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潛意識遊戲:這些年,我們不懂劉翔

潛意識遊戲:這些年,我們不懂劉翔

心理導讀:在做事之前,先想好失敗的理由,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失敗,這是我們對結果的恐懼。過度恐懼時,身體就會發生改變,以滿足潛意識對安全的需求。 ——www.iFuun.com


潛意識遊戲:這些年,我們不懂劉翔  


劉翔之殤,相信很多人之前就已經猜到了結局。英雄之淚,讓所有國民心碎。以至於我這個不熱愛體育的人,也想談一談劉翔,與成敗無關,與金牌也無關。關於他,正面和反面的觀點都很多。關於劉翔在倫敦奧運會後,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也各有千秋。所選維度不同,自然也有不同的答案。從金牌的角度講,他敗了。從人生的角度講,他贏了。所以我想談談劉翔之傷及帶給我們的反思,而不是他的成敗。從北京奧運的傷到倫敦奧運的傷,這些傷該讓我們想想,傷之後,還有什麼。

劉翔的傷,讓人想起了很多。如果我們去證明,傷是存在的或者正常的,我們總能找到證據:運動員的傷和普通的傷不一樣,有些傷只有在高強度的時候才出現,歷史上某國某運動員也有該現象。如果我們去證明,劉翔的能力是具備的,我們也總能找到很多證據:十幾天欄上生涯,三屆奧運經驗,多少金牌云云,某強對手不敢輕視他。如果我們去證明,劉翔的傷並不是故意的,我們更好證明:沒有一個運動員願意讓自己受傷。


可他還是傷了,在最不該傷的時候傷了。在最不該複發的時候覆發了。與其說不該,我更想說,在恰當的時候恰到好處的時候出現了。因為或多或少,我們都想說,他的潛意識裡在要求他這麼做。


劉翔與倫敦的金牌失之交臂,多少有些必然。


在我開始談我的觀點前,我想起了很多故事。一個故事是,在奧運跳高桿的面前,一個教練說,跳過去,整個別墅都是你的了,該運動員過於緊張失敗。另一個教練則說,跳過去,你就可以回家和媽媽團聚去了,該運動員適度緊張反而跳過去了。另一個故事是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里的運動員丹,丹對於當下的理解徹底忘記了緊張,在調換體操上輕鬆完成,他的的隊友則說,他幾十年的努力為的就是能決定他命運的幾個裁判能在紙上畫個A。

緊張程度和被期待對於績效的影響,心理學家已經研究的十分透徹了。劉翔在雅典奧運上讓全球人民認識了中國田徑,也讓全球人民關注到了劉翔。幾十億的眼光瞪著一個人的時候,沒有超強的心理素質是玩不起的。國家隊有專供的牛奶,有專供的衣服,有專供的教練和場地,卻不知道專供的心理輔導和培訓是哪家。有人說,全中國甚至全球都在關注劉翔,心理壓力自然很大,被期待值也就很高。我想說,奧巴馬在競選時發表演講的時候,不知道看客會不會比他少。在巨大關注與被期待面前,沒有一定心理素質是完全扛不住的。劉翔一夜成名前後,有誰關注過他心理的變化。


還有個故事是,心理學家做的一個實驗,關於報酬是1美元和20美元的努力,哪個會業績更高,實驗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拿報酬1美元的人比20美元的業績要高。與這個類似的故事則是,孩子們在老人院子里踢球,老人覺得吵想讓他們去別的地方玩,老人通過給孩子報酬請他們表演,並通過每天遞減的方式,最後換得孩子們一句話:報酬這麼少了,不給你表演踢球了。老人成功讓孩子們離開了他的院子。這就是關於你為什麼而做的話題。得到1美元的人,是在為工作而工作,因為1美元是不多的報酬,更多的樂趣來自於工作本身。而20美元的人,則錢帶來的價值則大於了工作本身。孩子們最初免費在院子里玩耍是為快樂而踢球,後來因為老人給報酬就成了為報酬而踢球了,當老人遞減直至沒有的時候,則失去了動力。


劉翔在雅典前,名不經傳,只是想好好跑而已。有期待但是沒有那麼多,金牌有最好,沒有也很正常,所以他能發揮最好的自己。但是成名後不一樣了,同樣的壓力再襲來,如果拿不到金牌,就不正常了,劉翔就不是劉翔了。即使很多人安慰他,有沒有金牌你都是優秀的,但是自己對自己的期待,則唯有金牌,才以證明是劉翔。在雅典前後的奧運里,我想他跑的動力已經變了:一個以跑步為樂和一個以金牌為生的人。


在兩個小小鋪墊後,再來談談潛意識和心理遊戲


心理遊戲:
社會心理學裡有一個實驗,心理學家將若干被試進行難度較大的題目測試,然後告訴被試,你是目前為止得分最優秀的人。接下來心理學家給了被試兩粒藥丸,一粒可能提高你的智商,另一粒則可能降低智商。多數被試則選擇了後者,因為這樣在接下來的測試中,即使得不到高分,被試也有理由——因為我吃了智商降低的葯,並不是我的能力不行了。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故事無處不在:考試前拚命的玩,並且告訴別人我在玩,以備萬一考不好了,我就有理由,不是我能力不行而是我考前在玩沒複習,假如我好好複習,一定考的很好。在高考前的突然放棄了高考,好證明,不是我考不上大學,而是我沒有考。甚至,在做事情之前,先想好如果失敗我該怎樣解釋我的理由是什麼。然後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失敗了。這是我們對結果的恐懼,也是我們內心的恐懼。


