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我擁有快樂的權利?!

我擁有快樂的權利?!

我擁有快樂的權利?!


文:Joy Liu 丨 iFuun專欄 · 繁榮成長工作坊


我是否容許自己幸福?

在上一篇文章里跟朋友們提到,在自尊這個概念里很自然的就包含了一個維度:我們值得被尊重值、值得被愛的感受。心理學家一次次驚訝的發現人們普遍存在的對這個領域的懷疑和恐懼—他們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幸福,他們覺得他們沒有去實現他們願望的權利。


他們通常會覺得,如果他們真的擁有了幸福,那麼幸福不是很快就會被帶走,就是會被什麼可怕的事情抵消掉。幸福,對於這些人來說,是一種焦慮的來源。他們也許在意識層面上渴望幸福,但是卻在潛意識層面上很害怕。


一個人也許堅持說:「我值得擁有幸福!」但是當幸福真的發生的時候,當他真正在一段進展順利的親密關係中時,他通常會感到一種焦慮和不知所措,總有一個無聲的聲音告訴他說:「這不是我的生活應該有的樣子!」


現在讓我們來想像有這樣想法的一對男女相遇並且相愛了。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都在彼此身上所以並沒有注意到什麼,他們就是簡簡單單的很幸福。但是,有顆定時炸彈在倒計時,它從他們見面的那一刻開始便開始倒數。當他們面對面坐在點著蠟燭的晚餐桌旁邊,深情的望著彼此並感覺非常喜悅和滿足時,他們其中的一個突然感覺無法承受並且開始雞蛋裡挑骨頭的挑刺或者退縮並且突然很神秘的抑鬱起來。

這種看似不知道從何而來的去破壞幸福的衝動,其實源自內心深處他們自己的「反幸福」程序。他們對於自己、對幸福、對這個宇宙如何運作的觀點容許他們去為了幸福掙扎,容許他們去「追求」幸福,但這樣的幸福永遠都是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也許是明年,也許是後年。但不是現在!不是此時!不是此地!此時此地的幸福感覺太近、太讓人恐懼了。


現在,在他們的喜悅中,幸福不再是一個夢想而是一個事實。這是讓人無法忍受的。首先,他們不值得擁有幸福。其次,它不會長久,或者總會有可怕的事情會發生。這是長期處於低自尊或者說不相信自己擁有快樂的權利的人,會表現出的最普遍的反應。


請你想想類似以下的場景有沒有在你生命中發生過?一天早上你醒過來,注意到即使有那麼多不如意、擔心、問題、苦惱,你仍舊覺得快樂並且很開心自己還活著。過了一會,你受不了了,你必須做點什麼!於是你匆匆忙忙的讓自己進入一種痛苦的狀態,然後突然有種很安心的感覺。再比如你發現一個你很在乎的人也很在乎你,你很開心很滿足,然後一種莫名其妙的焦慮和不知所措就向你襲來,你感覺到自己要去跟對方爭吵、要去找點麻煩的衝動。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里看到的drama queen,那種在幸福的時候就必須非常zuo的去搞破壞或者是製造點衝突矛盾的人,其實都是內心深處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快樂的人。所以如果你長期的覺得不快樂,請你問問自己,你是否真的容許自己快樂呢?


幸福是對父母的背叛?

很多時候我們的這種不相信自己值得擁有快樂和值得被愛的低自尊,來源於不充分的分離(separation)和個性化(individuation)。沒有充分的分離和個性化,我就不能充分的發現我的內在資源;我不能發現我自己的力量。我會很輕易的相信我的生存取決於保護我跟父母的關係,即使這個代價是犧牲掉我餘生的幸福。


作為嬰兒,我們每個人的生存的確是取決於跟父母的關係。如果父母在那個時候拋棄我們,等待我們的基本就是死亡的命運。但可怕的是,沒有充分的分離和個性化的不成熟的人,在成年之後仍舊會不惜任何代價的去保護跟父母的關係,甚至通過犧牲自己的家庭和幸福來達到這個目的。


讓我們來舉一個例子。假設一個女人目睹了自己婚姻的不幸。通常會有很多孩子會潛意識的從父母那裡內化這樣一個聲音:「你的婚姻不能比我的更幸福!」一個自尊不足的女人,一個想成為父母的「好孩子」的女人,一個需要不惜任何代價去維持跟父母的關係的女人,通常會選擇一個不可能給她幸福的男人結婚或者讓本來可以幸福的婚姻變得很不幸。


