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曹操也曾三顧茅廬!

揭秘:曹操也曾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典故說的是劉備三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爭奪天下的故事,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然而,最近翻閱一些資料,卻意外的發現,「三顧茅廬」並非是劉備的專利,而一代梟雄曹操也曾「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出山。那麼,曹操是如何「三顧茅廬」的呢?而諸葛亮又為什麼不出山輔佐曹操的呢?這還要從諸葛亮一個名叫諸葛誕叔伯兄弟說起。


原來,諸葛亮有個叔伯兄弟叫諸葛誕,見曹操十分求賢若渴,便也去投靠。曹操和他交談後認為他才華出眾,十分高興,便把他留在了自己身邊,每當行兵布陣總要問問他的見解。諸葛誕見曹操如此重感情,講義氣,便向曹操推薦了自己的叔伯兄長諸葛亮。他形容諸葛亮的本事令曹操十分吃驚。驚訝之餘,曹操瞞著諸葛誕,派一個使臣帶了許多金銀財寶前去拜訪請諸葛亮。

揭秘:曹操也曾三顧茅廬!


不想沒過多久,使臣便回來了,告訴曹操說:「諸葛亮上個古怪人,門前外掛著一個大牌子,寫著「求知己者進,送珠寶者莫入」。諸葛亮的家人見我帶著珠寶,連通報一聲都不肯,任憑我唾沫說干,舌頭說尖,竟連諸葛亮是個什麼模樣也沒見著,只好趕緊回來複命了。」這時諸葛誕聽說後,趕緊對著曹操說:「諸葛亮是個胸懷大志的正人君子,錢財是打動不了他的。丞相若真心要請,不親臨也得親筆寫封信,把丞相的遠大志向寫出來,讓他也了解了解丞相,知道請他出山的目的。」曹操向來最尊敬這種人,在三分喜歡上又加了三分敬佩,於是又寫一封書信,讓諸葛誕親自前去。


諸葛誕見到諸葛亮後,便呈上了曹操的書信,說出自己在曹營的所見所聞。諸葛亮看了曹操的書信,覺得曹操和自己的抱負,志向完全相同,多有驚喜,而聽了諸葛誕的話後更是由衷的想到曹操那裡去效力,當下就要下山。可十分不巧,準備出發的第二天他的父親晚上突發急症,當晚病逝而去。諸葛亮是個孝子,只好給曹操寫了一封書信,訴說家父病逝的實情,並約定只要四十九天孝期滿,一定出山。曹操見了書信後,每天都想念儘快見到諸葛亮。無奈日子越是要快就越過得慢,一個多月過去了,曹操有點等不及,就領著諸葛誕和隨身將軍典韋上路了。


時正值隆冬時節,大雪紛飛,曹操為了早點見到諸葛亮,便日夜趕路,卻不幸染了風寒。第一天本來還想著只剩下一百里路而已了,便是想趕路,可憐上馬要人扶,更別談騎馬了。第二天、第三天更是糟糕,竟然滴水不沾。曹操感到短時間內是不會好的,於是寫了兩封信,一封給襄陽劉表,要他派人來接自己去養病;另一封叫諸葛誕給諸葛亮送去,訴說自己的思念和病情。誰知道諸葛誕剛出門準備出發,典韋便乘著曹操在養病把書信奪過去,併火冒三丈地說:打仗是靠真刀真槍去拼的,讀書人不過是老鼠進書箱,只會咬文嚼字。但他拿著書信後去找諸葛亮了。當諸葛誕進去告訴曹操時,典韋已經上路了。曹操也曉得典韋的脾氣,便讓諸葛誕在路上看好典韋,切莫讓他胡來。

