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覺得被拒絕了?或許僅僅是你想多了

覺得被拒絕了?或許僅僅是你想多了

覺得被拒絕了?或許僅僅是你想多了


譯者:happyjackie2010 | 譯言翻譯小組


親愛的你,是否也曾困惑,這人咋跟預期差距那麼大呢?原來是我們的潛意識中的先入之見在作祟。讓我們看看埃琳諾.塔克怎麼說的吧:潛意識中的先入之見是什麼,從何而來,我們又能如何控制先入之見。

幾年前,我的一位老朋友愛麗絲告訴我一個好消息:她要來我們公司上班啦。聽到這個消息,我跟她一樣開心:我們關係很好,她跟我在一個辦公室辦公沒啥不妥的,況且她跟我在不同的部門工作。


她來公司的第一天,我們一起吃的午飯,我還把最好的三明治小店一股腦告訴了她。第二天,她跟兩個座她旁邊的女同事一起出去吃飯了,但是下午的時候我們約著一起到咖啡店閑聊了一會兒。到了第三天,我連她的人影都沒看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從那天之後,偶爾我們會在大樓門口碰到,她也不過朝我擺擺手而已。


我真失望啊。真懷念跟她一起的日子,我也特別期望能在工作中遇到一個既了解真實生活中的我,又能聊得來的人。事實上,我對她的期望遠不止於此,內心忍不住對她產生了怨言。但是不想跟她對峙,總怕讓她覺得我這人有點黏人。


回首往事,我突然覺著問題也許出在我自己身上。我對她的期望值過高了吧?就這事,我諮詢了一下媒體心理學家艾瑪.肯尼。她解釋說:「我們從小就帶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視角,期望也因此而產生。」「期望關乎生存;在某些方面來講,高的期望值能保護我們,讓我們更少地遭遇消極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中的期望值高低影響了一個人在人際關係中的榮辱存亡。」

換個角度看問題


就愛麗絲這個例子,肯尼讓我從實際出發,跳出自我的視角,站在愛麗絲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大部分人不能站在別人的立場來看問題,因此當朋友或者夥伴不能讓我們如意的時候,我們就會把問題人格化,主觀化。反過來,如果我們從實際出發,看看這些人的實際生活,看看這些人目前在承受哪些壓力,我們就會化解內心的不滿,反而會去支持這些人。」


事實證明肯尼說的很對。對這事悶悶不悅六周之後的某一天,我終於鼓足了勇氣,借著下班小聚的機會,我喝了很多荷蘭酒(好吧,我承認喝的是義大利酒,普洛塞科),壯著膽跟愛麗絲攤了牌。結果發現是我自己會錯意,顛倒了事情的黑白。原來,她是不想破壞我現在在工作中已經建立的朋友圈,她怕自己的介入,影響我,所以故意躲開我,給我空間。


這件事督促我思考起期望值。期望從何而來?他們對親情友情,對我們自己有什麼影響?我決定集思廣益,看看我們有什麼期待,當我們的期望破滅時,我們的感受是怎樣的。


當前險情

遊記作家凱西.溫斯頓曾經跟我講過,她第一次跟她現在的老公約會時的場景,他對自己的買功總是夸夸其談.


「我記得有次過聖誕節,我總在想他肯定知道我希望在節日當天收到什麼禮物,那時候他每次沖我微笑,好像知道我在想什麼似的。誰知,聖誕節那天一早,他給了我一張按摩券。別提有多失望了,我忍不住大聲說:「就這個嘛?""


覺得被拒絕了?或許僅僅是你想多了


讓凱西難以釋懷的是,她心目中的禮物應該是一些特別的東西,是花了時間和心思的物件,從這些物件中可以看出這個人特別了解你。」雖然我覺得按摩不錯,但是就是感覺這個禮物太一般了,誰都可以送--縱然並非如此。我期望他送給我的禮物,可以體現我們是男女朋友,而不是一些泛泛的物件。這才是我當時失望的真正原因。「


Head Trash 團隊終生教練及創建人之一亞力克西姆.李馳曼認為,我們解讀事情的方式,決定了我們會受如上的期望值所左右。「這在人際關係中很常見。比方說,過生日時,我們的另一半沒有送我們珠寶項鏈而是燉鍋,我們立馬會覺得對方不愛自己。但是,我們的另一半也許在想「她喜歡烹飪,但是又總在抱怨家裡的燉鍋很垃圾。買個燉鍋吧,她一定很喜歡。」我們的另一半在想我們所需,想改善我們的生活。所以說是我們的解讀方式是煩惱的根源。一旦我們將關注點放在我們需要感恩的事情上,我們的心情就完全不一樣了。當我們看到燉鍋,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套燉鍋很實用,老公也認可我的廚藝,即使沒有珠寶,我們也會非常開心。「

我們對父母的期望值又如何呢?正如作家哈勃.李寫的:「你可以選擇誰做你的朋友,但是你選擇不了你的家人。」她可以再加一句:但是,你能控制自己對家人的期望值,讓生活更加美好(雖然《殺死一個知更鳥》不是一本教人自助的書籍)。對這點,我之前的一位同事勞拉深有體會。


勞拉40歲生日的時候,母親跟她說想在生日趴上做個演講。勞拉可開心了,特別想聽聽母親是怎麼誇獎她的,她想像著母親演講時濃濃的情感中點綴些有趣的軼事,簡直太讓人期待了。「但是,當母親站起來的時候,母親首先感謝了舉辦方,然後又問誰的奧迪堵著入口了,之後才祝勞拉生日快樂,就像突然間想起來一樣。勞拉整個人都崩潰了。


