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傑瑞?卡普蘭對話李開復: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工作

傑瑞?卡普蘭對話李開復: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工作

■本報記者 于娜 北京報道


以前總覺得類似機器人可能會奪走人類的工作,甚至會控制人類,最終奪取這個星球等議論,只是科幻迷們的自娛自樂,離現實還很遙遠,但在圍棋高手李世石和AlphaGo人機大戰中失敗;日本開發的人工智慧會寫小說,還去參加創作比賽通過初賽等新聞不斷曝出後,很多人才意識到人工智慧逼近意味著什麼。


近日,在由湛廬文化、創新工場、清華管理評論主辦,馭勢科技協辦,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指導的「人工智慧時代,引爆人機共生新生態」高峰論壇上,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與倫理學教授,暢銷書《人工智慧時代》作者傑瑞?卡普蘭,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李開復,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吳甘沙及清華大學教授陳勁一起探討了人們關注的「人工智慧時代」的熱點話題。

失業將是人類的最大挑戰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人工智慧非常聰明,聰明到可能會奪走人類的工作,甚至會控制人類,最終奪取這個星球。還有一種觀點把人工智慧視為人的奴隸,然而傑瑞?卡普蘭並不完全同意這些觀點,他認為,人工智慧是人類生活過程中工作流程不斷自動化的一個延續。


一場AlphaGo的人機圍棋大戰似乎讓全世界進入了人工智慧的元年。很多人在討論甚至擔憂:我們人類會不會毀滅?是不是像科幻小說中那樣,機器人會有意識,它能夠保護自己,因此就會傷害人類。李開復覺得這只是一個假設,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我們今天還沒有足夠的科學理論來做一個客觀的、確定的判斷。


在他看來,今天的人工智慧,再智能也還是人類的工具。「因為它是在我們的操控和指引之下,才學會了下圍棋。今天我們面臨的一個機會和挑戰,是我們能不能好好地駕馭這樣一個工具,而不是說很恐懼它明天就成為我們的主人。」

李開復認為與其考慮未來人工智慧會不會奴役人類,不如先考慮人工智慧是否會導致未來10-15年大量人群的失業。雖然人工智慧的發展也會促進新工作的產生,但產生的工作肯定遠遠少於失去的工作,所以是人類面對的很大的一個挑戰。


他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未來帶有「中介」或「助理」兩字的工作,首先會被消滅。很多重複性的、數據性的、客觀性的,可以衡量的,可以計算出來的東西,基本會被取代。10至15年之後,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工作,或許過半數的人類可能都要面臨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


「把人類和機器智慧進行對比,就好比我們讓一匹馬和一輛車來比誰跑得更快。」傑瑞?卡普蘭說,但是擔心人工智慧未來會導致人類完全失業是沒必要的,當人們使用搜索引擎時,人工智慧很快就能給出需要的答案和結論。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網站和圖書信息是任何一個人都做不到的。但這並不是說搜索引擎在完成這個工作的時候,就顯得人類無能了,這只能說明人類與機器各取所長。


的確,在很多地方,比如證券交易所、農場,已經有大量的機器人出現了。傑瑞?卡普蘭認為,這並不是因為它們很聰明,而是因為成本更低、生產效率更高、生產的產品質量更好,而且不會犯錯。但是人工智慧只是按照人類的設定,自動化的程序去「工作」,所以確切地說,越來越多的工作是由人類與人工智慧一起配合共同完成的。


什麼樣的工作會快速被機器人或者人工智慧所取代呢?傑瑞?卡普蘭認為,一些低技能的、單一的、重複的工種很快會被人工智慧取代。但一些工作環境比較複雜,需要實時地提出解決方案,並快速地適應社會變化,這樣的工作是安全的。

人機共生中尋找自我價值


傑瑞?卡普蘭在他的《人工智慧時代》中也提出了如何構建一個適用於人機共生的新生態:在這個生態中,機器人犯罪了,我們知道該如何去懲罰,也知道該如何讓自己置身事外,不受牽連;在這個生態中,我們的企業、教育與個人知道該如何建立一個有益的綠色閉環,以幫助將近半數的失業人員再就業;在這個生態中,我們知道社會裡企業的形態、競爭機制甚至社會保險制度會面臨什麼樣的選擇,又該如何做才能讓社會經濟良性運行。


在未來10年,傑瑞?卡普蘭認為人類要應對人工智慧帶來的最重大挑戰,應該就在勞動力的變革和整個社會財富的分配方面,這將極大地影響社會的穩定。


技術性失業所產生的失業勞動力不能被很好地安置,也會引起嚴重的社會問題。不論是中國政府,還是美國政府,兩國不僅要完善整個教育體系,還需要為社會提供越來越多的基於職業技能型的培訓,來安置這些失業人口和一些隨著技術性失業而導致無法就業的人群。


我們究竟要對未來樂觀還是不樂觀呢?李開復覺得可能是50%對50%。50%的人非常同意卡普蘭教授的看法,人工智慧產生更大的經濟價值,而且讓我們從重複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做那些我們更有興趣、有天賦的事情。

另一方面他也很擔心,現在的年輕人在虛擬社會裡長大,遇到工作不好找,金飯碗也不在了,要成為頂尖畫家、記者太難時,很可能會選擇躺在沙發上玩VR遊戲,這可能是人類面臨的不好的結局。


因此李開復提出教育方式也要適應人工智慧時代,過去父母期望孩子找一份安穩的工作,而這些工作往往都是重複性勞動。如果現在還這麼去教孩子,其實就害了孩子,因為重複性的工作是最快速被取代的。


為了迎來人工智慧的黃金時代,傑瑞?卡普蘭建議決策層在設計經濟和社會政策的時候,應該更多地考慮如何去面對這些挑戰,才能真正讓全人類享受人工智慧時代的璀璨之光。最終,在新生態中,機器人做的將是機器人該做的,而人的價值自有它的去向。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證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證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人工智慧將替代哪些工作
人工智慧否取代教師?褚君浩:無法替代許多工作
安迪·沃霍爾的工廠,工作比派對更多
讓人工智慧監視人類工作 你恐慌了嗎?
哪些職業會被人工智慧淘汰?哪些工作人工智慧顛覆?
為妓女改善工作環境,阿姆斯特丹市立妓院開張
比爾·蓋茨: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崗位應當納稅
柯潔首戰阿爾法狗失敗 細數人工智慧機器人20年變化及工作原理
先鋒派、烏托邦和工作服
宋茜工作室更博,王牌特工宋茜亮相發布會,現場「以軟服人」
斯里蘭卡建築師的工作室&住宅
利拉德與隊友將季後賽獎金贈與球隊工作人員
梅蘭妮亞出馬保護特朗普 稱白宮新聞團隊工作不力
她是羅晉工作室旗下藝人,被稱為劉詩詩的最美智囊團
詹妮弗·洛佩茲在紐約拍戲,工作中的女人最美麗!
馬斯克又預言:工作由機器人完成 工資由政府支付
稱霸撲克界後,人工智慧要佔領人類的創造性工作崗位了嗎?
喵皇誤入迪士尼,工作人員如同童話般對待它
李開復談人工智慧:未來重複性的工作都將被機器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