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體制:天國王爺貪如狼、多如狗
浙江金華的侍王(李世賢)府。王府由宮殿、住宅、園林和練兵場等組成,現存建築面積3000餘平方米
天國百姓必須「人無私財」,諸王居所猶如「神仙洞窟」
洪秀全起事後,曾宣稱,「天父上帝人人共」「普天之下皆兄弟」。范文瀾等人據此判斷,認為太平天國在體制上實現了「政治平等」。而事實上,天國之等級森嚴,較之清廷,猶有過之。
天國定都南京後,從天王到兩司馬(領兵25人的小頭目),劃為16級,對袍服靴帽的材料、顏色,乃至頭巾的尺寸,都做了嚴格規定。士兵和百姓不僅只能穿短衣衫,且要「女子去裙男去帽」。
與政治地位不平等相匹配的,是經濟待遇上的天差地別。天國起事之初,蕭朝貴就借「天兄下凡」說:「有銀錢須要看得破, 不可分爾我。」隨即規定禁止私藏金銀,違者斬首。然而「人無私財」的「平等」僅限於士兵、百姓。
天國諸王一面收繳百姓家中金銀,一面用來大建府邸。天王府在原兩江總督府的基礎上擴建,「周圍十餘里,牆高數丈」;東王府「窮極工巧,以耀同儔」;李鴻章曾驚嘆忠王府「真如神仙洞窟」。王府中「碗筷皆以金,筷長近尺,沐盆亦以金」、「凈桶夜壺具以金造」,聖庫成為諸王的「小金庫」。
諸王錦衣玉食尚不滿足,還不遺餘力聚斂財富。太平軍領袖受賄對受賄習以為常,「偽王、偽尊官有喜慶事, 群下醵金爭獻禮物。」李秀成佔領蘇州後,「將現款一百五十萬元及無量數之寶物盡入私囊」。
復原的天王府大殿。
人人想要特權,洪秀全大封2700多個「王」
封王既能獲得如此多的利益,當然人人都想過一回「王爺癮」。天京事變後,洪秀全一度宣稱「永不封王」。但在將族弟洪仁玕封為「干王」後,洪秀全也只好將陳玉成等有功大將一一封王。為了平衡內外權力,洪秀全又陸續加封了一批兄弟、子侄、女婿為王。依規定,凡授王者,「無不建府,皆並數家大宅而營造之」,遂使天京王府鱗次櫛比,泛濫成災。
雖然大家都是「王」,但彼此間也不「平等」。昭王黃文英被俘後供稱,「王有五等。若從前的東西南北四王、翼王,現在的干王執掌朝綱,是一等王;若英王、忠王、侍王執掌兵權,是二等王;若康王、堵王、聽王會打仗的,是三等王;若我與恤王,是四等王。那五等王一概都叫列王。」對於封王的要求,他說,「起初是有大功的才封王,到後來就亂了,由廣西跟出來的都封王,本家親戚也都封王,捐錢糧的也都封王」,其實只要賄賂洪秀全左右親信,人人都能獲得王位,所以四五年間封了「二千七百多王」。
王以下的義、安、福等六級爵位,及丞相等高級官員更是數不勝數。為了區分,只能給他們編號,已知的有「一千四百六十七天福」、「一千四百六十九天豫」等。
可笑的是,天國中有幾千個王爺,但沒有一個姓王的百姓。原來《欽定避諱字樣》規定,「不得單稱王姓」,於是姓王的人只好改姓汪或黃。即使是古人也不能倖免,在太平天國出版的《孟子》中,周文王成了「周文狂」。
注釋
李文海:《太平天國統治區社會風習素描》,載《太平天國學刊》(第三輯),中華書局1987年,第16、20頁;《天兄聖旨》,載《近代史資料(總90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第79頁; 張汝難:《金陵省難紀略》、滌浮道人:《金陵雜記》,轉引自盛巽昌《太平天國文化大觀》,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49頁;張德堅:《賊情彙纂》,轉引自 《羅爾綱全集(第9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534頁;《北華捷報》1861年5月10日;杜文瀾:《平定粵寇紀略附記》,載《太平天國資料彙編(第一冊)》,中華書局1980年,第32頁;《黃文英自述》,載《近代史資料(總92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第112頁;羅爾綱:《太平天國史》,中華書局2009年,第979頁;盛巽昌:《太平天國文化大觀》,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71頁。





※她招黑的體制跟林心如有一拼,多年後依然翻不了身
※漢武帝是如何消滅「體制外知識分子」的?
※閱兵體制不知現在才有,我國五千年悠久歷史。你知道古代的閱兵方法嗎?
※二戰後,韓國因不滿歷史上的冊封體制,廢止漢字,現在韓國古籍成天書,看不懂與漢字有關的名勝古迹
※從漢武帝的第四張面孔看西漢衰落的必然和帝國體制的死亡基因
※工作在體制是天堂,還是墳墓?
※法國選前最後一辯:「你是體制的寵兒!」「你是騙子!」
※全民皆兵的虎狼:漫談大秦帝國軍事體制
※中國相撲史上最牛選手,放棄體制赴日苦練13載,如今沒錢娶媳婦
※明朝的體制之禍:朱元璋為國家選了錯誤的道路
※被體制毀掉的「中國艾弗森」,百年一遇的籃球天才,宣布退役!
※文在寅逃過一死?韓國體制大錯特錯,效仿此國三韓之地可見福音
※突破「帝國體制」論,還原中國歷史中的治理真相
※劉蘇里:極權體制之惡,每一個參與者難逃其咎
※有「蘇聯航天奶牛」之稱,冷戰之後它一直堅守蘇聯體制,身份尷尬
※黑子:被體制認可,就是好的藝術嗎?
※古代完善的中央官僚體制是如何組成的?
※美國大學助教都玩綁架殺人,這不是體制問題又是什麼?
※體制問題:日本的太上皇為什麼要比中國的太上皇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