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iFuun導讀:擁有114年歷史的諾貝爾獎,雖並未設立心理學獎項,但從1973到2015年,共有以下幾位心理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其中不包括死都不承認自己是心理學家的巴普洛夫,和死都相信自己會獲獎的弗洛伊德。 ——www.iFuun.com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編撰:SC | iFuun

首先是喜大普奔


喜大普奔,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William C.Campbell、Satoshi ōmura、屠呦呦(Youyou Tu)獲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據悉,屠呦呦是首位獲得諾獎科學類獎項中國人。詳情如下視頻:


在屠呦呦女士獲得的是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這讓小壹君想到,有幾位心理學家也獲得過生理及醫學獎。你會想到誰呢?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嗎?不不不,爺爺似乎一直覺得自己一定會得獎,但是似乎和演藝界的小李子(萊昂拉多)一樣,命途多舛。據說,主要是因為他們都抽煙。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圖自果殼網)


藉此機會,我們來細數一下獲得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有哪些吧!


首先讓從諾貝爾同學: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工業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藥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在遺囑中,他提出將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基金放於低風險的投資,以其每年的利潤和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五項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或組織。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學獎。1994年,經濟學獎里已經分設了心理學領域的研究。


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開始頒發到現在已經有114年的歷史。令我們欣喜的是,儘管諾貝爾獎並未設心理學獎項,從1973年到2015年,數位心理學家已獲得諾貝爾獎,有生理或醫學獎,有經濟學獎,還有文學獎。


他們是誰?


他們是洛倫茨(生理或醫學,1973)(哥哥似乎是動物學家,我們叫他致力於「動物心理學」的鴨爸爸),西蒙(經濟學,1978),斯佩里(生理或醫學,1981),卡尼曼(經濟學,2002),莫索爾夫婦(Moser,生理或醫學,2014),托馬斯·約斯塔·特蘭斯特羅默(文學獎,2011)。


為什麼巴普洛夫得獎了卻不算呢?

早在1904年的第4屆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在我們的大多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科書中都會出現的大名鼎鼎的俄國科學家巴甫洛夫就獲得了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不過在這裡,我們不把他當作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原因有二,一是巴翁從來都不承認自己是心理學家;二是他獲獎並非由於其盡人皆知的關於經典條件反射的研究,而是因為其在消化生理學研究中的巨大貢獻而獲此殊榮。


弗洛伊德爺爺怎麼錯過諾貝爾的呢?


1929年,弗洛伊德提出了轟動一時的「意識和無意識及其對行為影響的理論」。但這一理論並未使他獲諾貝爾獎。據說弗洛伊德死前一直認為,10年後諾貝爾獎評委會會打電話告知他獲獎。不過因在諾貝爾活著的時代,心理學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因此心理學理論不會被列入評獎範圍,研究心理學的人必會被拒之門外。


不過心理學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如前文所述,我們有很多隊友,很多很多……

1、習性學創始人洛倫茲(1903-1989)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奧地利動物學家、習性學創始人之一,開始了在自然條件下觀察動物行為的方法,對鳥類行為的研究作出了獨特貢獻,並提出了動物本能行為的固定行為模式和動物學習的「印記」等概念。1966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73年與K.弗里希、N.廷伯根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


洛倫茲(Konrad Lorenz,1903~1989)出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孩童時代就喜歡飼養動物,並對它們的行為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1922年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後來進維也納大學解剖學系並獲得了醫學學位,此後便留校任教並花一定的時間觀察寒鴉(Corvus monedula)的行為。大學期間,他研究了比較解剖學並開始用比較解剖學的方法研究動物的行為。在1935年出版的《鳥類的社會行為》一書中,總結了他對30多種鳥類的比較研究,分析了親鳥、幼鳥、性配偶和其他親屬的行為功能和引起這些行為的條件。該書是應用比較方法研究動物行為的一個典範。


洛倫茲研究鳥類行為的另一個重要方法是使鳥類對他本人產生印記,這樣他便能夠與所研究的鳥類建立親密的關係,便於對鳥類行為的研究。利用這種方法他曾研究了灰雁、綠頭鴨和寒鴉等各種鳥類的印記行為,並比較了它們之間的差異。洛倫茲還深入地研究過本能理論並提出了欲求行為的概念。


