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尹飛卿


事實上,還有一件作品,也非宋克真筆。這件作品,是《張懷瓘論用筆十法》(下圖)。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這件作品如今的地位幾乎到了宋克代表作的地步。


11年前,我上高中時曾購買過一套書法史的圖冊,其中這件《張懷瓘》被介紹為宋克代表作。現在,元明書法史不少研究以及各類普及讀物中,這一作品仍然被當做宋克典範。


這是以訛傳訛。


1928年春,這件《張懷瓘》和自青榭本《急就章》流入一位名為卓定謀(1886-1977)的藏家之手。


卓氏即「自青榭主」。


據網路上一篇名為《自青榭主考章草》的文章透露,


卓定謀(1886-1977),字君庸,福建閩縣人。早年赴日本學習商業,回國後從事實業,曾任中國實業銀行經理、全國農商銀行講習所教務長。

這兩件作品在流入卓氏之手時還是同一張紙,啟功先生在《急就篇傳本考》表示,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啟功先生「花箋本一卷」之說,可以通過這兩件墨跡用紙的水印判斷。特別指出的是,啟先生此處誤將「自青榭」寫成「自書榭」。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啟先生「分裝成冊」之說,則可在最新披露的《急就章》卓定謀跋中得到證實,卓氏稱,


「(急就章)此本首書張懷瓘用筆十法,亦用四體,茲別為一冊,俾各正其名稱雲。十一日君庸定謀書。」


也即是說,《張懷瓘》同《急就章》的分離,始於1928年的裝裱。

《急就章》存在割款,是發生在1928年嗎?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現有證據可以證明遠在此之前,這卷墨跡的款即已消失。這在「三十二蘭亭室主人」光緒辛巳(1881年)題於《張懷瓘》首的文字可以判斷。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自青榭本《急就章上》「三十二蘭亭室主人」印。



「三十二蘭亭室主人」在光緒辛巳(1881年)得到這卷墨跡的時候稱,


「紙墨俱古,定為宋元人書」。


也就是說,在1881年時候,這卷墨跡還並非「宋克」。


定為「宋克」,正是發生在1928年流入卓氏之時。


通過目前所見《張懷瓘》和《急就章》的題跋,可知這兩件無款墨跡定為了宋克真筆是由卓定謀一手推動的,而卓氏廣邀諸家的鑒定跋無一靠譜。


首先是「想當然」佔據主流。


如:


卓定謀,


此本雖無署款,可斷定為宋仲溫真跡,且為仲溫書中之最精者……


姚華 ,


……此《急就章》,君庸與《張懷瓘用筆十法》同時得之,亦無署款。然以書論,益足證為宋仲溫無疑也……


羅惇?,


戊辰春,君庸社兄攜此冊過余,屬為審定。余開視未及半,即曰:此宋仲溫書也,宜購而藏之……


余紹宋,


仲溫書學全得力於《急就章》,平日臨寫之本必甚夥。此本當亦隨意臨寫之作,故未署款,然通體無一弱筆,無一懈筆……


上述題跋均是想當然,事實上,正如我此前文章指出,《急就章》漏誤連篇,筆力亦甚浮怯。


題跋亦有曖昧語者,這人是林志鈞,他是看到了一些不一樣之處的。


他在《張懷瓘》冊跋,「與孫雪居舊藏《書譜》結構最相類」;在《急就章》中稱,「笑謂君庸,正以卷後不署款,待吾輩摸索,彌覺有味耳」,又稱「取校楊政刻補本,又不盡雷同,合觀尤足收異本對勘之益」。


並未對書法進行評價的是羅振玉。


羅振玉是版本專家,他在題跋中主要做了版本對比,至於書法方面,他稱:「至仲溫書法之精妙,有識者皆能言之,不待予之喋喋矣。」


需要指出的是,羅振玉對「第九章「稻黍秫稷麻」」的「」字判斷,是錯誤的,他認為那個字是,然而正如我前文所指,那實是一個錯字。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梁啟超的題跋文采斐然,在諸人之中最見用心,至於「無款」一事,他是這樣自圓其說的,


或曰:既無署款,而諸君子遽同聲歸諸仲溫,毋乃武斷。答曰:此王武子所謂闇中摸索可得者。千年留作者只有此數,宗風學力絲毫不相假借。試問舍仲溫外疇能為此……



《張懷瓘》與《急就章》同屬一紙,但《急就章》的偽,並不天然決定《張懷瓘》必然偽。


但是,經本人鑒定,《張懷瓘》與《急就章》同出一手,都是「假宋克」。


漏字


同《急就章》一樣,《張懷瓘》中漏字、誤字嚴重。


如圖。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據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比對,


