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職場心理學:怎樣達到一種「對」的狀態?

職場心理學:怎樣達到一種「對」的狀態?

心理導讀:在你碰到對的事、處在一個對的狀態前,你很難想像那到底是怎樣一種狀態。到底什麼是一種對的狀態呢?我們要怎麼才能達到這種狀態呢? ——www.iFuun.com


職場心理學:怎樣達到一種「對」的狀態?


為什麼沒有人知道天堂長什麼樣?因為,從來就沒有人真地到過天堂。 ——陳小蒙

潘石屹寫了一本書,叫《我用一生去尋找》。我很喜歡這個名字,也很喜歡這句話裡面描述的狀態。因為我沒有仔細讀過這本書,所以我可以信馬由韁、肆意揣測,這個窮盡一生的東西到底為何物。我認為,一個人可能窮盡一生去尋找的,就包括一種狀態,一種對的狀態


有人說,創業成功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在成功之前,擺在你面前的有很多很多的未知,很多很多的不確定性。創業者需要作出很多次正確的決策,才能一點點靠近成功,而一次錯誤的決策,就可能讓之前的努力前功盡棄。因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所以成功也就變得很難。


我想把這個觀點加以推衍,用在另外一個話題上——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一個人要處在一個對的狀態,做對的事,同樣是一個小概率事件。而他要在人生的多個階段、不同時期都處在一個對的狀態,做對的事,就更難了。可以說,混沌不清、失去平衡、處於混亂,才是生活最原始的面目。


因為兩個原因:
1、一個人從出生到逐漸長大,他的經歷、經驗永遠是相對單薄的。
2、我假定了一個人需要不斷成長。

一個人剛出生的時候,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參考(除了祖先留給我們的,讓我們可以生存下去的人類固有的條件反射等等以外)。這個時候的人具有最大的可塑性和可能性,但同時也最容易犯錯。但隨著這個人的一點點長大,他的經歷和經驗會逐漸豐富。在特定的某個時期,這些經歷和經驗都可以引導他,讓他少犯一些相對某個時期的低級錯誤。


舉個例子,一兩歲的小孩相比剛出生的嬰兒,就不會看到什麼都往嘴裡送。一個七歲的孩子相比一個兩歲的孩子,就可能知道要遠離電源、插頭這些東西。一個工作過幾年的學長就可能會告訴一個準備工作的學弟,第一份工作別太看重工資,也別太看重公司,最重要的是看自己做的是什麼活,有什麼人在帶著自己。最後,一個快要死去的人可能會在臨終前才幡然醒悟:「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過度辛苦地工作。」


但是,因為我假定了這個人需要不斷成長,而成長本身就意味著不斷地做突破。在這種前提下,這個人通過前期活動積累的經歷,首先不足以描繪他未來的生活;而他通過前期經歷積累的經驗,也不足以讓他完全應對之後的人生,以及之後的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所以每到一個新的時刻,新的階段,這個人就會再次被置於各種未知當中,他要重新開始尋找切入點和平衡點。這種感覺就像是他的眼睛被蒙著布在走路,他會惶惑,會不安,也會著急,即便他沒有上面的這些情緒,他確實是平心靜氣的,要找到這個新的平衡點,也是需要時間的。


正是因為我們處在時時的變化中,所以在某個新的時刻到來之前,我們無法預先感受到一種對的狀態。而在這個時刻真正到來的時候,我們也不能立馬就進入這種對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回首過去的我們時,我們會發現自己犯了那麼多在現在看來是顯而易見的錯誤


我們明明知道,明年,五年或者十年後的某一天,我們依然會像在今天追悔過去那樣追悔今天,但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又無法阻止錯誤的發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願意跟一些智慧的長者、智者去交談,我們喜歡去讀經典——所有這些都預先向我們描繪了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儘管這部分的描述可能沒有我們自己體會得那麼真切,但起碼可以讓我們有意識地去規避一些錯誤,也讓我們在遇到某些問題時更加平心靜氣。

職場心理學:怎樣達到一種「對」的狀態?


不過,其實我想說的另外一句話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


即在你碰到對的事,處在一個對的狀態之前,你很難想像那到底是什麼樣子。


這樣說可能有些抽象,在這裡我可以舉兩個例子。比如說,在進入一家讓我滿意的公司之前,因為我之前工作過的公司都不怎麼讓我滿意,所以我很難想像,一家理想的公司到底是長什麼樣的,我在這家公司工作,又會是什麼一種狀態。再比如說,在我碰到一個對的人之前,我同樣很難想像,跟一個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態。兩個人要經歷些什麼事情,達到怎樣的默契感和認同感,才會自然地過渡到這樣一種心態。


在任意一個特定的時期,因為我是從「不對」的狀態過度到一個「好」的狀態,所以在我真正達到一個好的狀態之前,我是很難在腦海中全面想像,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但是,一個人處在一個不對的狀態下,和處在一個好的狀態下,區別卻相當大。

當你處在一個不對的狀態時,你很容易狗急跳牆,也很容易病急亂投醫。因為你很急,你急於打破這樣一種壞的狀態,你願意去做各種嘗試。做嘗試原本無可厚非,但病急亂投醫的成本可不低。正是因為你很急,為了儘快進入舒適區,你會在足夠的抽樣和判斷之前就急著把自己「賣掉」,急著讓自己進入一個新的惡性循環。