他是現代行為學奠基人之一,1973 年與廷伯根和費里希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主要著作有《鳥類的社會行為》、《所羅門王的戒指》、《人與狗》、《攻擊與人性》和《動物與人類行為的研究》等。


2、西蒙(1916—2001)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又譯為司馬賀,美國心理學家,認知心理學的奠基者。西蒙和紐厄爾等人共同創建了信息加工心理學,開闢了從信息加工觀點研究人類思維的方向,推動了認知科學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曾榮獲國家科學獎,1953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69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78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認知心理學家,原本是講授政治學的教授,並自修數學、經濟(在1978年獲得諾貝爾獎)、管理、心理學等,而那個年代以「計算機模擬人類思維推理的程序」如此的想法吸引了Simon。就在1954年和Allen Newell研發出一種具有思維的計算機程序「邏輯理論器」,它以代數符號來進行邏輯公理的證明。爾後又發展出一套程序GPS(一般問題解決者),首先評估目標狀態與起始狀態間的差異,接著再考慮某些步驟,並測試是否會離目標狀態更接近,若否則回過來調整原先的步驟。


這套GPS有兩項特徵:表徵(representation)、訊息處理歷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表徵即以某些特殊的符號來代表一些現象,透過如此的模擬,就可以把大腦神經的反應看成是圖像、文字、思考的表徵。訊息處理歷程:透過一步一步的程序,將訊息作某些的調整,已達目標狀態。這兩項特徵提供心理學家更精細的心理歷程概念。


Herbert Simon也和William Chase發現了象棋大師對於比賽中的棋盤布局,可以在幾秒內就記起來,但假如是隨意擺設的棋盤布局,他們無法有如前面所述一般的記憶,這意味著這些象棋大師對於棋盤布局的記憶,並非視覺上的,而是在棋子的攻防移動位子上。


3、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斯佩里(August 20, 1913—April 17, 1994.)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美國神經心理學家,用測驗的方法研究了裂腦病人的心理特徵,證明大腦兩半球的功能具有顯著差異,提出兩個腦的概念。曾榮獲國家科學獎,1960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土,1971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81年獲諾貝爾生理學獎


斯佩里把貓、猴子、猩猩聯結大腦兩半球的神經纖維(最大的叫胼胝體)割斷,稱為「割裂腦」手術。這樣兩個半球的相互聯繫被切斷,外界信息傳至大腦半球皮層的某一部分後,不能同時又將此信息通過橫向胼胝體纖維傳至對側皮層相對應的部分。每個半球各自獨立地進行活動,彼此不能知道對側半球的活動情況。


這一手術於1940年由Van Wagenen 和Herren首先在臨床上對慢性頑固性癲癇病人使用,獲得較理想的療效,癲癇發作幾乎完全消失。1961年斯佩里設計了精巧和詳盡的測驗,在作割裂腦手術的人恢復以後,進行了神經心理學的測定,獲得了人左右兩半球機能分工的第一手資料,發現兩半球機能的不對稱性(asymmetry),右半球也有言語功能,從而更新了優勢半球的概念。裂腦人的每一個半球都有其獨自的感覺、知覺和意念,都能獨立地學習、記憶和理解,兩個半球都能被訓練執行同時發生的相互矛盾的任務。斯佩里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人的言語、思維和意識與兩個半球的關係,成績卓著,獲得了1981年度諾貝爾醫學獎。


4、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丹尼爾·卡尼曼1934年生於以色列,具有以色列與美國雙重國籍,1961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博士學位。之後相繼擔任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教授。自1993年起,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和公眾事務學教授。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行為經濟學和實驗經濟學的先驅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弗農·史密斯(Vernon Smith)。卡尼曼的突出貢獻在於「把心理學成果與經濟學研究有效結合,從而解釋了人類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作出判斷」。而史密斯的獲獎原因是「發展了一整套實驗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實驗室里研究市場機制的選擇性方面。」


