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溪:家鄉沒有了,還會有鄉愁嗎?
家鄉沒有了,還會有鄉愁嗎?
「城鎮化與文化」安仁論壇演講摘錄
劉夢溪
我認為需要檢討一下我們的思路。李永萍(台灣作家、曾任台北市文化局長)講的台灣的情況,給我們帶來了有益的啟示。她講的那些被人們素所忽略的住在半山坡上的居民,不是讓他們搬離遷移,而是從當地的居住情況和文化特點出發,知識人、文化人一起參與,原地進行改造,並發展出創意產業。不是把原來的住戶一律遷走,而是就地消化,就地改造,綜合創新。一句話,是從下面做起。今天會場上,不斷聽到「新型城鎮化」的「頂層設計」這些概念的反覆闡述。我得到的印象,我們的城鎮化是「自上而下」的城鎮化,是預先「設計」出來的城鎮化。我覺得其中的義涵,包括行進的路徑,應有較大的討論空間。中國這麼大,七八億農民,全部納入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效果如何?是否真的可行?我心存疑慮。
我的本業,研究範圍,主要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史、學術史和文化史,以文本典籍為主。也研究近代,但不出民國前後的時間段。20多年前,一次文化人的筆會,于光遠夫婦,漫畫家丁聰和他的夫人沈竣,還有詩人邵燕祥等。飯桌上大家講了很多時事故事。我的座位緊挨邵燕祥,他是我多年的好友,但在北京,見面機會反而不多。我悄悄與他舉杯低語,我說:「友誼依舊,幽默依舊。」他回了一句:「濤聲依舊。」我茫無所知,不知詩人在說什麼。我內人陳祖芬聽到了,說那是有名的流行歌曲的名字。並說我只念古書,民國前的事情比較熟悉,當今演藝圈的事一無所知。果然當話題轉到歷史和往事,我也能插上幾句了。從此丁聰太太沈竣,電話或者寫信,都稱我為「民國前」。
但今天聽了李永萍的發言,我心有所感,無法不作一次歷史穿越,從「民國前」回到今天的世界。我們可否組一個團,讓李永萍帶我們到那些半坡區,到那些創意基地,到那些製作小東西的地方叫大家看看。大陸的民間創意,特別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大塊,範圍更廣,很多都堪稱美不勝收。但一點一滴地做大,成為世界性的文化產業,像李永萍講的僅桐樹花一項,就做到全台島、全世界上去,大陸還比較少見。可是論資源,中國大陸實在太多了。城鎮化如果是可行的,也不是單純的「頂層設計」的結果,而應該從基層開始,從下面具體個案開始。至少應該上下結合,充分發揮上下兩個積極性。大思路,上面自然可以有構想,具體的城鎮如何「化」,那是下面的居民、百姓,考慮歷史變遷的過程,結合專家的意見,大家一起商量著辦的事情。
現在的一些市、縣,一些鎮,很多都是後來建起來的假古董。或者建一個大樓,把真古董都一股腦搬進大樓里。把原住在地的農民都讓他們搬出自己的房宅地,然後集中到在另外的地方新建的一排一排、一棟一棟的樓房裡,讓他們過上「城鎮的生活」,難道這就是「城鎮化」理想去處嗎?讓億萬住民大搬遷,使農民失去自己原來的房屋和土地,實際上是失去家園。這樣的結果,等到十年、二十年「化」完了,倒是可以與台灣的名作家,寫《鄉愁》的詩人余光中先生論理,說你老先生過慮了,因為我們沒有家鄉,因此也就沒有鄉愁。讓農民失去故鄉,同時也就是讓所有跟鄉村有聯繫的人失去故鄉,這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王立平先生的想法與我有相合之處,我們都認為,如果不處理好廣大的鄉村問題,對中國將是一個災難。
現代化有一些必不可少的指標,其中包括城市化的程度。城市是社會發展的火車頭,就走向現代而言,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從全世界的發展情況來看,城市居住人口增加並不是壞事。但是中國的城市化,在許多方面有值得檢討之處。主要是千城一面,千篇一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儘是水泥森林,看不出不同城市的特色。也許是有關方面意識到,單是城市化還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所以提出了城鎮化。這不是沒有一定道理。問題在於,是發展什麼樣的城鎮化,用什麼途徑來實現城鎮化。今天聽到的大部分的內容,都是關於頂層設計的方案,如何與原住在地的居民,和各方專家的意見結合起來,如何與具體的生態環境結合起來,顯然缺少深度探討。
中國這麼大,將近8億農村人口,把他們一下子從原來的鄉村搬出來,統統搬到新建的集中居住的樓房裡面,就是實現了「城鎮化」嗎?能很快解決他們的供水供電問題嗎?能很快建成配套的商業、醫療設施嗎?能解決兒童上學的教育問題嗎?各種各樣的離開鄉村之後的成堆的問題,不用說解決得不好,就是解決得不及時,也會成為災難。剛才傳媒大學的范周教授講,百分之多少的城市缺水,有的城市的水只夠用多少天。但范先生只講了缺水,還沒有涉及水的質量是否達標的問題。水的污染和環境土壤的污染到底到了什麼程度,恐怕是城市化和城鎮化無法繞開的問題。何況,得用多大規模的資金來建那些千千萬萬的集中居住的所謂「城鎮」呵!這一過程,又不知有多少利益攫取者插手其間?城市的房地產熱還沒有消歇,城鎮化的再一輪的房地產熱又起來了,能不讓人感到憂慮嗎。
事關幾億人的生計和生活方式,光是研究思考還不夠,實際上還需要試點,多聽各種不同的聲音,而不是一下子全面推開。1958年的以「大躍進」的速度一下子全面「公社化」舊夢,本人至今還記憶猶新呢。哎!茲事體大,可是要三複其義、慎之又慎呵!
以「城鎮化與文化」為主題的安仁論壇,2016年5月27、28日在四川大邑安仁鎮舉行,這是作者演講部分內容的摘錄,不妥之處,敬請關注此一議題的朋友多多是正。






※蔣勛:沒有鄉愁的回憶
※只有錢,沒有愛,你會離婚嗎?
※為什麼大家都有女朋友,而你卻沒有?
※我的家裡啥都沒有!
※如果家貓沒有了家,它會經歷什麼?
※中國最窮的五個省,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看了這些朝鮮的姑娘們,你還會覺得朝鮮沒有美女嗎?
※為什麼很多女孩成家了,卻沒有家的感覺?
※你有沒有好奇過,鄰居的家裡都有什麼秘密?
※關曉彤也沒她會穿!這樣的張雪迎,有沒有撩到你?
※為什麼你煮的玉米沒有人家的香甜?
※親愛的小孩,你有沒有哭?
※沒有秘密的姑娘,這些美女們都幹了什麼?
※中國最貧窮的五個省會城市 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二戰中,那些沒有參戰的國家都有誰?都幹嘛去了?
※諸葛亮和曾國藩,他們為什麼沒有稱帝呢?
※扒一扒那些古詩中的城市,看看有沒有你家鄉
※你的家鄉很美好,只是沒有承載你的理想
※如果沒有慈禧,清朝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