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大醫生-孫宇:用研究說話,敢於挑戰WHO診斷標準

大醫生-孫宇:用研究說話,敢於挑戰WHO診斷標準

【打造首個醫療原創新媒體,報道中國最頂尖醫療團隊,提供服務性最強就醫指南】


尋訪中國頂尖醫療團隊 ——


本期人物: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神經內分泌腫瘤多學科協作組 ——孫 宇

大醫生兵器譜主筆 | 荊冰

大醫生-孫宇:用研究說話,敢於挑戰WHO診斷標準



2016年3月,全球病理學界的盛會 —— 美國&加拿大病理學會年會(USCAP)在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會議中心舉行。在口頭髮言的環節中,一位中國女醫生的發言引起了同行關註:她以隨訪15年中100多例發生於小腸的病例數據,對WHO(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病理分期臨界值發起了挑戰!她,便是北大腫瘤醫院病理科副主任醫師孫宇

雖然目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病理分期標準都遵循WHO所制定的,但於孫宇看來,「並不一定適用,還需要更多循證醫學證據來證明」。


20年前,當她從哈爾濱醫科大學臨床系畢業時,病理學只是她為了逃脫上夜班的無奈之選;2000年,她來到北醫,師從病理學教授李吉友時,病理學也僅僅是她的一個謀生手段。而現在,她說,我要把病理工作當作自己的終身事業,這份工作,我越做越熱愛。


進修梅奧,挑戰權威

大醫生-孫宇:用研究說話,敢於挑戰WHO診斷標準


2014年初秋,孫宇飛赴美國著名的梅奧診所。在那裡,她作為病理診斷醫生進修了13個月,主修消化系統腫瘤病理診斷,而她對其中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斷尤其感興趣。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個「難得一見的腫瘤家族的偏門親屬」,它逐漸被世人關注的程度與「蘋果教父」喬布斯密切相關。2011年,不少國內媒體報道說喬布斯是因為罹患胰腺癌去世。事實上,從美國媒體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喬布斯所患的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只是恰好腫瘤位於胰腺的胰島細胞上,並非通常所謂的胰腺癌。


雖然最終喬幫主的病因得到了澄清,但從中可以看出國內媒體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誤區。由於發病率低,30年來,國內外對於神經內分泌瘤的診斷和治療水平依然在摸索階段。2010年, WHO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名稱做了重新定義,對於腫瘤病理分期,則按腫瘤的增殖活性,按惡性程度從低到高的順序,分為G1、G2、G3。我國的病理學界與國際同步,於2011年4月公布了「中國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病理學診斷共識」。


但孫宇在梅奧診所進修時發現,在G1和G2的分界值規定中,原有Ki-67增值指數≤2%即可定為G1的規定,並不適用於所有部位發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判定。而不同的分期,代表了對患者可能採取不同的治療手段,也可能面臨著不同的預後。


無獨有偶, 有關報告也證實,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 和歐洲神經內分泌腫瘤協會(ENETS)所提出的TNM分期「區分早期腫瘤患者的生存結果沒有達到最佳」。 這是因為 I期和 II期似乎並沒有代表不同的預後分類,研究人員注意到兩組(I期和 II期)根治性切除術後的五年生存率是一樣的(100%)。

孫宇不但用循證醫學方法證實了這個論斷,更是給出了具體的分界值,所以在今年的全球病理學盛會上,她受邀做了口頭髮言。受此激勵,回國後她就開始著手建立完善的神經內分泌瘤病理庫工作,便於患者隨訪,並為下一步的科研奠定基礎。


層層剝繭,找到「真兇

大醫生-孫宇:用研究說話,敢於挑戰WHO診斷標準


病理診斷工作有時就像偵探破案,先不斷提出自己的質疑,再一步步用相應的技術手段逐一排除。當最後一刻 —— 結果驗證了你的推測是正確的時候,那是一種別人很難理解的、孫宇稱之為「病理人的幸福」。


生活中的孫宇對見過一面的人可能轉眼就忘了人家長什麼樣,但她卻對切片下不同細胞組織呈現的萬千變化分外敏銳。她說:「我們看細胞,就像看人,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不同的樣子。」


但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規範的、典型的細胞形態分布永遠只存在於教科書上。「見過我素顏的樣子,如果我濃妝艷抹打扮一番,大概只有熟悉我的人才能認出來了。」 她笑著打比方。


記者詢問神經內分泌腫瘤病理診斷是否更難,哈爾濱姑娘的實在勁兒一下顯露無疑:「不難啊,比軟組織肉瘤的病理診斷要簡單多了!」


看片子「不難」,做免疫組化也「不難」,難就難在如何從「喬裝改扮」的細胞中看出其本質,難在是否時時心裡能綳著這根「弦」想到要建議患者去做「神經內分泌腫瘤」免疫組化檢查!