丹尼爾·卡尼曼將心理學研究的視角與經濟科學結合起來,成為這一新領域的奠基人。在他之前,經濟學和心理學在研究人類決策行為上有著極大的區別:經濟學的觀點認為外在的激勵形成人們的行為,而心理學恰恰相反,認為內在的激勵才是決定行為的因素。卡尼曼在不斷修正「經濟人」的基本假設的過程中,看到了經濟理性這一前提的缺陷,也就發現了單純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釋複雜的決策行為,由此正式將心理學的內在觀點和研究方法引進了經濟學。


卡尼曼最重要的成果是關於不確定情形下人類決策的研究,他證明了人類的決策行為如何系統性地偏離標準經濟理論所預測的結果。(《突破思維的局限:別讓直覺成錯覺》 《理性大腦的非理性思維》)


5.2014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獲獎者:梅-布里特·莫索爾(May-Britt Moser)和愛德華·莫索爾(Edvard Moser )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Moser 夫婦)


莫澤,1962年出生於挪威,現為挪威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挪威科技大學卡夫利科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和記憶生物學中心創始主任。莫澤和他的妻子邁-布里特·莫澤在過去數十年中領導了一系列腦機理的前沿研究。2013年獲霍維茨獎。2014年10月9日,獲得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莫澤夫婦研究的是大腦中的「內置GPS」——定位系統,它使人們可以在空間中進行自我定位,也為更高級的認知功能提供了細胞意義上的基礎。


這個研究解答了「我們如何得知我們在哪裡」「我們怎樣找到路徑從一個地點到達另一個地點」以及「我們如何儲存這些信息,從而下次需要尋找相同路徑時可以立刻獲得它們」這幾個問題。


諾獎委員會在頒獎聲明中說,這一發現解決了幾個世紀以來困擾著哲學家和科學家的問題:大腦究竟如何創造出周圍的空間地圖,而我們又如何在複雜的環境中進行導向?


6.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托馬斯·約斯塔·特蘭斯特羅默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托馬斯·約斯塔·特蘭斯特羅默


托馬斯·約斯塔·特蘭斯特羅默(瑞典語:Tomas G?sta Transtr?mer,1931年4月15日-2015年3月26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是當今瑞典最優秀的詩人之一,也是一個心理學家和翻譯家。他著有詩集十餘卷,並曾被翻譯成三十多國的文字,特別是荷蘭語、英語和匈牙利語。特蘭斯特羅默於195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詩十七首》,在瑞典詩壇引起轟動,成為20世紀五十年代瑞典詩壇上的一大亮點,成名以後陸續出版了詩集《路上的秘密》(1958)、《完成一半的天堂》(1962)、《鐘聲與轍跡》(1966)、《在黑暗中觀看》(1970)、《路徑》(1973)、《真理障礙物》(1978)及《狂野的市場》(1983)、《給生者與死者》(1989)、《悲哀的威尼斯平底船》(1996)等,獲得了多項國際及瑞典國內的文學類獎項,頗有國際影響。


特蘭斯特羅默曾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2011年終於獲獎,理由是「因為經過他那簡練、透通的意象,讓我們用嶄新的方式來體驗現實世界」


此外,心理學還頗受「搞笑諾貝爾獎」的青睞。


比如: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向左傾斜使埃菲爾鐵塔看上去更小》


下面我們來細數,那些年,我們一起獲得的「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



1994年


授與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表彰其30年來對300萬新加坡公民不管何時何地吐痰、嚼口香糖、喂鴿處罰之影響的研究。


1995年


頒給慶應義塾大學的渡邊茂、坂本淳子、與京都大學的脅田真清,表彰他們成功的訓練鴿子辨識畢加索與莫內畫作的不同。[1]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真滴么?


