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兒童節聚焦兒童教育,儒家學者怎麼看?

兒童節聚焦兒童教育,儒家學者怎麼看?

兒童節聚焦兒童教育,儒家學者怎麼看?



弘道書院院長姚中秋教授曾於2014年9月23日接受搜狐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上行」活動專訪,從兒童教育的角度剖析了儒家傳統資源的重大意義,並說明如何將它更好地與現實的問題相結合等問題。

談到儒學的現實意義,姚中秋教授表示,孔子思想中有很多值得今天借鑒學習的地方,並認為「過去一百年,中國教育出現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拋棄了儒家的教育理念和形態。」


千百年來,《論語》一直被奉為儒家學說的經典代表作,而《論語》中記述最多的就是孔子對其弟子言傳身教的細節。基於自己多年來對儒學的研究,姚中秋教授認為,儒家對今日中國首要的價值恰恰在於它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形態。「儒學的理念從根本上來說強調所謂的『學』——也就是教育。它既表現為學術思想,也表現為教育思想。」他進一步解釋道,縱觀歷史,世界上大多數文明的主流教化體系都是宗教信仰,而孔子以及他以後的「先賢大儒」教化民眾卻是通過啟發教育,而不是盲目的崇拜神明。「我覺得這是中國文明最偉大的地方,」姚中秋教授說,「所以在此後的兩千多年中,中國社會能夠維持良好的秩序,儒家的教育理念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兒童節聚焦兒童教育,儒家學者怎麼看?


「過去一百年,中國教育出現的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拋棄了儒家的教育理念和形態,它造成了中國社會諸多嚴重問題的出現。」在姚中秋教授看來,我們今天所碰到的幾乎所有問題,不論是個體精神上的焦慮,還是市場秩序的不健全,甚至社會秩序的混亂,都源自於教育的欠缺。「當代人如此浮躁,就是因為我們已經『不明道』——不知道我們為何要來到這個世界,即使有些人知道活著的價值與目的,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實現這些價值目的。就好像每個中國人都知道應該孝順自己的父母,但是怎麼孝順?什麼才叫孝順?這些都是需要教化的,我們的教育里沒有這方面的內容,所以才需要從傳統文化中去獲取。」


今天的中國要復興優秀傳統文化、讓孔子思想和學說發揮出現實意義,首先就要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中引入儒家教育理念——「教育要以『人格養成』為根本目的,用孔子的話說就是『養成君子』。」


姚中秋教授認為要通過教育實現「人格養成」,一個重要的形態就是讓孩子有機會認真研讀中國經典,把中國的經典教育作為基礎性教育的一部分。「讓人比較欣慰的是,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其實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今年4月份通過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里提出了要在小學、中學、大學建立系統的傳統文化教育體系,我覺得這就是中國教育走上正軌的標誌。」


姚中秋教授特彆強調,要重建儒家教育體系一定要因時而異,不是全盤照搬古人的做法。「我只是希望用儒家的教育思想為我們現有的教育體系構築一個基礎,孩子有了這樣一套教育體系之後,就大體上可以養成比較健全的人格。這時候他再學其它的東西,會學得更快,尤其重要的是他知道學這些東西的目的是什麼。」

兒童節聚焦兒童教育,儒家學者怎麼看?


弘道書院副院長任鋒副教授在2016年5月8日應敬德書院之邀,在「儒家與中國文明復興」春季論壇上與海淀區中小學校長、教師分享了自己在兒童教育方面的心得。任鋒老師認為,儒者以學而名世,而學不僅求功利,也要明事理。為己為人之間,孔子主張的是「古之學者為己」。為己之學,就是實踐踐履之學,必須落實到人倫日用之間,而不能流於言語浮泛之末。儒學強調「家」的重要性。任鋒老師強調,個人生命體驗只有在成家之後,夫婦、長幼等家庭之道才真正從學問落實為生活,才能夠真正考慮不同的生活習慣、個性以及經歷背景如何能夠以一種本乎仁,合於禮的態度而和諧相處。而孩子的教育,更加值得深思。如《弟子規》,雖然有細節值得商榷,但卻能夠從童蒙就教導孩子有紀律意識、能夠尊重別人,在家中有大局觀、在外有公德意識。儒家的教以人倫義理,恐怕是最好的撫育子女之道。貧富貴賤,守時待命,則有不能強求處。任鋒老師由此引申,儒家的核心觀念就是成長,它是具有普遍意涵的價值系統,它彌散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才最終海納百川,薈萃輻射成為華夏文明的宏闊形態。任鋒老師推崇的是儒者恆常而弘通的心智與智慧,認為現代中國在向西方學習的同時,也需要回歸自身傳統,向古向西同時開放,才能天高海闊鳥飛魚躍。儒家思想在天人、政教、中國-天下體系等問題上也都有極為豐厚的義理資源與歷史經驗。在中國文化的約定、影響之下來實現當代中國的創新與改革,潤成、滋養成現代中國的文明體系,才有最為穩健而值得期許的未來。


童蒙幼學,教以成人;財富強力,系以禮樂;懷柔遠人,文明以成。在今天這樣一個繁穠而蠻荒的現代世界,須謹記二千年前夫子的教誨: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公眾號ID:hongdaozx


慎獨以誠,敬事而信,

重建中國式生活方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道書院 的精彩文章:

秋風:對盛洪新著《儒學的經濟學解釋》的評述
您可能感興趣

家長為什麼要學習兒童教育?
兒童教育,重在家庭
古代兒童怎麼過兒童節?
兒童節|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學書法?
兒童美術教育,家長應該注意什麼?
兒童癲癇,家長要重視 彭鑫博士中醫育兒課堂
作為家長,該如何教育兒童呢?
兒童樂園如何更親近家長和孩子?
沒有兒童的兒童節
兒童節廣告是做給兒童看的嗎?
春節回老家,留守兒童父母該怎麼和孩子相處?
育兒經:兒童攀比心理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腦癱兒童家庭康復訓練的原則
凱特王妃訪問兒童醫院 躬身接受兒童獻花
兒童節|學點中醫育兒養護知識
楊景芝:兒童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小畫家
媽媽帶兒子進女更衣室——兒童性別教育應從家長開始
兒童性教育:女兒喜歡撫摸私處 怎麼辦
幼兒教育:學齡前兒童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