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生難做開國皇帝,而後繼者卻易於成功

書生難做開國皇帝,而後繼者卻易於成功

書生難做開國皇帝,而後繼者卻易於成功



冷成金

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


歷史是什麼?歷史不是唐宗宋祖、秦皇漢武,也不是強權暴力、陰謀詭計,歷史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大智慧,誰掌握了這種文化和大智慧,誰就掌握了歷史!


開國與固權,帝王第一義也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中國人其實非常解放,無不敢想,無不敢幹。西方許多國家的王室維持了四五百年甚至一兩千年,這在中國人看來是不可想像的。中國人生來就容易做開天闢地的夢,有些人還真的心想事成,否則,中國歷史上哪來的那麼多朝代呢?

然而,開國要有「道」。若回過頭來看看,就會發現權力的轉換有這樣一條重要的「歷史規律」:始作俑者未必成功,後繼者才能完成大業。


中國歷史上,陳勝、吳廣首倡起義,但來勢雖猛,卻很快被秦軍鎮壓下去,陳勝、吳廣也隨之身亡。在陳勝、吳廣起義的旋風裡,項羽、劉邦分別拉起了各自的隊伍,於抗擊秦軍的過程當中「壯大了人民隊伍」,最後推翻了秦朝。後來楚漢相爭,劉邦戰勝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西漢末年,綠林、赤眉起義軍把王莽的大軍打得一敗塗地,但最後成功的不是首倡起義的王匡、王鳳和樊崇等人,而是隨之起義的漢室宗親、南陽豪強地主劉秀。劉秀後來壯大了自己的勢力,攻滅了義軍,重建了漢朝,史稱東漢。在反隋的農民大起義中,翟讓、李密領導了瓦崗軍,竇建德曾建大夏國,杜伏威等人也領導了一支強大的起義軍。這三支起義軍都未得到天下,倒是後來反隋的關隴貴族李淵、李世民父子既鎮壓了農民起義軍,又推倒隋朝,建立了唐朝。元朝開國也是如此,成吉思汗雖具雄才大略,也只是統一了蒙古各部落,稱為大汗,到了其子孫的手裡,才滅金國和南宋,統一了中國。明朝的建立跟漢朝、唐朝的建立極其相似。韓山童、劉福通首舉義旗,創建紅巾軍,聲勢浩大,元朝為之震動,但紅巾軍不久便敗亡了,倒是其部下朱元璋率領義軍一部渡過難關,獲得了發展,既推翻了元朝,又打敗了陳友諒領導的另一支義軍,最後建立明朝。清朝的建立跟元朝十分相似,清朝的奠基者努爾哈赤,也像成吉思汗一樣,只是統一了各個部落,他雖稱清太祖,實未統一全國,真正的清朝的開創者,是他的後代。


如此算來,中國古代竟有一大半王朝是以這種方式建立的。為什麼開創者很難成功,而後繼者卻易於成功呢?其實,這並非上天不公,而是改朝換代的一種規律。其原因很簡單。一,開創者往往只能對舊的王朝作猛烈的一擊,大多不能持久,起義隊伍要經過一個分化重組的過程。二,開創者往往不是能夠做政治家的人,只能振臂一呼,逞血氣之勇,缺少一個淘汰選擇的過程,因缺少經驗,所以易於敗亡。三,後繼者有三條優勢:其一是舊的王朝已受重創,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易於將其擊垮;其二是後繼者繼承了前人的經驗,不必再走彎路;其三是後繼的領導者多是從艱苦的鬥爭中磨鍊汰選而來,具備了做政治家的品格。有此三條優勢,也就易於取得成功了。


取得王權,開國帝王要做的第一件事和最主要的事是什麼?毫無疑問,是固權。所以,固權乃開國帝王第一義也。


開國皇帝何以比其他後繼皇帝更需固權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一是開國時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各色人等都有混進開國隊伍的可能,如不清理,將來會釀成大禍其二是開國期間有許多人手握重兵而又威望很高,如不誅殺,則功高震主、才大壓主和權大欺主三位一體,將來必成後患。


