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環保端午及吃粽子注意營養搭配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

環保端午及吃粽子注意營養搭配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

環保端午及吃粽子注意營養搭配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



一說到端午,馬上聯想到粽子,粽子是端午節標誌性的食品,當我們享受著假期,品嘗著各色粽子時,想沒想到其中的環保理念。

環保端午及吃粽子注意營養搭配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



兩千年前的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載:「粽,蘆葉裹米也。」粽子是用蘆葦葉子,南方用竹葉等把米裹起來煮熟,粽子古時也叫角黍。這種做法吃法,環保之益可歸納為三條。

環保端午及吃粽子注意營養搭配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


一則葉子是包裝紙的作用,本來黏糊糊直接入口的東西變得很衛生很便於攜帶

環保端午及吃粽子注意營養搭配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



二則葉子的清香通過水煮沁在米中,不僅好吃還有清熱去暑和防腐作用;

環保端午及吃粽子注意營養搭配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



三則粽葉可以反覆使用,洗凈晾乾來年還可照用,即便扔掉也可降解成腐殖質肥料。在我們「禁塑令」喊得天響的今天,真要借鑒一下粽葉的環保理念,真正把環保的事做得使人方便,綠色無遺患。

環保端午及吃粽子注意營養搭配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


有個人人皆知的道理,凡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合理不等於合乎法律,但合理是說與某種理念、理趣、理由相合。譬如塑料袋,污染環境是後果,然而它的方便實用是前提。有了「好」的前提,一般人何計「壞」的後果。由此一來,粽子里的環保理念愈顯得彌足珍貴了。粽子流傳了兩千年之久,又附會上屈原這位忠臣兼詩人的人格力量,不僅讓粽子流傳不衰,並使端午這一日成為法定假日。這些還應該加上一條,那就是粽子的環保綠色健康的要素。在科技高速發達的今天,愈顯出古人睿智的輝芒,我們今人亟應借鑒之、光大之,乃至發展之。

環保端午及吃粽子注意營養搭配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



端午節有很多風俗,避惡驅邪和祛病健身是端午風俗的核心。

環保端午及吃粽子注意營養搭配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環保端午及吃粽子注意營養搭配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洒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洒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環保端午及吃粽子注意營養搭配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



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環保愛好者溫馨提醒:吃粽子注意營養搭配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


又到周末了,各位小夥伴們都少不了逛逛超市,買點吃的來「進補」自己的胃口,尤其現在臨近端午,商店裡各式各樣的粽子陸續上街,想必小夥伴們都忍不住想買上一些,給自己過一個美味的端午節吧?


其實,粽子是我們端午節傳統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它除了是食品更是一種文化。2012年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美食之一,讓人更是垂涎三尺。作為一種節日食品,粽子的種類繁多,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新派的有水果粽、果仁粽等等,味道多樣,適合每個人的不同口味,讓人慾罷不能。那麼,粽子應該怎麼吃才比較健康呢?


吃粽子記得注意營養搭配


注重高纖維:粽子使用的糯米黏性高不宜消化,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癥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含量,減少腸胃負擔,更有益於健康。


少油低熱量:肉粽早已成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飽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雞肉、海鮮或魚肉取代。鹹蛋黃也可以改為鵪鶉蛋,也是很好的選擇。


讀懂營養標籤:現在許多包裝粽已經開始標示營養成分了。營養成分的標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與鈉含量,但消費者常誤以為營養標示上的數據就是一個粽子提供的熱量與營養素,正確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與一個粽子的實際重量去換算。因此,養成閱讀營養標示的習慣,購買符合個人需求的粽子,才能讓這個端午節既美味又健康。


食物搭配:端午節前後可別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記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因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類食物中的主食、肉類與油脂。建議搭配時令蔬菜。再來一杯茶水也能很好地消食。


四大人群不適合吃粽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4種人是不適宜吃粽子的。


第一種: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較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者若進食過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第二種: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製成,粘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並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第三種:胃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溫滯氣,合植物纖維多且長,吃多了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患十二指潰瘍的病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


第四種: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如果不加節制,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祝各位朋友過一個健康快樂的端午節!


來源:根據新華能源綜合 、家庭醫生在線等內容整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保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有機食品更安全?更營養?更環保?
您可能感興趣

蝦怎麼吃好 營養搭配和適宜人群
端午節吃粽子,「營養」搭著吃
午餐吃不好老得快!營養專家推薦不同人群「午餐食譜」
都市女性 營養膳食搭配7大注意
蔬菜怎麼搭配吃才營養
吃千張好不好 適宜人群營養分析
吃鴿子肉好不好 營養以及注意事項
蔬菜生吃、熟吃好處那麼多 怎麼吃最營養
大豆營養瘦身餐不可丟
堅果營養豐富4類人群不宜多吃
九大食物搭配,這樣吃才最有營養哦
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
白米做粥很常吃 搭配吃才有營養
這三種早餐搭配讓孩子吃得更有營養!
吃飯要科學搭配才可以 這樣吃營養又均衡
五彩肉卷,葷素搭配,營養好均衡,大人小孩都愛吃
吃豬肉好不好 營養價值和人群
豬心燉什麼比較補 六種搭配營養又好吃
營養早餐吃什麼好?這樣搭配減肥瘦身還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