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作家止庵綠城暢談閱讀

作家止庵綠城暢談閱讀

本報記者左麗慧


身處互聯網時代,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狀態讓人們很難靜下心來去慢條斯理地做一件事,比如聽戲、閱讀。作家止庵卻一直堅持向讀者傳遞「互聯網時代一定要讀書」的理念。昨晚,「松社我來講」活動中,止庵主講「互聯網時代為什麼要讀書」,他通過分享自身經歷和體會,給讀者「閱讀」的信心。


「那時電視還沒有普及,獲取知識的渠道只有圖書。」止庵回憶自己當年讀過的書,有《簡愛》《苔絲》《呼嘯山莊》《巨人傳》等,「讀書對我最大的益處就是使得我不是『我們』,我是我。」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讀書要解決一個根本問題,就是我們讀完書之後到底是想變得和別人一樣,還是想變得和別人不一樣?而這個事情是分成兩步走的,第一步,你必須先得變得跟別人一樣,然後,你才能變得跟別人不一樣。」

止庵通過自己的閱讀經歷,告訴讀者們「為什麼要讀書」:「我們得到或者獲取的東西實際上包括兩種,一種是實時變化的,一種是恆定不變的。有些僅僅是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事,有些比告訴我們發生什麼事還要深,那是互聯網不能給我們的。凡帶有個人感悟、個人情緒、個人發現的東西,都不是互聯網能提供的。一個人對世界的發現是沒法通過互聯網得到的。」止庵認為,讀書的意義就在於和一個作者交流,因為書裡面裝著一個作者的靈魂,「作者辛辛苦苦寫書,實際上是在把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搬出來。我覺得讀書其實是成就自我的一種最好方式。假如當初我不讀這些書,也許會成為另外一個人;正因為讀了這些書,我才是現在這樣的人。」


止庵曾說自己「我這個人活到現在,差不多隻做過讀書這一件事」,他的作品《插花地冊子》為「往事文叢」之一,書中描寫的正是他數十年讀書的經歷和過程。有評論認為止庵的《插花地冊子》是一部「關於書的《隨園食單》」,「想掀翻人們已碼放整齊的書櫃,讓那些已戴好冠冕的人和作品露出破綻,同時一些被掩去的作者與書要站到前排。」


儂好上海由新民網出品


吃喝玩樂、上海故事、同城活動

每天熱愛上海多一點,


加入小儂家族就對啦!


新民晚報官方微信


有用、有益、有趣


街談巷議微信

街頭訪談,麻辣點評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剛把世界最大間諜衛星送上天,中國第23顆北斗也同天升空
《築夢路上》 第二集 存亡之秋
小吳讀史:《史記》之《十二本紀·高祖本紀⑥》
海派杖頭木偶戲《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武漢上演獲好評
您可能感興趣

七彩閱讀 幸福成長——道外區七彩閱讀協作體工作回顧
閱讀悅讀 散文
《被詛咒的孩子》導演+劇作家本人親談他倆閱讀和創作之心路歷程
編程書籍閱讀隨談
河北香河:農家書屋「小管家」助力全民閱讀
教您如何閱讀家譜
閱讀科幻作品時我在聽什麼
淺談詞的閱讀與創作(二)
閱讀推廣人講述先秦經典著作《莊子》
「神閱讀」引發熱議 閱讀興趣班漸成家長「新寵
《閱讀整理學》什麼樣的閱讀才能幫你擴張世界
重慶舉辦社區「全民閱讀」朗讀活動
「享閱讀之樂 建書香之城」首屆閱讀節文藝晚會
道真:舊城鎮「晨讀國學經典」活動倡導全民閱讀
阿聯酋發布國家閱讀政策
一起來閱讀吧,書蟲們!24家閱讀組織入選廣州閱讀聯盟
「交換圖書館」落戶南京倡導全民閱讀
讓孩子喜歡上閱讀有什麼方法?談談認字之道
名家談閱讀:「讀什麼」比「讀不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