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戰鬥機若與這種炸彈相互配合,可以極大提高對地攻擊能力
長期以來,作為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承擔了大量的空優任務。相比之下,殲-10對地攻擊很少見諸報道。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空軍已有殲轟-7A、蘇-30MKK等多用途對地攻擊型號,殲-10對地打擊能力沒地方發揮,另一方面也是中國空軍面臨的著巨大的空中壓力,有限的空戰資源被首先投入到空中優勢的奪取和建立上。
因此,人們更多地關注殲-10用於掛載PL-12的複式掛架而很快就忘了,殲-10是具有對地打擊能力的。從公開圖片上看,殲-10在掛載三個副油箱和2枚PL-8格鬥導彈的同時還可以掛載8枚250公斤自由落體炸彈。其中,機身上的4個小型掛點因為掛載能力僅為250公斤,加之體積受限,通常只攜帶自由落體炸彈和激光指示吊艙。殲-10也曾在演習中使用LT-2型500公斤激光制導炸彈,但必須掛載於主翼內側的兩個重載掛點。
隨著美國GBU-39小直徑炸彈(SDB)的問世,對地打擊武器開始走向小型化。以GBU-39為代表的小直徑炸彈最初了針對第五代戰鬥機有限的武器艙空間而研製的,以便讓F-22和F-35這類五代機可以攜帶更多對地攻擊彈藥。SDB可以以較小的體積實現精確制導,並使用高能炸藥、大角度高速俯衝彈道來保證足夠的穿透力和爆炸威力。
中國軍工企業也在2010開始公開了自己的SDB產品,如以雷石-6為基礎研發的小直徑版本、CM-506KG型小直徑炸彈、FT-5型小直徑炸彈等。這些彈藥重量在50-150公斤左右,射程可達130公里。以CM-506KG為例,基本型採用慣導+衛星組合制導,發射後不管。系列化型號可以模塊化換裝非製冷紅外、電視、激光半主動以及紅外/激光半主動複合、紅外/毫米波複合等多種導引頭。可見,中國軍工已經可以製造SDB,並且國產SDB不需要目標指示吊艙等額外設備,非常適合掛載空間較小的戰機,批量裝備指日可待。
國產SDB將優先裝備殲-20這類五代戰鬥機,但如殲-10A這樣的三代機和殲-10C這樣的四代機都面臨機身體積不足的困擾,SDB這樣節約體積的對地打擊彈藥對於殲-10相對較弱的掛載能力無疑是巨大的福音。按現有的掛載能力,殲-10系列應該可以掛載16枚50-100公斤級的SDB,這將把殲-10的對地打擊能力提升4倍以上。如果未來中國軍隊需要在海外保持小規模的空軍機隊,那麼多用途能力較強、使用成本較低的殲-10將很可能成為首選。






※各方面的性能較均衡,空戰格鬥好,對地攻擊能力強的F-4戰鬥機
※它不僅具有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 還能給對手心裡造成巨大衝擊
※F-22戰鬥機可「電磁掃蕩」,解放軍戰鬥機也有這種能力嗎?
※陣風真正的優勢在於多用途作戰能力,對海攻擊能力都十分強大
※美軍轟炸能力又提高了,這次是因為「聯合空對地導彈」
※「猛禽」突防能力強大,配合「戰斧」提升火力打擊效能
※殲16戰轟即將取代飛豹,對地打擊能力媲美攻擊鷹
※殲-20格鬥強悍,具有強大攻擊力和全方位打擊能力
※F-22戰鬥機可電磁掃蕩,解放軍戰機也有此能力嗎?
※具有強大核戰略打擊能力的B-1B「槍騎兵」轟炸機
※美軍測試F35戰機對地攻擊能力但結果讓人吃驚:還不如二代機了
※具有極強的應對能力
※不可小視:F-35聯合攻擊機真實的武器攜帶能力
※可以在對方艦空導彈射程範圍外發起攻擊,具備較強作戰能力
※殲轟7防空戰能力太弱,要為一款攻防兼備戰機讓路
※天燕-90導彈具有優異的抗干擾性能和全向攻擊能力
※殲-10攻擊能力和續航能力如何平衡?此種能力很重要
※恐怖的打擊能力,一艘潛艇可滅一國
※潛射「戰斧」導彈一升空就能與F-22建立關聯,這種能力怎麼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