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納博科夫的蝴蝶

納博科夫的蝴蝶

納博科夫的蝴蝶



《人之鏈》

[愛爾蘭] 謝默斯·希尼


廣西人民出版社

納博科夫的蝴蝶


《人之鏈》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的最後一本詩集,出版於 2010 年,獲得 2011 年《波士頓環球報》年度最佳詩集(A Boston Globe Best Poetry Book of 2011)、格里芬詩歌獎(Winner of the 2011 Griffin Poetry Prize)和現代詩歌獎(Winner of the 2011 Poetry Now Award)。詩集立足於詩人晚年,深入過去找回經歷中的每一次啟示和證明。其核心是一個不斷擴展的形象: 人與人拉起手站在一起,逐漸連成一片,跨越時空蔓延而去。這 里有關於親情和友愛的倫理,有勞動者之間的互助協作,對轉世重生的冥想,有對家人亡魂的擁抱,有神秘之光幽微的閃爍,也有對新生兒好奇的凝視。這些形象以各種方式勾連、映射、互襯,在回憶之光中結合成為一個整體的象徵,代表一個完整而有機的世界。詩人這些晚年的作品,擁有一種平靜的光亮,就像夏天的夜晚沒有黑暗下去,而是變得越來越晴朗。


《別了,柏林》


[美]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納博科夫的蝴蝶


《別了,柏林》由《柏林日記》(1930 年秋)、《薩莉?鮑爾斯》、《呂根島上》(1931 年夏)、《諾瓦克一家》、《蘭道爾一家》、《柏林日記》(1932 年冬——1933 )等六篇小說組成。每篇小說各自獨立,但小說中的人物又會在別的篇章中出現,「我」則貫穿六篇小說的始終。用作家自己的話來說,他「是一部快門常開的相機」,隨時隨地會將所見所聞「拍攝」下來,因而獲得了大量第一手的素材,然後,他對這些素材像對電影膠捲一樣進行裁剪和剪接,最終便成了具有蒙太奇效應和戲劇性的六篇小說。它們沒有虛構、沒有渲染,客觀呈現 1930 至 1933 年柏林社會生活。不過,伊舍伍德勾勒的那個動蕩、衰敗、陰暗的柏林社會,有一個共同的時代背景,即希特勒納粹的興起及其反猶思潮。


《納博科夫的蝴蝶》


[美] 庫爾特·約翰遜 / [美] 史蒂夫·科茨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納博科夫的蝴蝶



《納博科夫的蝴蝶》為讀者展現了文學家納博科夫鮮為人知的側面——他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鱗翅目分類學家,一生投身於南美藍灰蝶研究。本書全景回顧了納博科夫所作的藍灰蝶分類學研究,並通過大量詳實的材料,以生動的筆法講述了納博科夫的「雙 L 人生」(一個 L 代表文學[Literature],另一個 L 代表鱗翅目昆蟲學[Lepidoptery])。


此外,為更加全面地展現納博科夫的研究成果及其在藍灰蝶分類學領域的深遠影響,本書作者還細述了許多支繼承納氏遺志的探險隊,他們為驗證、完善納博科夫的藍灰蝶研究,親身前往拉美人跡罕至的叢林與高山進行科學探索。得益於納博科夫以及後繼者們的努力,人類對於藍灰蝶的認識愈發清晰,藍灰蝶分類體系愈發成熟。

至今,納博科夫的博物學家的身份在國內很少被人提起,也鮮有人對此進行相關討論。通過此書,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科學與文化、科學與藝術之關係,品讀納博科夫激蕩不平凡的科學人生。


《一個人的文藝復興》


傅爾得


中國攝影出版社

納博科夫的蝴蝶



該書為知名青年撰稿人傅爾得近年關於影像文字的梳理。書稿包含多位海內外攝影師的介紹、評論、訪談等,還有作者遊走世界採訪攝影師、觀看視覺媒介等遭遇的故事和感想等,名為「一個人的文藝復興「,其實就是一個人成為自己的過程中,智識、精神、見解等各方面的養成過程。它比單談外界的影像,更具情感性和「另闢蹊徑」性。裡面有包含一些個人的體悟,當然,大多談影像為主。


《莫里康內: 50 年一瞬的魔幻時刻》


[意] 埃尼奧·莫里康內 (口述) / [意] 安東尼奧·蒙達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納博科夫的蝴蝶



本書記錄了 2009 年至 2010 年作者對莫里康內的十五次採訪,以家庭及成長曆程為起點,談及莫里康內從純音樂轉向電影配樂創作的過程,對其他音樂大師的評價,以及 2009 年在上海世博會上的演出經歷;細數與眾多電影大師的長期交往與合作,擔任戛納和威尼斯影展評委的感受;還聊到了音樂之外的足球與國際象棋、宗教與政治等。莫里康內毫不掩飾自己的好惡,更不避諱敏感話題,坦誠陳述很多不為外人道的珍貴回憶與電影界重要人物的逸聞趣事。此次簡體中文版特別附上最為詳盡的莫里康內電影配樂作品年表,及其在法國音樂電台的重要訪談,其中主要涉及與大導演萊昂內和托納托雷的合作細節。


《風下之鄉》


[美]艾格尼斯·凱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納博科夫的蝴蝶



風下之鄉(land below the wind)一直以來就是馬來西亞東部度假勝地沙巴的別稱。這個稱謂始自艾格尼斯·凱斯,也即她的自傳式隨筆《風下之鄉》。 在這本書中,艾格尼斯用生動的筆調描繪了 1930 年代的南洋生活和土著逸事。


上世紀 30 年代,美國作家艾格尼斯·凱斯隨夫遠行,來到婆羅洲首府山打根,開始為期5年的生活。艾格尼斯的丈夫哈里當時擔任大英帝國北婆羅洲林業長官。書中描述了他們在山打根的日常生活,以及跋涉叢林、在南洋諸島探險的故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單向街書店 的精彩文章:

運動中的錯覺 本周薦書
局外——侯瑩現代舞團環境演出&講座
我們見證了這個姑娘從食堂走向畫廊
您可能感興趣

捕捉一隻叫做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蝴蝶
納博科夫名言
劉華傑:納博科夫的雙L人生
極客納博科夫:寫小說的蝴蝶分類學家
豆瓣日記:納博科夫在鱗翅類昆蟲學的世界
文學課┃納博科夫:優秀讀者與優秀作家
納博科夫·你是天空一朵溫柔的雲
豆瓣日記: 葡萄園(原創小說,刪節版,刪節部分標出,無可奈何。致敬卡夫卡與納博科夫)
只有情書里,納博科夫才不那麼毒舌而多智趣
美女嘎納博眼球竟穿這樣的衣服
40年前的今天,寫50年情書,寫驚世駭俗洛麗塔的納博科夫病逝
加德納博物館入室搶劫事件
40年前的今天,給妻子寫了50年情書,寫出驚世駭俗《洛麗塔》的納博科夫病逝
班納博士或許並沒有死
三封納博科夫寫給妻子的信,這樣充滿柔情善意的信持續了 52 年
看點全在肩膀上 女星們靠這招戛納博版面
納博科夫:我只望她一眼,萬般柔情,便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