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直到宋朝才被視為正統?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被稱作「劉皇叔」,是漢室正統,而曹魏責備視為「賊」。實際上,在隋唐時代,卻是視曹魏為正統、蜀漢為逆賊。直到宋以後,劉備的蜀漢才被認為是正統所在。那麼,為何會有這樣的改變?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說。
晉、隋、唐以曹魏為正統
歷史上,司馬氏從曹魏手中奪下政權,建立晉朝。晉朝,不論是政治體制還是版圖上都很大程度地繼承了曹魏的遺產,故而,在晉朝的《三國志》中,以曹魏為正統。同樣地,隋唐政治體制上的三省六部制又是以晉朝的三省製為基礎的。另一方面,在中國古代的觀念上,誰佔據中原地區,誰就能稱得上的是正統,隋唐、明清都佔據著中原地區,所以都要以此來建立起自身的正統觀念。因而,不管是政治體制、國家版圖的繼承,還是歷史的觀念上來看,隋唐、甚至明清都是視曹魏作為正統的。
以蜀漢為正統是宋朝的自我安慰
古時,都以為中原才是正統,然而,宋朝卻失去中原這塊能夠「證明」自身是正統的國土,特別是宋朝是以趙匡胤的「臣下犯上」才獲得的帝位,那麼,如何才能讓宋朝成為正統呢?宋朝人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改變歷史的觀念。從前總說佔領中原才是正統,現在不行了。王道在誰手上,誰才是正統!開封、洛陽這些古都被你們佔據了無所謂,王道在我這裡,我去往哪裡,哪裡就是正統。所以,按照這樣的推理,宋朝把劉備作為漢之王道,雖然偏安蜀地,但也是正統所在。同樣的,宋朝為劉備「正名」,正是為了挺起自身的腰板。
宋朝為劉備「正名」,也正是印證了那句話「歷史是當代史」。當代人為了契合自身的利益與政治需要時,會通過「解讀」歷史,為自身的存在找到支撐點。歷史不僅是勝利者的遮羞布,也是小丑逗笑的鬼臉。


※李大釗:為何曾經被毛譯東視為「真正的老師」
※古人為何將宋朝視為統一王朝,而不是割據政權?
※宋朝沒有完成統一,為什麼還被視為大一統王朝?
※康熙對阿靈阿極盡寬容,為何雍正視為不共戴天之仇?
※陶谷沒了操守誣告他人 趙匡胤雖鄙視為何只能忍著
※為什麼柳湘蓮和賈寶玉被大人視為不肖子孫,只因承擔不了家族使命
※林彪為何與妻子張梅離婚?竟然將妻子視為花瓶和玩偶!
※王安石如何被民眾視為豬狗?
※宋仁宗為何被視為一代明君?只因做到了四個字
※曾被漢武帝視為霍去病第二的他,因何叛逃大漢?成了匈奴右校王
※菩提樹,為何被視為「聖樹」?
※杜甫是李白鐵杆粉絲,為何李白卻將杜甫視為屌絲男
※唐宋時期白蓮教為什麼被視為邪教,到了元朝時期卻得到認可
※鄭成功為何被日本人視為英雄
※被滿清視為不毛之地的寶島,就這樣被李鴻章送給了日本,實在可惜
※她嫁給了自己的叔叔,從未得到寵幸,為何康熙卻將她視為生母?
※曾被王菲視為偶像的搖滾男神竇唯宣布復出!為錢?為愛?為女兒?
※他受劉備賞識,諸葛亮視為軍事奇才,卻在亂戰中身亡
※同被視為成龍李連杰的接班人,吳京證明自己而他淪為小鮮肉的陪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