很多女人會說:「我忍受不了讓我媽媽看到我的婚姻要比她的幸福得多,她會有一種背叛或者羞辱的感覺。她會無法承受自己的失敗和不足。我不能這樣對她。」但實際上,在這個表面的原因背後,她們真正想表達的是:「媽媽可能會對我生氣,媽媽可能會拋棄我,我可能會失去媽媽的愛!為了讓媽媽不生氣不拋棄我,我要變得不幸。」


通常,像爸爸或者是媽媽那樣不開心,就有一種「歸屬」的感覺。而獨自一個人幸福快樂,就感覺像是站在全家的對立面,就感覺像是在背叛他們,這種感覺是很可怕的。當然,這樣的問題不止發生在女性身上,也同樣發生在男性身上。對於很多人來說,在親密關係當中幸福就意味著不再是一個「好女兒」或者「好兒子」了。在親密關係中幸福可能意味著要從一個人的原生家庭中「分離」出來,而這樣的獨立是很多人還沒有達到的。就是我們所說的自尊、分離、個性化和幸福焦慮的關係。

如果我們總是覺得自己的親密關係很不開心,很令人沮喪,那麼也許我們該問問自己:我容許自己快樂嗎?我的自我概念容許自己快樂嗎?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容許自己快樂嗎?我的童年經歷我的原生家庭容許自己快樂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你學多少溝通技巧、提高性生活的技巧或者如何爭吵都是沒有意義的。


我有幸福焦慮,然後呢?


親密關係中的成長需要我們認可幸福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如果我覺得幸福是很自然的、是很正常的,我就會容許它,就會對它敞開,就會讓它在我的身體里流動。我不會有想去破壞它或者自我詆毀的衝動。當我們對幸福有著一種接納敞開的態度時,幸福才會生長。當我們對幸福有著一種恐懼和焦慮時,愛就會慢慢枯萎。


所以如果我有幸福焦慮或者說幸福恐懼症,然後呢?

1. 察覺到自己的焦慮和恐懼


我們最可怕的,是不自知。當你所有的自我破壞(self-sabotaging)幸福的行為都沒有被你意識到時,你就始終是它們的囚徒。所以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察覺到自己的焦慮情緒。當你在非常幸福或者說一個你很在意的人面前時,請你去關注自己情緒的變化。每當你感受到自己因為幸福或者快樂產生的焦慮時(呀,她以後會不會不喜歡我了?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然後她就會離開我?她會喜歡真實的我嗎,還是在了解我之後就不喜歡了?),請你去感受一下自己的身體,感受它的變化和它不同部位的知覺。


比如你會發現每當你的伴侶在動情時過來吻你,你的胃部都會有種緊縮的感覺;或者每當你們很甜蜜的依偎在一起看電話或者聊天時,你過一段時間會莫名其妙的覺得喉嚨的部位不舒服等等。去察覺到你的幸福恐懼在你身體上的反應,這是你覺知它的第一步。


2. 接納自己的焦慮


當你慢慢開始覺知到自己的幸福焦慮之後,不要先去抗爭或者想著改變。


很多時候,我們的抗爭或者不接納反而會讓我們的情緒更加的強大。就比如你失眠的時候不斷地擔心自己明天可能會工作狀態不好,往往會讓你更加焦慮更加難以入睡。嘗試著去接納你的焦慮。並且在你真的有想去破壞自己幸福的衝動時,請你有勇氣跟你的衝動待一會,請你明白,你不一定要按照你的衝動去行為。


當你察覺到自己在快樂時候又開始焦慮了,請你停下來,然後深呼吸,嘗試著跟你的焦慮待一會。其實我們所有的情緒就像天空里的雲一樣,它們不會永遠的駐留在那裡,而是會流動會變化會消失。當我們開始容許自己有焦慮的情緒,容許自己的不完美時,我們就有了跟它和平相處而不是因為逃避焦慮而去破壞幸福的力量。


其實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就是做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在所有的冥想當中我很喜歡的一個叫做surfing on the eager(在渴望上衝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時不時有些衝動或者渴望,但你會發現同樣,這種衝動不會永遠停留在你心中,所以你完全可以跟它保持一定距離的去觀察它,並且隨著你的每一次呼吸去感受它的變化,這樣你就不會陷入這種衝動而做出自己會後悔的事情。


3. 跟你的伴侶溝通你的焦慮


當你發現你可以開始接納自己的焦慮之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跟你的伴侶溝通你的焦慮。因為如果你的伴侶沒有幸福焦慮這樣的癥狀,他會對你的這些情緒很困惑。他可能覺得他在要吻你的時候你躲開,是因為你不愛他,而不是因為你的焦慮。


