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中國畫:線描人物



中國畫表現對象是以線為基礎,而對象本身並沒有線的存在,所以決定了中國畫不是「再現」,而是「表現」為特長;這就決定了中國畫必然從寫實走向寫意。

在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代藝術家對於線描進行了艱辛的藝術勞動,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線描藝術,留下了無數的優秀白描作品,使之舉世矚目,在世界美術領域中獨樹一幟,並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也是其他畫種無法取代的。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1

中國人物畫的基礎:白描


中國白描人物畫是從單純的線條勾勒作為造型手段,借線的粗細、長短、曲直方圓、輕重緩急、虛實疏密、頓挫剛柔、濃淡乾濕在造型上生動運用和有機結合,表現形體的質量感、體積感、動態感和空間感,區別於西方以色彩、明暗來表現物體的方法。這種方法稱之為「白描」。無論是工筆人物畫還是寫意人物畫,他們都是以線構成,故而白描人物畫不僅可以獨立存在,也是中國人物畫的基礎。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2


東晉:捲軸畫,中國人物繪畫開始成熟


中國人物畫發展到東晉前後,捲軸畫已經出現,標誌著中國繪畫開始成熟。目前我們所能見到最早的中國捲軸畫《洛神賦圖》、《女史箴圖》,是東晉顧愷之傳世摹本。這兩幅畫中所用的線描已由過去的粗拙簡單發展到圓潤挺秀的筆法,那種「青雲浮空」、「流水行地」的緊勁連綿的線條已具風格化,被譽為「春蠶吐絲」。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


顧愷之在理論上提出了「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遷想妙得」、「以形寫神」。他的「傳神」之說和與南朝宋宗炳提出的「暢神」之說,代表著當時的美學思想。可以說東晉的繪畫和理論給隋唐、五代、兩宋的繪畫出現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礎。


3


唐朝:中國線描人物畫繁榮、鼎盛時期

唐代是中國線描人物畫繁榮、鼎盛時期,在繪畫題材方面傾向面對現實,佛教畫也側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這一時期人物畫不僅大家輩出,線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閻立本在《歷代帝王圖》中,以剛勁而厚實的長線恰當而真實地刻畫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恃、驕矜、貪婪、淫威等個性特徵的肖像畫。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唐代·閻立本 《歷代帝王圖》


張萱《搗練圖》、周昉《簪花仕女圖》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勁纖細的鐵線描,生動地再現了唐代婦女的「豐頤典麗、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稱「綺羅人物」,為工整艷麗的重彩人物畫開創了新風格。吳道子用筆遒勁,中鋒圓轉,富有粗細變化,這種注重用筆頓挫、轉折、行筆放縱表現出來的衣紋神采飛動,有迎風飄舉之感。所繪人物八面生動,傳彩染色,別出心裁,人稱「吳家樣」。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唐代·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他在《送子天王圖》中塑造的天王、文臣、武將、神女、鬼怪等因其身份、個性、氣質不同,所用的線有粗細強弱之分,表情也是隨著繪畫情節的變化各異,或平和,或橫眉怒目,筆法簡練生動又合乎生理結構。用筆的提、按、轉折,巧妙地表現出神女纖巧細秀,武將飽滿有力的手臂和腿足。對於神怪採用了粗細變化較大的蘭葉描,並作以淡墨的渲染,突出肌肉的起伏,給人以蒼健之感。


4


宋代:人物畫開始注重「寫心」深度


宋代人物畫創作的題材範圍廣泛,除仕女、聖賢、僧道之外,田家、漁戶、牧民、嬰戲及歷史故事也在其列。在人物畫性格的刻畫上注重「寫心」深度,在形象結構把握上,更注重眉須神色的微妙變化,白描人物畫表現力由此更加準確生動。用簡略的筆墨,去描繪豐富的內容,主張突出主題和高度概括的表現方法,使白描人物畫在這一時期成為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獨立畫種。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宋代·李公麟《五馬圖》


