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共和國科學第一樓拆除暫停 南牆將被複制到新樓

共和國科學第一樓拆除暫停 南牆將被複制到新樓

共和國科學第一樓拆除暫停 南牆將被複制到新樓



昨天下午原子能樓的拆除已經暫停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共和國科學第一樓拆除暫停 南牆將被複制到新樓



原子能樓原貌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報訊(記者 雷嘉)雖然有多位科學家呼籲保留,但有「共和國科學第一樓」之稱的中科院原子能樓還是難逃被拆除的命運。在各方籲請下,拆除工作於昨天暫停。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了解到,原子能樓的原址上將建該中心的新實驗樓,目前中心已經修改了原設計方案,將把原子能樓的南牆按原貌複製在新建實驗樓南牆,同時在舊址設立紀念標誌物。

位於中關村北一條的原子能樓已有63年歷史,是中國核科學的發祥地,也是中國原子彈的研究起點,從這裡走出過多位「兩彈一星」元勛。因此自從近日「拆樓」的消息傳出,就有科學界多位人士,包括一些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離退休人士呼籲將其保留,以作為對老一輩科學家的紀念之地。但6月21日一早,拆樓工作還是開始了,一時間在中科院網上論壇激起討論,一些學界微博大V和微信公眾號也進行了關注。


昨天下午3點半左右,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五層的灰色小樓已經拆除近半,東配樓已全部拆除,只剩下西配樓和大樓南面的主體部分。小樓南側就是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現代化大樓。不過當時原子能樓的拆除工作已經暫停,工地上不見工人的身影。據現場一位保安說,是昨天突然停工的。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一位老人也在工地邊駐足觀望。這位齊大爺告訴北青報記者,他是高能物理所的退休老工人,1956年開始曾在這裡工作過一段時間。「我就住附近,聽說要拆了,過來看看——以前這裡工作的可都是能人!」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暫時停工並不代表原子能樓將得以保存。昨天,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在官網上就此事作出說明。說明稱,隨著該中心科研事業發展,實驗辦公空間極度緊張和缺乏已成為制約中心發展的最大瓶頸。經多次研究,「十二五」期間確定在現有園區內拆除部分舊建築,建設「納米集成技術與納米製造綜合研究平台」,項目報批和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和北京市的有關規定。針對部分專家對拆除原子能樓提出的異議,中心已經聽取意見,修改了原設計方案:將原子能樓的南牆按原貌複製在新建實驗樓南牆,同時在舊址設立紀念標誌物,以達到保護和傳承「高能樓」歷史價值的效果;新建樓內還將設立展室,以展示老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和事迹。


延伸


「共和國科學第一樓」之稱緣何而起

在周圍中關村、中科院眾多現代化的大樓包圍下,原子能樓即使在拆除前也不起眼。除了中科院的「自己人」,其他路人很少知道,這座灰色的5層小樓曾是中關村的第一座現代化科研設施,曾經締造過多少舉世矚目的輝煌。


在叫「原子能樓」之前,這座樓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樓。1951年5月,錢三強親赴中關村為物理所測勘選址,同年10月底工程破土動工,1953年底竣工,1954年元月,錢三強所長帶領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員從東黃城根遷址到這裡。小樓當時是中關村科學城的第一家研究機構,稱為「中關村物理樓」。1958年近代物理所更名為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樓由此得名。中國的原子彈工程於1959年6月立項,但在那之前,這座小樓里已經風起雲湧。


曾經在樓里工作的青年才俊中,後來有7位獲得「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錢三強、王淦昌、彭桓武、鄧稼先、于敏、陳芳允、朱光亞;還有一大批泰斗級科學家:謝家麟、陳佳洱、何祚庥、何澤慧、楊承宗……


這群被錢三強從全國各地乃至海外招至麾下的物理學家們真正是「一切從零開始」。1952年近代物理所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是:「以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為中心,充分發展放射化學,為原子能應用準備條件。」他們自己動手研製儀器設備,白手起家,建立中國核物理和放射化學的實驗技術,在宇宙線、粒子探測器、加速器、核電子學、理論核物理等領域逐漸發展。在1960年蘇聯撤走全部專家、原子能所向國內其他科研、軍事機構輸送大批科學家的背景下,原子能所科研人員攻克了六氟化鈾生產、點火中子源研製、核爆燃耗測定、氫核理論研究、核數據測量和驗證等道道難關,為「兩彈」成功研製作出了重大貢獻。


專家曾呼籲將原子能樓列為「文物」

中科院院史研究室原主任樊洪業第一個將原子能樓稱為「共和國科學第一樓」。他認為,原子能樓具有重要而獨特的歷史地標意義和不可再生的歷史文物價值,不能當做普通樓房對待,不能簡單地以可否使用來衡量其價值。


從2001年開始,樊洪業就為把原子能樓列為「文物」而奔走。他提議把原子能樓作為院史館,當做歷史文物保護。但是,這個提議一直沒有被採納。


原子能樓因為其特殊的歷史意義,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今年以來,「原子能要被拆掉」的說法從網上流傳開來後,很多學界大V為「保樓」發出呼籲。最早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就提交提案:「這樣一座記載和見證了共和國科學歷史的重要建築,它的價值已不能簡單地以使用來衡量,作為中關村科學城的第一座科研大樓,具有獨特的歷史地標意義和文物價值;作為核科學的搖籃,是『向科學進軍』時代的歷史見證,對於我們今天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曾在原子能樓工作的葉銘漢院士透露,中科院曾就此樓的保護方案進行過多次論證,討論過整體和部分保留的可行性,也徵求過他的意見。樊洪業也認為,原子能樓不能當做普通樓房對待,不能簡單地以可否使用來衡量其價值。

近日,科技日報發表題為《京城之大,能容得下小小的原子能樓嗎?》的署名文章,被人民網和多個微博大V轉載;著名的科學界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也發文,呼籲保護此樓,一時成為微信朋友圈裡的熱門話題。


本組文/本報記者 雷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社會 的精彩文章:

97歲抗戰女兵辭世:戰火中救傷員含淚掩埋戰友
瘋狂的金絲楠木:千萬一根到沒人要 交易地生野草
網上大講堂:手工藝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紀錄片《重生》定檔7-1 主創者希冀匯聚民族力量
網傳膠帶綁蔬菜致其甲醛超標?專家:影響不大
您可能感興趣

老房翻新:拆除是第二步
被拆除前老北京古老的城牆
一艘隸屬於南達科他級的戰艦,在建造到半途時遭到停工並予以拆除
上海「蛋糕樓」裝飾被連夜拆除
上海「最牛釘子屋」今天全部搬空並將於四天后拆除
北京城城牆拆除時,曾在東直門城樓基座底下,挖出七件神秘物品!
這座險被廢棄拆除的徽州古宅,六年後矗立在美國土地上,中國縣長看後驚呆了
河北秦皇島「巴鐵試驗線」部分路段開始拆除
北京一兒童公園內蓋起辦公大樓,當地曾多次督促整改仍未拆除
長春南湖大橋被爆破拆除 全過程共歷時約10秒
拆除違建換新顏——石塔山小區拆違記
「上海最寬弄堂」集中拆除近百戶破牆開店違建
蘋果第五大道旗艦店標誌性玻璃立方已被拆除
組圖:在建國產航母開始拆除腳手架
輝煌20年一夜拆除! 北京頂級私人會所「中國會」掰了
北京集裝箱「櫃族」工人搬離 櫃房或將拆除
濟南臨街違章建築開拆 1分鐘拆除1間房
北京「葛宇路」路牌被拆除
渭南:強制拆除小鍋爐小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