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帝退位詔書

清帝退位詔書

《清帝遜位詔書》是由大清帝國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於1912年2月12日(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所頒布的退位詔書,作大清統治中國之最後結束。由於溥儀當時年僅六歲,無行為能力,因此由隆裕皇太后臨朝稱制。

清帝退位詔書


……奉旨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相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各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歸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閑,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這份詔書如果更加白話一點解釋的話,大概的意思就是說,這個國家現在混亂不堪,且人民願意成立共和國體,那麼我身為皇帝,我實在是不忍心看到這樣下去,所以我退位,我不幹了,以後國家變成共和國立憲國體,然後我指定袁世凱是新一代的國家統領。


遜位詔書確立了中華民國的兩個主題,一個是建立共和政體,一個是人民制憲,實現「五族共和」。當時南北方有可能再起戰爭,通過各方周旋,清廷最終選擇了和平的方式,自我終結了延續了那麼久的帝制,轉成共和制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頂尖悅讀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宣統帝退位詔書
晚清駐美大使 促成庚子退款建設清華 上書勸清帝退位
紫禁城的退位詔書宣告大清滅亡
越南末代「皇帝」的退位詔書,和溥儀的退位詔書截然不同!
武昌起義之後與清帝退位
清朝皇帝真精,退位還不忘撈金
拒絕在清帝退位詔書上簽字---末代肅親王善耆
清帝退位的場景:太凄涼了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下退位詔書的皇帝
末代皇帝三次登基,六份即位退位詔書都寫的啥?
袁世凱退位前,效仿清帝提了六點要求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如果你是皇帝願意退位么?
退位皇帝宮內生活
帝制的終結——清帝退位影響始末
清朝最後一位疆臣:溥儀退位後誓死保皇,還找日本人幫忙復辟清朝
從清帝退位到洪憲帝制——許寶蘅日記中的袁世凱
319字清帝退位詔書,中間藏著的奧妙你知道嗎?
清愍帝溥儀的三次退位詔 中國末代皇帝的命運如何?
溥儀頒布退位的詔書是因為袁世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