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美援朝的這位烈士卻不能歸國安葬,主席親筆同意

抗美援朝的這位烈士卻不能歸國安葬,主席親筆同意

抗美援朝的這位烈士卻不能歸國安葬,主席親筆同意



毛岸英

1950年10月毛岸英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隨後入朝,到志願軍司令部任翻譯兼秘書。1950年11月25日在美軍的一次空襲中犧牲。


因此,志願軍總部就如何安葬毛岸英烈士一事給中央軍委發來了一份請示,軍委總幹部起草了複電,要求志願軍總部將毛岸英的屍骨運回北京安葬。按道理來說,在國內安葬毛岸英並無不妥,很多抗美援朝的戰鬥英雄,以及在朝鮮犧牲的團以上幹部遺體,都已運回國內安葬在安東、瀋陽等地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所以這樣做並無特殊之意。


而彭德懷是一個原則性很強和光明磊落的人。他得知電報後,覺得把毛岸英的屍骨運回國內安葬的做法不太穩妥,但又覺得這事關乎國家主席,自己也不好獨自決定。於是,他準備給周恩來寫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態度。晚飯過後,他又坐回辦公桌前,嚴肅得如同一尊神像。隨後,他點上一支煙,繚繞的煙霧漫過了他的髮際,使他的心緒難以平靜……

抗美援朝的這位烈士卻不能歸國安葬,主席親筆同意


一場曠日持久的抗美援朝戰爭,犧牲了多少中華兒女啊!他們都安葬在朝鮮的國土上,毛岸英也不應該例外。毛主席不是親口說過岸英是志願軍中的一位普通戰士嘛!再說作為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友誼的象徵,作為毛主席本人和中國國際主義精神的體現,毛岸英也應該埋在朝鮮。這是一座友誼的橋樑,架設在鴨綠江之上;這是一座感情的豐碑,豎立在中朝人民心中!


毛岸英安葬在他光榮犧牲的地方,既有利於教育中國人民,又有利於中朝友誼。想到這裡,主張「中國生、朝鮮死、朝鮮埋」的彭德懷掐滅煙頭,戴上花鏡,提筆寫信給周恩來。


周恩來看完彭德懷寫來的信,沉思良久,認為老將軍說得有道理,毛岸英的屍骨不宜運回國內安葬,更不宜在北京安葬,應該和犧牲了的所有志願軍烈士埋在一起,這也是主席的意思,這樣做政治意義更大。於是,他將彭德懷的信批轉給毛澤東閱示。

抗美援朝的這位烈士卻不能歸國安葬,主席親筆同意


毛澤東看完信後……「老彭說得對,哪個戰士的血肉之軀不是人生父母養的,不能因為我是黨和國家的主席,就給兒子搞特殊啊!」毛澤東從筆筒里抽出一支鉛筆,在文件上慨然批示:「同意德懷同志的意見,把岸英的遺骨和成千上萬的志願軍烈士一樣,掩埋在朝鮮的土地上,也不要為他舉行特殊的葬禮。」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知識的小男孩 的精彩文章:

相比中國古代殘忍刑法,西班牙古刑法真是夠變態的!
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張靜江,「革命聖人」
您可能感興趣

志願軍歸國戰俘的辛酸經歷,誰為他們埋單?
姬昌歸國為何不報殺子之仇,反倒尊奉商朝,謹守臣節?
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愛國詩人許穆夫人母國受侵毅然歸國幫收復失地
生活在中國的蒙古國女人,這裡生活富足,不願歸國
和毛主席朱德齊名之人,元帥資質卻屢次叛黨,申請歸國被這樣回應
中國尖端武器爆發與歸國人才有關?美為何留不住他們
此王朝簽訂的一部條約,使一部族流落國外兩百年,飽受摧殘卻仍不忘歸國
毛主席訪蘇歸國逢站必下,到了此地卻勃然大怒,身邊的人說了啥?
戰爭頻繁的年代,有些士兵被埋他國,這五位水兵今終歸國土!
生活在中國的蒙古國女人,這裡生活太富足不願歸國
生活在中國的蒙古國女人,這裡生活富足不願歸國
生活在中國的蒙古女人,這裡生活富足不願歸國
這位大科學家曾經想移民,歸國後美國多次邀請為何再也不去
對於無主文物的處理,歸國有與歸發現者那種規定更好?
同樣是海歸國腳,一個選擇晚報道,但另一個的選擇卻讓前者汗顏
歷史上的清王朝是怎樣對待歸國華僑的,讓人心寒!
伊爾馬茲回歸國安怎麼踢?4連勝也要有憂患意識
民族崛起的里程碑,在中國最需要時歸國的六大英雄,他們是國人的驕傲!
大國巨艦曾經險遭滅頂之災,歸國之前各種搗毀幸好核心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