除非你刻意去覺察,否則很難意識到自己在玩這個遊戲。至於劉翔是不是要讓自己受傷好證明不是跑不好而是受傷了,我們就留下幻想的空間吧。


心理遊戲之下,則是潛意識掌控的疆界
在潛意識裡發生的東西,一直被我們忽視著,卻一直影響著我們整個的生活。


為了實現某個心理目的,潛意識會引導現實往這個方向發生。譬如說,孩子在生病的時候父母就不會責備,反而寵愛有加。孩子就學會了用生病的方式逃避考試。怯場的人會在考試的時候突發高燒,無法參加考試從而逃避。過度恐懼的時候,身體就會發生相應的改變,以滿足潛意識裡對於安全的需求。所有這些身體發出來的癥狀,只是潛意識為了保護自己。於是大膽猜想下,劉翔的傷,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為了保護自己,不至於在失敗後太難堪。


這又延伸到更深的一個話題,我們對於完美的追求和對於自我的認知

不要說你不追求完美,每個人都在有意無意希望完美。人的完美很奇怪,當我們得了1次100分後,就想得第二次100分。而且覺得應該這樣。如果不能,就開始否定自己,就是0分。如果我們擁有了富足的生活,再回到貧窮的生活的時候,就會覺得那不是自己,只有富足才是自己。然後我們就把整個價值建立在這個100分之上。試著在劉翔身上套用一下,如果得第一,劉翔就是劉翔。如果不能,劉翔就不覺得自己是劉翔了,那麼乾脆就是0分,不跑。因為人心底的意識里,不能跑的劉翔是勝過跑第二的劉翔的


無論這些猜想是不是真的。我都願意去好奇,劉翔是不是不敢跑,這8年來,內心一直都帶著恐懼,所以潛意識裡要求他去受傷來逃避。


當然,我們無權去苛求他怎樣,在田徑史上,他無疑已經是優秀和成功的。我們只是好奇下他的心理過程,以及這個過程如何避免。


帶來的反思則是,在對於運動員的心理建設上,我們投入了多少來提高成績。在身體建設上可以付出很多,但心理建設呢?對於高考,我們都已經知道,成績不僅由實力決定,也由心態。奧運就是運動員的高考,有誰關注過他們的心理建設呢?

劉翔內心對於不成功怎麼辦的恐懼,多少人有關注過。假如他去見過心理醫生,結局又是怎樣呢?


勇敢和堅強不是一句話,說做就能做到。不是說一句挺住就能挺住。在強大的壓力面前人們選擇怎樣的方式去保護自己,在強大的期待面前人們選擇怎樣的方式去應對,金牌是一種方式,逃避也是一種方式。人性最深處的東西,不是利益,不是道德,不是國家榮譽,而是保護自己。


在前所未有的關注和被期待的非常高的時候,通常也是容易自我迷失的時候,我們要怎樣找到自己,並且堅定不移的做回自己,成為了一個功課和話題。


調整好心態,明確價值觀,堅定的做自己。不光是在運動員身上,在企業里,生活里,都無處不在。成功,除了技術和能力之外,還有很多。那些被我們忽視的,關於對自己的認識。而當我們遲遲不成功或成功後再難成功的時候,我們也需要自問一下:我的內在,發生了什麼。


還有就是存在感,當劉翔成為世界的劉翔,其實他已經失去了他自己。白岩松說的好,倫敦奧運退出生涯後,劉翔才開始成為他真正的自己。不禁想起倉央嘉措,這個悲劇的活佛詩人。諸神把整個世界都給了他,他卻只想做回他自己。雅典奧運後,劉翔已經不再是他自己,而成為了一種代表和象徵,他擁有了別人不能擁有的一切,關於榮耀,財富。可是或許,他只想做回他自己。


存在感的問題,也值得我們去反思。


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必然是過硬的技能,良好的心態,正確的自我認知,是個哲學家。一個優秀的人也是如此。


文/叢非從     原題《論劉翔之傷與反思》


心理延伸


專業測試:DISC性格測試


心理FM:  等那樣的你和我


心理短片:最美的拼圖,是自己走出來的


更多有趣實用的心理學》》》心理學精選


心理學人答疑:我們研究的到底是什麼?
心理「微反應」:揭露內心真正意圖
三大潛意識吸引力:使情侶陷入糟糕的關係
徹底的接受,是一場值得的冒險

TAG:心理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愛情不是遊戲,我們玩不起
對不起,我不想當個好人——遊戲里我們的視角
感情不是遊戲,誰也傷不起!
感情不是遊戲,誰也傷不起
騷年們,你們可還記得這個引人深思的遊戲?
我們真正想要的是遊戲還是那回不去的時光?
王者榮耀:換個角度看遊戲,原來這才是他們的「真面目」!
媽媽不要打我!我玩這些遊戲,真的是為了學習!
這遊戲太恐怖了,誰知道倒霉的是不是你?
如果你沒有腦洞,那我不建議你玩這些遊戲
童年時那些歡聲笑語,這些遊戲你都玩過嗎?
生活中從不缺乏創意,看這些達人如何跟雲彩玩遊戲
人生終極目標就是玩遊戲看漫畫…順便娶個善解人意的老婆,這哥們我是服的…
平時打遊戲說你們是小學生都不承認,今天一個個都跑出說自己是兒童啦?
童年的這些經典遊戲,你還記得它們嗎?
搞笑段子:不想說了,遊戲里也是騙人的,看透了!
你們這些遊戲製作者是不是玩得太過了
我真心付出,男友卻說我只是他的遊戲情侶,網路愛情不可信
玩遊戲時,你永遠想不到隊友是誰,他在用什麼玩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