典韋正在火頭上,早把諸葛誕拋得遠遠的,來到諸葛亮家門後,拿了書信給家人,叫他去叫諸葛亮。不一會,家人說主人請了和尚在念經,七天之內不能見客,等完畢後一定盛情相待,要典韋先去休息。此時典韋更是火上添油,高聲叫道:「你家先生哪來那麼多規矩?我家主公這次冒風寒來請,還累了得病,他卻至今不聞不問,是何道理?等我進去問問他!」諸葛亮的家人見了這樣的情形,趕忙關門,典韋卻早已伸出雙手,只一推,家人早已倒在地上。典韋也不管他們,三兩步衝進了屋裡,大怒道:「快快去見我家主公,否則我燒了你這草屋!」


正在念經的和尚看了典韋這般模樣,不由得躲的躲,逃的逃,而諸葛亮卻若無其事,等瞌完了頭後才慢慢站起來打量典韋一番,心平氣和地說道:「你莫不是濮陽城中救曹操的典韋嗎?」這一下可把典韋給鎮住了,心想:他沒出過門怎麼知道我?他嚇得「撲通」一聲地跪下說:「先生真是活神仙!今日冒犯先生,任憑發落!」 諸葛亮是又好氣又好笑,就把袖子一甩道:「你給我滾下山去!」諸葛亮本是叫典韋先走,哪知道典韋是個莽夫,一根腸子通肚子,轉不了半點彎。聽了諸葛亮的話後,連馬都不要了,真的從卧龍崗的山頂滾到山下。典韋就這樣代表曹操去請諸葛亮出山,後果可想而知。

揭秘:曹操也曾三顧茅廬!



典韋

直到典韋滾下山後,諸葛誕才趕到隆中。待他一再解釋賠禮後,諸葛亮才消了氣,不過,諸葛亮還是那句話,父孝在身,四十九天孝期一天也不能少。若要下山助曹,也得等孝期瞞了才行。


曹操得知此事後,才曉得壞了大事,病情又重了三分。養了二十多天的病,才勉強能上馬走走。他病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諸葛亮,,打算親自賠禮道歉,讓典韋也去負荊請罪,然後再請諸葛亮出山相助。但是,還沒等到他來到隆中,諸葛亮已被劉備「三顧茅廬」給請走了,曹操為此深為後悔不已。曹操因病而沒有親自請到諸葛亮出山,看來是天意使然。但是,人們還是將這件事編成了歇後語:「曹操請諸葛——沒誠心」。


其實,諸葛亮沒有出山幫助兵強馬壯的曹操,而出山輔佐缺乏實力的劉備,表面上看起來是典韋這一介莽夫壞了大事,而實際上卻不然,史上有人綜合起來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曹操架子太大。


曹操破黃巾餘孽後,手握重兵,「威名日重」,顯得不可一世。在「招賢納士」時採用了「守株待兔」、「願者上鉤」的辦法,足不出戶的、被動的等待賢良的「投奔」,即使像程昱、郭嘉這樣的名士,曹操也很難放下架子親自去拜訪,只是「遣人」去「尋問」、「徵聘」,讓他們「來見」自己。隱居在南陽的諸葛亮,身上有一股子文人的窮酸,是一個「不可屈致」的儒生,況且「久樂耕鋤,懶於應世」,劉備帶著「金帛禮物」「親往求之」、「枉駕見之」,「三顧茅廬」,給足了諸葛亮面子,他還故意「躲避」和「磨蹭」,以考驗劉備求賢的誠意,如果讓他放棄文人的尊嚴,反過來去「投奔」曹操,這是讓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事。

二是曹操自恃過高。


「治世之能臣」曹操曾經說過:「吾亦猶人也,非有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這說明曹操自我感覺良好,對自己的智慧謀略很自信,也很自負,無論做什麼事,都有自己的主張和看法,謀士們獻出的良策大多都「正合」他意。在才學超人的曹操眼裡,謀士只不過是他工作上的幫手,智慧上的補充,合自己意的建議能夠欣然接受,不合自己意的不予採納。諸葛亮的自信和自負在很大程度上都要超過曹操,一個「滿腹經綸」的謀士在一個「自恃過高」的上司手下做事情,難免畏手畏腳,沒有能夠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間,不能大展宏圖,弄不好還會招致上司的「嫉妒」,甚至會像楊修一樣招來殺身之禍。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他是不會這樣做的。