在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病理診斷上,最容易和它從形態上混淆的是腺癌,尤其是在它惡性程度比較低的時候。越熟悉,越警惕,檢出率就越高。這時候就需要抽絲剝繭,通過分析一步步排除疑點,最終找到腫瘤「真兇」。


痛並快樂著,磨礪後便是成長

大醫生-孫宇:用研究說話,敢於挑戰WHO診斷標準



孫宇對病理工作的興趣是一條標準的螺旋上升曲線。


最開始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畢業到在其病理系任教,孫宇對這個學科並不很了解。之後在腫瘤醫院病理科工作,由於人手少,她做取材做了七八年。「那時候條件遠不如現在,排風設施不好,一走進取材室,眼睛就被各種化學氣體熏得嘩嘩流淚。」 甚至因為看多了手術標本,有一段時間她去食堂從來不打肉菜。


醫生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作為「醫生的醫生」,病理醫生尤甚。每次參加會議,尤其是國際高端病理學會議,會議結束後,每每讓她「愛恨交加」的就是重達幾十公斤的各種病理學科最新資料。


但隨著知識和經驗的不斷積累,她對於自己的診斷工作越來越自信。尤其是在梅奧診所的進修學習,讓她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英文能力,提升了病理診斷的水平,也讓她越來越享受工作的樂趣和美妙。


「病理人,每解決一個問題,就對這個疾病多認識了一分。」 每當她做出一個正確診斷,糾正了一個被誤診的病例;或是發表了一篇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論文,引起業內同行的關注和認可,一種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會讓她忘掉一切糾結和「折磨」。


她說,我要把病理當作終身事業來做。


孫宇作為完完全全在北大腫瘤醫院成長起來的一代年輕醫生,是博士導師李吉友教授及現任院領導「拖著拽著」引領她不斷進步的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她走了一個螺旋式上升的軌跡。遇到困難,解決困難,通過進修提升自己的能力,她已經被磨礪得越來越強大。


攝影 | 曉藝


新媒體編輯 | 雪醬


(本文來源於大醫生兵器譜官方網站:www.bingqipu.com。想第一時間了解大醫生兵器譜相關專家和科普信息及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關注大醫生兵器譜官方微信公眾號:yilinbingqipu,眾多超實力專家齊聚在這裡。)

您可能感興趣

人工智慧:拍張CT就能預測壽命,堪比醫生診斷
NHS:人工智慧將使醫生從診斷中解放
Rady基因組醫學研究所和Edico合作在26小時內應用WGS診斷重症新生兒
扎心了!AI醫生診斷準確率高於教授
CRISPR 最新應用:簡單、便宜又快速的醫療診斷系統
IBM沃森:如何引領醫學診斷變革?
CRISPR專利爭奪者再放大招!Nature、Cell兩篇文章發現10種用於疾病診斷的CRISPR酶
TOP:醫生稱無法對TOP正常診斷 沒檢測出其他藥物
犀說IPO之江生物:分子診斷龍頭跑步趕考IPO
診斷癌症,做昂貴的PET-CT真的有必要嗎?
EBUS-GS-TBLB,診斷肺外周病變的利器
Nature:RNA-seq疾病診斷潛力不容忽視
JVM 診斷調優 CheatSheet
強強聯手,晶能生物率先成為羅氏診斷NimbleGen液相捕獲產品認證服務商
【設計博聞】簡單實用的醫療診斷設備cord
谷歌DeepMind將用於眼科疾病診斷
Science子刊:華人學者帶來阿茲海默病創新診斷工具
WHO新指南要求診斷後7天內開始HIV治療,但真的準備好了嗎?
堪稱「體內CPU」的微型醫療設備,可以讓醫生自定義診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