2000年


授予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鄧甯(David Dunning)和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克羅伊格(Justin Kreuger),表彰他們對察覺不到自己無能的人往往容易變得自大的研究。[2]


2003年


授予羅馬大學的Gian Vittorio Caprara和Claudio Barbaranelli及斯坦福大學的Philip Zimbardo,他們在1997年在嚴肅的Nature發表文章〈政客獨特的簡單人格〉指出,選民判斷政客時,只憑兩項人格特徵:可信度和精力,不像大多社交場合時,判斷人格的決定因素有五個。Zimbardo認為他們的研究將幫助設計選戰策略。


2011年


頒給挪威奧斯陸大學的卡爾·哈爾法·泰根(Karl Halvor Teigen),對「為什麼人類每天會嘆氣」的研究[3]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2012年


頒給Anita Eerland,olf Zwaan和Tulio Guadalupe,其研究題目是《向左傾斜使埃菲爾鐵塔看上去更小》。[4]


2013年


頒給Laurent Bègue、Brad Bushman、Oulmann Zerhouni、Baptiste Subra 和 Medhi Ourabah,他們發現喝醉酒的人會覺得自己更有吸引力。[5]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2014年


Peter K. Jonason, Amy Jones, 與Minna Lyons,表彰他們搜集了大量證據,證明睡懶覺的人比起早起的人,通常會更自戀,更有控制欲並且更神經質。[6]


2015年


荷蘭Max Planck語言心理學學院的Mark Dingemanse和同事發現,不知道為什麼,似乎所有語言中都有「huh?」這個詞。不過,這個是文學獎。


那些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蛤?


細數不夠,小夥伴可在評論處添加~嘻嘻


本文由 SC 編撰,轉載請聯繫 susan.liao@iFuun.com


參考文獻:


[1]^ S. Watanabe et al., "Pigeons" Discrimination of Paintings by Monet and Picasso,"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Vol. 63, pp. 165-174 (1995).


[2]^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on_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


[3]^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2011搞笑諾貝爾獎公布 市長開坦克碾賓士得和平獎. 每日經濟新聞. 2011-09-30 [2011-09-30] (中文(中國大陸)?).


[4]^ Eerland, A.; Guadalupe, T. M.; Zwaan, R. A. Leaning to the Left Makes the Eiffel Tower Seem Smaller: Posture-Modulated Estim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 22 (12): 1511–1514. doi:10.1177/0956797611420731. PMID 22123776


[5]Bègue, L.; Bushman, B. J.; Zerhouni, O.; Subra, B.; Ourabah, M.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er holder": People who think they are drunk also think they are attractiv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3, 104 (2): 225–234. doi:10.1111/j.2044-8295.2012.02114.x. PMID 23560668

[6]^ Jonason, P. K.; Jones, A.; Lyons, M. Creatures of the night: Chronotypes and the Dark Triad trai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5 (5): 538. doi:10.1016/j.paid.2013.05.001
夢,打開你潛意識的大門
旅行的意義:遇見一些人,然後再與他們告別
《超脫》影評:現實與自我的枷鎖
什麼都不做
俞敏洪:想都不敢想,你怎麼成功?

TAG:心理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這諾獎科學家虐鼠無數,只為證明:發獎金比扣工資好!超越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家
沒研究過弗洛伊德,別說你懂心理學
誰是最傑出的心理學家?
她是奧斯卡最佳女主,也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學霸
心理學家告訴你,什麼樣的女人最受歡迎
讓·皮亞傑:將弗洛伊德理論科學化,曾是近代最懂兒童心理的人
心理學家阿德勒:骨子裡的自卑感可能會讓你有這四種表現
心理學家教你怎樣找對象
心理學家稱:喜歡吃肯德基的都是邊緣人
心理學家:女人最渴望得到這四種禮物
心理小事:心理學家認為這三類家長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知名哈佛心理學家說兒童過動症只是藥廠為了賣葯的幌子?
心理學家:我們為什麼需要放鬆?
推薦| 她不是心理學家,卻比心理學家更能一眼看透情感的本質
心理學家:5個永遠不會過時的想法,讓你內心寧靜
如果心理學界也有奧斯卡,會是一種怎樣的盛況?
心理學家教你怎樣才能愛對人
又一個心理學陷阱:為什麼人們都覺得過去更美好?
像心理學家一樣去理解身邊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