所以請你把你內心最真實的情感跟你的伴侶交流,這也是成長的開始。我知道這樣事情聽起來很可怕—萬一他不接納我怎麼辦?萬一他因為我有這樣的恐懼和焦慮不愛我了怎麼辦?但你要知道,當你獨自一個人面對你所有的焦慮時,你很難保證自己每次都能抑制住你去破壞幸福的衝動。但當你的伴侶了解了你的情況之後,他能更加理解你偶爾的破壞行為,也能更好的在你們的矛盾中保持他自己平靜的情緒。


慢慢的,在你不斷的練習覺知、接納自己對快樂和幸福的焦慮之後,你就能更好的去接納快樂和幸福了。當你慢慢開始容許自己快樂時,你的親密關係就會生長,你也會有更多的力量去跟那個焦慮的自己相處。


4. 自主,獨立與成長(autonomy, independence and growth)


剛剛我們提到,這種深深植於我們靈魂的,對幸福和快樂值得擁有的信仰或者說自尊,其實跟我們的自主(autonomy)程度息息相關。自主和自尊是不可分割的,自主是指一個人的自我引導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自主的人會明白其他人的存在不是為了滿足他們的需要。他們能接受這樣一個現實:不管我們是怎樣的被人愛著或者關懷著,我們每個人,最終要對自己負責。


自主的人已經成熟到不需要去做或者去證明自己是「好女兒」或者是「好兒子」,他們也不需要他們的伴侶來做他們的媽媽或者爸爸。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不會偶爾的扮演彼此的父母親這樣的角色,但這樣的角色不是他們關係中的核心部分。他們已經成熟到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容許來做自己,他們的自尊不是總會受到來自別人評判的影響。他們的自我價值,他們值得被愛值得擁有快樂的這件事情,是不會受到反覆的質疑的。真正的肯定來自他們自己的內心,而不是掌握在任何其他人的手中。


我與生俱來的,快樂幸福的權利


當你開始學會對自己的幸福和人生負責,


當你不再把自己看成是受害者,然後一味地責怪別人沒有給予你你想要的東西,


當你慢慢實踐著自己的自主並且不斷發現你自己的力量,


當你不再把爸爸媽媽的批評看成是對你價值的終極審判,


當你因為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負責而不斷獨立起來時,


你就學會了自主,


同時你也就慢慢有了更穩定的自我價值感,


你也就更容易去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並且值得擁有快樂。


而這個時間,


親愛的你,


這個擁有幸福和快樂的時間,


它不在明年,下個月或者明天,


當你的自我價值感讓你再次開始對此刻的幸福感到焦慮時,


請你跟著你的焦慮一起深呼吸,


記得跟它待一會兒。


並記得你所有破壞幸福的衝動都像天空中的雲一樣會飄走,


你不需要趕它們走你也趕不走它們,


你是天空,


你不需要跟著雲一起走,


所以你也不需要跟著你對快樂的焦慮一起,去破壞你的幸福,


因為我們都擁有,


與生俱來的,快樂的權利!


我擁有快樂的權利?!


本文來自 iFuun專欄 · 繁榮成長工作坊 。轉載請完整註明作者和微信公眾號:繁榮成長工作坊 (FlourishingParty)。商業轉載及紙媒用稿,請微信留言聯繫。


如果愛被恐懼淹沒
成熟是對規條的背叛?
那些慌張的瞬間終究會讓你更強大
關係,因真實而美好

TAG:心理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我,有選擇的權利嗎?
我就是有權利不喜歡啊
人有愚昧的權利嗎?
你的選擇,是不是剝奪了孩子快樂的權利?
權利:「尚方寶劍」真的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嗎?
你有拋棄我的權利,我有讓你後悔的實力
你有權利發脾氣,但沒權利傷害我
不原諒,也是你的權利!
美麗集結令!快來行使你的權利,還有獎品拿哦
我是生活很苦逼,但我也有嚮往美好的權利
搞笑動漫:他擁有了金錢美女還有權利以後
動物也有權利,那麼AI呢?
是誰給你們的權利,敢說我們家鄭爽在娛樂圈人緣不好?
你有不斷新生的能力,才有收穫幸福的權利
不是處女,就沒有被愛的權利嗎?
讓別人有說「不喜歡」的權利
你活得這麼努力,是為了擁有選擇的權利
你沒有剝奪我悲傷的權利,而是給了我更多微笑的理由
永遠有選擇的權利,也有為自己買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