善於表達自我


這種現象對肯尼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普遍對自己的父母有很高的期待值。我們這一代的父母親們把照看我們當作他們的工作一樣來認真對待。但是我們期望能得到更多-我們期望父母親能聽到我們的感受。但是問題是我們的父母似乎永遠也不懂我們。我們跟父母之間溝通存在著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另外我們這一代人也不善於跟父母溝通。」

既然期望值關係著我們人際交往的成敗,那麼,我們如何管理自己的期望值?肯尼建議跟從實際出發。「這就需要我們在不切實際地評定其他人對自己的付出時,我們應該公正地評價我們對人際關係的投入。另外,跟對方多交流,讓對方知道我們的需求,也是至關重要的。


永遠不要把暫時的失敗打擊和最終的失敗打擊混為一談!-----F.史葛菲茨傑拉德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拒絕:比如工作申請失敗,一次絕交,職場中的懷才不遇,友情的變更等等。拒絕有多種方式,但是不管拒絕根源為何,都會對我們造成傷害。


拒絕可以對我們造成很重大的影響。情感上的傷痛可以引發肉體的傷痛。研究發現,人類對拒絕做出反應所激活的大腦區域同樣也會被肉體的傷痛所激活。


你是不是也感覺不能直接思考?這也表明,拒絕可以影響理性和智商。通過對志願者的追蹤發現,當人們經受拒絕的時候,智商會立即下降25%,理性降低30%,攻擊性加強,自我控制能力下降。


拒絕同樣會對降低我們的免疫力,傷害我們的自尊心,降低我們的歸屬感。


拒絕確實會對人類造成傷害,但是原因在哪裡?對人類進化的意義在哪裡?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自己在職業生涯中或者日常生活中,也經歷了幾次拒絕:我喪失了一次工作機會,我的舊情人讓我很失望,我的一位老朋友似乎不再需要我。這些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讓我措手不及,我一直搞不懂這些事情為何會發生。


這要從歸屬感說起。回顧一下古代,我們會發現,歸屬於某個部落是對人類有好處的。歸屬增強了我們的認同感,支撐著我們,給予我們友誼,使我們免於敵人和猛獸的襲擊。被部落所拒絕,會對我們的生存造成致命一擊。因此,從進化論上說,我們本身就帶有一種機制,讓我們想盡一切辦法避免拒絕的發生。


覺得被拒絕了?或許僅僅是你想多了


但是,當我們被拒絕時,如何快速從拒絕中走出陰影呢?有下面幾點:


重新回歸人際圈:遭受拒絕的時候,尤其是我們的信任被人背叛之後,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逃避。但是我們可以向我們愛和信任的人尋求幫助,可以向他們哭訴,從中找到慰藉。


正視自己的處境:不要自慚形穢,對自己的處境要做出全面驚醒的認識,對自己好一些。否定事實,對事實視而不見都會阻止你前進的步伐。


知曉成功之處: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在某些方面失敗,但是此時又有幾個人會想起自己的成功呢?請想想你成功的時候,是什麼讓你走向成功的。重溫成功的場景可以激勵自己從失敗中爬起來。


拒絕讓我們成長:從拒絕中吸取經驗教訓,從中找到一條新的路途。也許曾經你用來應付生活中不如意的方式不再適用於你了。如果我們把拒絕當作一次機遇,我們就極有可能遇見更廣闊的未來。在跟朋友,夥伴或者父母的交談過程中,你會收穫驚喜。


那天醉酒交談之後,第二天我跟愛麗絲一起小聚了一下。一直到第二年我休產假,我們一直都是堅定的工作朋友關係。但是回想往事,我希望我能更深入思考了自己的期望值。正如肯尼所說:「記住每個人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沒有人估計拒絕你。這樣想之後,萬事看起來就簡單了。」


原文:Bounce back from rejection


責編:綿羊仔


覺得被拒絕了?或許僅僅是你想多了


延展閱讀>>>為什麼不敢拒絕別人?


「洗腦營銷解剖中心」:為什麼女生愛買橙子味的絲襪?
她為何拒絕把臉書頭像換成法國國旗?

TAG:心理科普 | 社會心理學 |

您可能感興趣

離婚了,你又覺得我好了,可惜太晚了
有多少人的感情經得起折騰,不知道怎麼就在一起了,也許只是因為覺得適合
不是喜歡拒絕,只是覺得現在一個人也可以很好
喝了很多水還是覺得渴 別是得了這些病吧
想知道你為什麼總是不瘦嗎,我覺得你應該是吃太多了
男友不說分手,只是為了讓你覺得那不是他的錯
「即使會覺得快受不了你了,但我還是想和你在一起」
85%的男人都有,你是不是還覺得你可行了呢!
這網紅能火,你是不是覺得你自己也可以,只是差了點「包裝」?
曾經我很愛你但是都過去了,我不是累,我只是覺得白費
雖然你不喜歡,可是它覺得已經給了你最好的呀
有時你覺得自己怎麼都忘不掉一個人,或許只是因為……
注意了!穿再多還覺得「凍成狗了」,你可能得了一種叫體寒症的病
雖然我贏了,可是我卻覺得很失敗!
你覺得單身挺好,是因為你還沒有被這樣對待過
你覺得蛇很可怕嗎?但是當他們帶上帽子,也許就沒那麼可怕了
很多妹子看到這可能會有異議,覺得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高腰,是的沒錯!
離婚了,你又覺得我好了,太晚了
過了45歲不適宜再做這些事!除非你真是覺得自己活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