橋。

在亂世中秉筆直書,在血雨腥風中針砭時弊,在黑暗中謳歌光明,在沒有路的地方找路,在沒有自由保障的地方追尋自由,在風險莫測的時局中保持自己獨立的人生抉擇,這就是那些民國的新聞記者們。


雖說歲月已逝,但其風流永存!


書房記微信公眾號ID:shufangji2013


點擊下方訂閱書房記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房記 的精彩文章:

赤壁之戰諸葛亮真的借東風了嗎?
水滸好漢中誰第一個脫離梁山?
漢室龍脈是誰破壞的?
為什麼單篇未達10萬+,卻每天有100萬人在閱讀書房記?
東陵大盜孫殿英盜的寶去了哪兒?
您可能感興趣

外國記者拍攝下的內戰時期國民黨部隊影像資料
外國記者記錄的民國洪災
抗戰時期孔祥熙家族被美記者稱為「中國人民的錢袋」
一個美國女記者眼中的民國上層社會名媛仕女
一個美國女記者眼中的民國名流
獨立女記者遇害之後,誰來保護「她們」的安全?
民國記者是如何維護新聞專業自主性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沒有之一!來聽聽外國人和中國記者怎麼說
德國記者:沒有家庭作業?中國老師認為這會浪費假日
外國記者見證的南京保衛戰 中國軍人誓與陣地共存亡
英國女記者為俄羅斯鳴冤,有關俄國負面新聞都不屬實
美國記者拍攝中國內戰時期的中國上海舊照片
外國記者拍攝的北朝鮮民眾生活:人人別徽章,衣著似80年代中國
美國記者:部分美國人被殖民了嗎?
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崔永元抵達會場遭記者「圍堵」
國民黨軍在上海最後的歲月 面對記者微笑拍照
麥卡錫主義盛行時代美國「中國通」記者的遭遇
提問醫保法案惹惱美國共和黨眾議員候選人 英國衛報記者被重摔
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全國政協記者會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