至於第三點,則要計之長遠,為子孫謀划了。關於這一點,朱元璋的「棘杖」之喻可謂意味深長。史載,朱元璋要賜死開國功臣李善長時,太子朱標曾向朱元璋進諫說:「皇父誅殺的人太多太濫了,恐怕有傷和氣。」朱元璋聽了,默無一語。第二天,他又把太子叫來,將一根長滿刺的荊杖扔在地下,要太子撿起來,太子面有為難之色,朱元璋笑道:「我讓你拿著棘杖,你認為棘杖上有刺,怕傷了手,若是把棘刺除去,就可以不必擔憂了。我現在誅戮功臣,便是替你把刺去掉,你難道還不明白我的用意嗎?」誰知太子卻是一位飽讀聖賢書的書生,聽了父親這話,大不以為然,反而叩頭道:「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這話明擺著說朱元璋是一個昏暴的君主,朱元璋大怒,當即提起身前的几案擊打太子。幸虧太子在驚慌中拋出負子圖,使朱元璋憶起了與馬皇后背負太子同陳友諒作戰的艱難歲月,太子才免遭殺戮。


在中國歷史上,為鞏固權力而殺人最多的開國皇帝,恐怕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屬了。朱元璋興胡黨和藍黨大獄,殺人數萬,開國功臣被誅戮殆盡,確實避免了異姓王的造反,但他費盡心機,卻無法避免骨肉相殘。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終於奪了建文帝的權,對親族誅戮之殘酷,可謂史無前例。


讀而思


歷史不是一匹馴服的馬。像朱元璋那樣徹底地殺掉功臣,很難將皇位維持長久;像東漢光武帝劉秀那樣「以柔治國」,未殺一個開國功臣,而是與之結為姻親,但裙帶的柔情終於抵擋不住旺盛的權欲,還是招致了外戚和宦官專權的巨大弊端。那麼舍其兩極,取其中間,採取又打又拉,拉、打結合的辦法是否可以呢?中國的歷代王朝中也有做過不少這樣嘗試的,似乎也不太成功,怎樣才能避免殺戮和混亂呢?難道歷史就是用鮮血和權力的「棘杖」組成的嗎?

摘 自《王道: 內聖外王的中國智慧》 重慶出版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碎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名將用女人用過的馬桶當武器,醉了
太平天國的「一夫一妻多妾制」
您可能感興趣

開國皇帝不讀書,後果很嚴重!
她本身為大臣,可是他的功績遠超開國皇帝,最後還娶了皇太后,死後還被封為皇帝
開國皇帝立下三條古怪規矩,繼任者卻不願執行,結果全都後悔了
都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他復國成功,他卻依然走向失敗
如果歷代開國皇帝生於同一時期,誰最後奪得天下的可能最大
他是開國皇帝卻一直被皇后壓迫,皇后死後他終於解脫卻抑鬱而終
歷史回顧!如果歷代開國皇帝生於同一時期,誰最後奪得天下的可能最大
她是前朝皇帝的妃子,做了一件事,成為開國皇帝的皇后
魯智深的故事來源於他,他從一個文盲逆襲成開國皇帝,沒他也就沒後來的宋朝!
身為大臣,功績遠超開國皇帝,並娶了皇太后,死後被封為皇帝
他是一生戎馬戰功赫赫的開國上將,卻被兒子毀了清譽最後槍斃了
歷史上唯一拒絕做皇后的女子,才貌雙絕,竟是開國功勛之後
窮小子誤將祖墳遷入龍穴寶地,一發不可收拾,結果竟成了開國皇帝
開國皇帝還活著,兒子造反而且還成功了?
他本是張學良的秘書,因不願撤退而留下殺鬼子,最後成了開國上將
他一生之中功勛累累,後成開國上將,晚年卻不得志?
他們是開國猛將,相繼離去後,讓後人永遠懷念
為逃命將父母遺體丟於深山,想不到這是龍窩?他最後成了開國皇帝
宮女替嬪妃侍寢,結果生下龍種,後代成為了開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