當你處在一個不對的狀態時,你也很容易依賴別人,依賴外界左右你的行為。


這裡先說說依賴別人的判斷:


想想看,當你越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越是六神無主的時候,你是不是就越依賴別人的觀點和判斷,恨不得他們直接告訴你下一步要做什麼呢?在這種情況下,說實在話,你並不十分在意別人的判斷是基於怎樣的邏輯,更多地只是想要一個可執行的,幫你免於糾結的結果——但這裡面的問題是,別人可能可以幫你一次兩次,但是在碰到類似的問題時,你可能還會糾結。

再說說依賴外界左右你的行為:


這裡以我自己為例。當我一天渾渾噩噩不知道要幹什麼的時候,我覺得在內心深處,或者說在潛意識下,我期望著有一個人能夠打斷我,給我派些活做,或者招呼我跟他做其他任何事,幫我消磨掉時光。總之,要轉移我的注意力,將我從自我懷疑或者深深的迷惑中解救出來。


更可怕的是,當你處在一個不好的狀態時,你可能是有意識的,也可能是沒有意識的。因為對人類而言,我們往往需要通過對比才能對事物的優劣產生一個更直觀的判斷。舉一個被引用了無數次的例子:當你的周圍都是中國人時,你可能並不能解釋什麼是中國文化。而當你到了外國,置身於一個文化背景與母國完全不同的國家時,你才會發現,原來這部分是屬於中國固有的文化。


還有一點是,很多時候,只有當你處在一個對的狀態下時,你才會發現,原先基於你在一個不對的狀態下的各種對事物的判斷,你所認為的,分析出的主要矛盾,你所提出的各種解決方案,要麼是錯誤的,要麼是無足輕重的,次要的。而真正的解決方案,只在於對一個問題的解決——但你之所以能發現問題的答案,很可能是因為你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只有等到你把這個問題的答案找出來以後,你才發現,這個問題應該是這樣解決的


這樣說好像有點悲觀,其實我的本意是:
1、假如你有上面的問題,很有可能是你現在的狀態還不對,但你自己渾然不知。
2、我們應該要努力讓自己接近,甚至達到一個對的狀態。


職場心理學:怎樣達到一種「對」的狀態?


 


但到底什麼是一種對的狀態呢?


個人認為,當你處在一個對的狀態時,你的種種行為表現,你的內心都會跟上面的描述非常不同。說出下面的這番話或許很狂傲,但我還是想說這樣的話,以勉勵自己,而我現在間或地也能感受到這樣一種狀態。這個時候的心裡感覺可以用兩句話來形容: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在這個時候,你覺得自己就像登上了一座山的頂峰,視野變得無限開闊,山下的車水馬龍,人間煙火,你看在眼裡,但卻未必要參與其中。你也發現,別人告訴你的很多事情,描繪的很多場景,對自己的誘惑力不再那麼大,或者說,壓根沒有誘惑力了。因為,你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你覺得自己窮極自己的一天,一年,甚至一輩子的時間,都沒有辦法把這件事做到極致。你很享受做這件事的過程,覺得這個便是最好的自己——既然已經是最好的,那麼為什麼還要打破呢?


可是,我們要怎麼才能達到這樣一種對的狀態呢?


這個問題很複雜,就像創業能不能成功一樣,也依賴一定的運氣和偶然性——就我自己而言,一次偶然的遭遇就促成了某個時期我的狀態改變。但是,這裡面也有一些必然的東西,就好像一些素質高,能力強的創業者成功的概率會更大。也就是說,就我現在看來,我認為當時我的狀態遲早都能改變,而運氣只是決定了時間問題。


個人覺得,對一個缺乏經驗者而言,現在在應用開發中宣揚的,被市場證明可行的快速迭代的思路,同樣可以運用在自我狀態的調整中——也就是說,儘力、快速去試,收集反饋,並及時地調整自己。起碼,我現在就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昨晚睡不著覺,寫了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但不一定對。


文/陳小蒙


心理延伸


會員測試:你是哪種人格障礙敏感質?


心理FM:  高考,我不愛你,但謝謝你


心理講座:普通人如何成魔鬼或英雄


分享今天讓你溫暖感恩的事情》》》小確幸:記錄身邊微小而確定的幸福


團隊心理:如何讓成員感覺自己是超級英雄
如何建立自己的思維方式?
职场心理学:成功如跨栏,障碍都是自己给的
自由可以被剝奪,但希望不可以

TAG:職場心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十種幼稚的職場心理,你有嗎?
有個學心理學的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影響職場發展的幾種心理,你中了幾招?
女人被不同的男人撩,是怎樣的一種心理狀態?
學會笑,你才有個好的心理狀態
職場心理學:如何從與對方談話的特點來了解這個的性格
愛情,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需求,嗎?
如果心理學界也有奧斯卡,會是一種怎樣的盛況?
8種塗鴉看你的心理狀態
給自己的朋友圈點贊,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職場「奇案」之領導怎麼知道:「告密者」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見一個愛一個」究竟是不是一種心理問題?什麼樣的人更容易「花心」?
你的心理健康嗎?這幾種打招呼的方式可以反映你的心理
心理測試:同桌眼裡的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講話有夠直接?心理學:人分4種,愛情、工作都一樣
這些職場女性的心理危機你有嗎?
心理學家:7種變態的心理現象,有5種屬於精神疾病
十種最幼稚的職場心理,你占幾個?
細說男人的幾種變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