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小人物勸阻,諸葛亮征伐南中推遲兩年,等這人死了才南征
還真不好找。這是不是諸葛亮的一個短板呢?
不過,除了馬謖,諸葛亮在征伐南中的問題上,還採納過另外一個人的意見,而且這人的意見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這人叫王連。
王連?這名字很多人都沒多少印象。
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期,王連算是小人物。他在蜀漢雖然管理鹽業,但是在政壇上並無多少表現,說起來也算不上要員。
王連是南陽郡人,為躲避戰亂而入蜀,被劉璋任命為梓潼令。
劉備進攻益州,進軍梓潼,王連緊閉城門,拒不投降。
史書上說劉備十分看重他,沒發動進攻,就繞開梓潼。但是估計真實情況是劉備不想在梓潼消耗兵力。
後來劉璋在成都投降劉備,王連也按照劉璋命令投降。
接下來,王連先後被任命為什邡令和廣都令。王連擔任縣令頗有功績。
後來,王連被任命為司鹽校尉,負責蜀漢的鹽鐵生產經營和稅收。王連經營有方,鹽鐵行業收入甚多,成為僅次於蜀錦業的財政收入來源。
>
因為治鹽有功,王連被升遷為蜀郡太守,興業將軍,兼管鹽府。
劉備死後,諸葛亮輔政,任命王連為丞相長史,加封平陽亭侯。
劉備駕崩,南中蠻夷以為有機可趁,就紛紛起兵造反。諸葛亮打算親自帶兵征討。
王連極力勸阻說:「南中自古就是不毛之地,瘟疫盛行的地方,不適合舉一國之力,冒險征服。」
後來,有人提議讓其他人南征,可是諸葛亮考慮蜀漢沒有人能比上自己,就下定決心親征。
王連再三阻攔,多次勸諫,最終征伐南中一事,諸葛亮不能付諸行動。
直到兩年後,王連死了,諸葛亮才親征南中,
在王連勸阻的這兩年,剛剛經歷夷陵慘敗的蜀漢養精蓄銳息,恢復國力,壯大了力量,才有了後來南征的勝利。




※三國智者諸葛亮征伐南中接連受阻,全因這個人
※原來是因為他的去世,蒙古大軍才停止了征伐世界的步伐
※他弒君篡位,四處征伐,民不聊生,死到臨頭還有美女享受!
※梁山好漢打了很多仗都沒死一人 為何征伐方臘時損失慘重?
※隋朝四大征伐猛將:三位戰死,一位死後奉為神,一位楊廣買屍厚葬
※朱元璋欽定15個不征之國,永不征伐,今人最多知道四個
※封神三十六路征伐哪一路最弱?仙人面前,武藝再高也是渣!
※清朝入關後為何沒有征伐日本?
※征伐?殺戮?它為何能掀起中國戰場千年腥風血雨
※元朝鐵騎橫掃歐亞,為什麼征伐日本失敗了?
※忽必烈為何兩次征伐日本都以失敗告終?
※諸葛亮一生征伐損陽壽,饅頭為首息鬼怒
※超級大國兩任元首征伐朝鮮半島,結果都是失敗
※隋唐兩朝接連瘋狂征伐高句麗之謎:高句麗為何如此遭恨?
※封神商朝三十六路征伐皆敗北,大周興起在即,周武王為何不高興?
※成吉思汗一生中讓人難以置信的征伐與屠殺
※唐朝十大征伐戰神:郭子儀第五薛仁貴第三,第一最著名李世民國葬
※為何隋煬帝不惜亡國,都要征伐高句麗?他自己給出5個字的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高麗 兵力有餘為何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