處,漏「上下偃」3字。


處,漏「斂心為陰」4字。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因無更高清圖像,處,考慮到「畫」字底橫起筆處殘損,該處漏字,或為紙面殘損。


錯字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處,「無失齊平」,失字誤。


《歷代書法論文選》為「無使齊平」。該句屬「鱗羽參差」節,參差,意「不齊」。而「無失齊平」,意思截然相反,誤。


處,「峰巒隱伏」,誤。


隱伏,意為隱藏,潛伏,世間還有「峰巒潛伏」的道理?《歷代書法論文選》為「峰巒起伏」,正。


處,「起筆戚衄」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歷代書法論文選》為「起筆蹙衄」。


戚字有蹙字「促迫」的意思,如《說文解字注》:「戚之引伸之義爲促迫。而古書用戚者、俗多改爲蹙」。從這個角度看,似乎戚也有合理之處。但這是語文的解釋,不是書法的解釋。


有「足」的「蹙」,李善《文選注》稱通「蹴」,即「以足逆踏」。


衄的字意是「挫」,衄蹙,實際是說,筆毫扭、壓、「蹲」。


在涉及操筆技巧或者「筆法」,「踏」是「蹙」最準確的解釋


如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落紙則椑楯施張,蹙踏江波之錦」。


又如,(唐)竇蒙《述書賦》,「章草中隸古,蹴踏擺行」。


因此,不認為戚衄是正確寫法。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該字紙面發生殘損,但依照前字,可定為「分付」,實際上,這裡講「分寸」才通。若分付,是「分開給」的意思。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紙面亦有殘損,但能發現是「峰」字,這裡正寫是「勒鋒」,意思是「勒筆鋒」,不是「山峰」的「峰」。


處,甚至鬧了一個笑話。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框中文句為,


「隨字變轉。謂如蘭亭「歲」字一筆,作垂露;其下「年」字則變懸針;又其間一十八個「之」字,各別有體。」


試問,《蘭亭序》「歲」字下面,是「年」字?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


所以,處不是「下」,應是「上」。


古文在流傳中存在脫誤或可能的順序顛倒是正常情況,但這件《張懷瓘》尤其是錯字方面,顯然已超出常理。結合《急就章》連篇低級錯誤,完全確定這是一隻文化不高的手。


此外,《急就章》有的詭異寫法,《張懷瓘》也有。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如謂 字,兩次出現外翻字腳的問題,啰嗦累贅得詭異。


又如,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真草」二字,草字是頭部右腳飛出,詭異。


常用字比對也支持這兩件墨跡同為一手。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又如,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無論是三丿向筆劃「搶」,還是右上折角「頂飛」,都是自青榭本《急就章》的特色。


另一個細節同樣可以證明。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如圖,心字底,二者左點習慣「泡腫肥大」;二是「卧鉤」整體顯「平」和「弱」。這與真宋克是兩種水準。

第二件專家看走眼的「宋克」:推翻一件公認經典



至此,這件傳布深遠的《張懷瓘論用筆十法》,真不應該再被認為是「宋克」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喵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蔣介石帶走的十二幅古畫件件都是經典
P站美圖推薦——經典漫畫特輯第二期來了!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經典辯答:誰是第一辯手?
父輩的記憶:那些看一眼少一眼的國產經典軍車(下)
父輩的記憶:那些看一眼少一眼的國產經典軍車(上)
第一件大牌首飾 必入經典款有哪些?
九牛之人:一個經典的認知故事
《甄嬛傳》經典台詞回顧,哪一句戳中了你的心?
富士台又賣版權了,這一次連經典純愛名作《情書》都要被翻拍中國版了
古天樂:《尋秦記》只能排第二,塑造最經典的角色竟是這個
尹恩惠經典韓劇盤點,第二最經典,第六最虐心!
《百鳥朝鳳》:一嗩吶,一個人,一曲經典
收藏篇:國產步槍發展歷程大盤點,第五把堪稱經典步槍
中國十大經典的門神,鍾馗第十,你最喜歡哪一位?
給我一件街拍牛仔褲,還你一件的經典百搭牛仔褲!
《黃帝四經》是什麼樣的一部經典?
新《第八號當鋪》將播,看到劇照就知道又毀了一部經典
一群人、一個目標、一個承諾 盤點《海賊王》中讓人熱血沸騰的經典台詞
為馬三立寫《買猴兒》《十點鐘開始》等經典,不幸癱瘓在床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