三是曹操實為漢賊。


董卓死後,漢獻帝惡夢初醒,總算舒了口氣,以為可以過上好日子了,不想卻繼續受到李傕、郭汜的「欺凌」,為了「掃清賊黨,以安朝廷」,便下詔令曹操入朝「 以輔王室」,不料引狼入室。曹操強行命令漢獻帝「駕幸許都」,獨攬朝政大權,欺君罔上比董卓、李傕、郭汜更甚。諸葛亮的祖、父都做過漢朝的官吏,都吃過漢朝的俸祿,「生為漢臣,死為漢鬼」的觀念在諸葛亮心裡已經根深蒂固,曹操的「漢賊」行徑,讓一心維護劉漢正統的諸葛亮非常憎恨,更談不上去輔佐他了。

四是曹操謀士如雲。


曹操手下的謀士很多,荀彧、荀攸是「海內名士」,程昱、郭嘉是「當今賢士」,劉曄是「光武嫡派子孫」,另外滿寵、呂虔、毛玠等人都是才華橫溢的人才,再加上聰明智慧自恃過高的曹操,所以曹操的謀士班子非常強大,諸葛亮如果去輔佐曹操,不可能會與曹操形成誰也離不開誰的「魚水關係」,就不可能受到「重用」,更談不上「言聽計從」了,這樣淺顯的道理諸葛亮是不會不明白的。


五是曹操不擇手段。


徐庶歸附劉備後,幫助劉備打了幾場勝仗。當曹操得知徐庶之才「十倍於昱」時,為了得到徐庶,便抓住徐庶「為人至孝」的弱點,「使人賺其母至許昌」,然後模仿「徐母筆跡」偽造書信,把徐庶從新野騙到許昌。徐母見徐庶「棄明投暗」,羞愧自殺。徐庶因此「抱恨終天」,發誓不為曹操「設一謀」。徐庶與諸葛亮是「密友」,私人關係非常好,曹操是如何用卑鄙手段賺取徐庶的,諸葛亮自然知曉,況且徐庶已經留在曹操身邊,曹操那裡諸葛亮說什麼也不會去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內外 的精彩文章:

宋太祖為何突然離奇駕崩?
劉備軍帳中的黃巾舊將竟然是他!
抗戰密史:日本人在北京打仁丹廣告有何陰謀!
歷史上這個國家為何想要加入中國?
太上皇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呢?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揭秘:三顧茅廬的是劉備為何不是曹操?
諸葛亮為什麼拒絕曹操的三顧茅廬呢?
揭秘:劉表三顧茅廬為何卻請不出諸葛亮來當老師
揭秘:三國中劉備為何一定要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揭秘「三顧茅廬」之案中案,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到底是真是假?
周武王三顧茅廬請箕子,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孔明的原型
劉備三顧茅廬是假的?
劉備三顧茅廬請走諸葛,為何曹操三請卻氣急而走?
曹操也曾經三顧茅廬?那麼他拜的人是不是諸葛亮呢?
曹操為何不和劉備一樣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出山
揭秘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願出山的內幕 竟是孔明懼怕此人
濟世之才:劉備「三顧茅廬」才得諸葛亮,唐太宗竟然請了四次!
劉關張三顧茅廬,這究竟是真是假?
劉備三顧茅廬,唐太宗四請馬周,毛澤東曾盛讚這位宰相
珍惜人才?劉備為何要「三顧茅廬」
如果劉備不三顧茅廬,諸葛亮會出山嗎?
三顧茅廬的茅廬具體在何處?
諸葛亮三顧茅廬邀請一個人出山,結果如何?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之謎,那是他倆的第一次見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