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一名普通心理學工作者的自白

一名普通心理學工作者的自白

一名普通心理學工作者的自白


文:吳澤華 | iFuun專欄作家


作為一名心理學工作者,自己常常在有意識地使用各種方法來安撫別人內心的傷痛,有人看起來神聖神秘,有人看起來輕佻不過是投機倒把的機會主義者。而拋卻所有的身份角色,他(她)只是一個人,在面對著意外所帶來的不安和不幸時,他(她)們也感到手足無措。即使他們厲害如弗洛伊德或羅傑斯,也不能例外。

我們會用僅存的理性意識安慰自己,但該存在的始終還是存在,需要面對的還是要面對,那一刻,他(她)和心理學工作者身份角色無關,他(她)是一個人,他也有該有的甜酸辛辣。


我總是在問自己,自己在心理學的學習和研究中最應該避免的是什麼?主觀,我一度視客觀為真理。什麼是主觀?是你作為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背後隱藏的是你作為一個人的偏見。


每次在實驗探討中,老師總會強調個人主觀性的問題,我們在實驗中總會假定自己是客觀的,因為那樣的結果才會「客觀公正理性」,可是總是在最後的結果補上一個「但是」、「我們難免受到主觀性的影響,但是我們要把影響降低到最小」。在諮詢中羅傑斯也要我們保持價值中立,但是面對著自己的問題時,我們的客觀理性總是被主觀情緒以絕對優勢壓倒。就連心理學史中,也避免不了主觀的存在,「歷史是建構的結果,充滿著史學家的個人偏好和成見」(葉浩生)。


在心理學的各個研究領域(姑且不談論後現代主義),我們都會探討主觀性這個問題。為什麼存在主觀性?因為我們是人,我們不能避免七情六慾、喜怒哀悲,即使你背上了「心理學」這樣一個碩大的「排憂解難」的大旗。

因為心理學的專業關係,一段時間裡我想把自己修鍊成一個絕對中立的人,能對著悲傷痛苦、開心快樂都保持客觀。現在,我發現自己辦不到,我只是一個人,一個普通人,面對著榮譽我不能不欣喜;面對著悲傷,我不能不哭泣;面對著失去,我不能不惋惜;即使面對著一個犯錯的人,即使不是別人的本意或者只是一個意外,我的本能反應依舊是抱怨,我是一個人,你是一個人,他(她)也是一個人,我們都在歲月的道路上前行:我們開心,因為我得到自己想要的,我能感覺到被愛,即使在迷霧中,我們也是成群結隊的唱著歌行走,哪怕我受傷,我也能就地卧倒隨時就醫;我悲傷,因為我痛失所愛,像個孩子樣哭的天翻地覆,但傷痛的保質期一過,我們就會走得大步流星;我憤怒,因為這世界存在太多的不公和歧視,但我們都會盡自己所能,在路上走得不偏不倚。


其實,生活中我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們享受著主觀性帶給我們的一切,因為這就是生活,普通人的生活。


致謝:感謝三個不知名的吉林大學好人


責任編輯:趙蒙


一名普通心理學工作者的自白


吳澤華,現繫心理學研究生,基礎心理學專業。喜歡看書看電影聽音樂,最喜歡沈從文的《邊城》。電影喜歡王家衛和李安。非典型心理學探索者。


最想把自己了解到的最真實的心理學展現給大家。QQ:842428820(驗證:吳澤華)。

TAG:心理科普 | 冷知識 | 社會心理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名理智粉的自白
一位心理醫生的自白
一個普通創作人的自白4
一個作曲者的自白
理論物理學家的自白:窮孩子如何成為傑出的科學家?
英國流浪貓狗收容所的工作人員的一些自白
溫熙超雕塑: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自白
一個舊物愛好者的自白
一個胃炎患者的自白書
為什麼我從不敢在朋友圈曬娃?一位心理學媽媽的自白
一個非工具控的自白
來自一名旅遊從業者的自白
一條哈工大的二哈大學狗的自白,別問我有多愛你,菜板代表我的心
一封大學考試作弊者的自白信,不得不看
一個學渣媽媽的自白
一個人工智慧機器人的自白:我想要活著
一個規劃人的自白
一個廢物藝術家的自白
一篇關於酒精依賴者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