李公麟少年時代即悟古人用筆意,肆力摹仿顧愷之、吳道子及其他名家傑作,集眾家為己有。他往往只憑几條起伏而有韻律感的線條來完成複雜形狀特性的概括,進一步發展了傳統的白描技法。《五馬圖》、《維摩詰圖》等作品展示了他在白描表現上的巨大成就。


5


元代:中國人物畫走入了低潮期


元代由於民族和階級矛盾日益深化,士大夫在山水、花鳥方面遣興的文人畫飛速發展。這時的人物畫的確走入了低潮,像唐宋那樣反映現實社會的風俗畫越來越少,唯有民間畫工仍不倦地從事著壁畫的創作。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元代·馬君祥等《朝元圖》


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是其傑作代表,三清殿中的《朝元圖》壁畫最為精彩。它繼承和發展了唐代吳道子和宋代武宗元的畫風,構圖壯闊,氣勢雄偉,主像莊嚴肅穆,臣相氣宇軒昂,將軍威武有力,玉女溫雅嫻靜。其形象誇張浪漫,線描奔放有力,設色渾厚華滋,具有濃郁的裝飾趣味,形成了特殊的藝術風貌,充分體現了民間畫師們的傑出智慧,也生動地說明了植根於人民大眾的線描人物畫的強大生命力。


6


明代:人物畫以士大夫和仕女居多


明代由於社會因素,文人畫相對有所發展,人物畫雖不如山水、花鳥之盛,但仍不容小覷。人物畫以繼承前代傳統為主,或白描,或工筆密麗,或水墨點染,或用線質樸,繪畫題材除歷史人物外,士大夫與仕女居多。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明代·陳洪綬《屈子行吟圖》


陳洪綬的人物畫從臨摹李公麟石刻線描「七十二賢」開始,逐步向古人探索,多方吸收營養,最後形成自己風格。他早年細筆,剛中帶柔,晚年轉粗,柔中有剛,出神人化,得之於心而應之於手。他的人物畫造型,最具鮮明特色,畫男人,偉干豐頤,氣宇軒昂;描婦女,纖腰細項,弱質蟬娟,極盡誇張之能事。在衣紋處理上,更是隨心所欲,以我為主,有著極濃的裝飾效果。他的人物畫多取本朝和古代故事,神仙佛道等,是版畫史上的光輝,也是人物白描的傑作。他的《屈子行吟圖》、《歸去來辭圖》等都是冠絕古今的傑作。


7


清代:中國人物畫出現衰落景象


清代人物繪畫一度出現衰落景象,從題材方面不是擴展而是收縮了,技法風格方面缺少新的進展,許多繪畫脫離實際,因襲模仿少有生氣,代之為生硬僵板和纖弱的風格。然而也在跨越兩個世紀的漫長時代里出現了一些出類拔萃的人物畫家。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清代·任伯年《風塵三俠》


任伯年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獨特的風格,洒脫、新穎,雅俗共賞,是我國古代和現代繪畫的一座橋樑。他來自社會下層,有較強的民族意識和正義感,雖然他的人物畫尚未脫離傳統人物仙女的範疇,但民族、家國的憂患,使得他的作品有了激情和深沉的精神,他反覆描寫《關河一望蕭索》、《風塵三俠》等題材是前人未曾深刻表現過的。


以「十八描」為主要表現手法的中國白描人物畫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是歷史積累、民族精神的體現。不斷加強對古代白描人物畫的研究與借鑒,在實踐中體悟民族文化的真諦和傳統藝術的奧妙,無疑將成為當代人物畫走向輝煌的起點。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里賈寶玉如何消暑?
陳來:宋明學案 為往聖繼絕學
趙孟頫繪畫作品欣賞
牟鍾鑒:儒學是什麼樣的學問?
禮儀之邦說茶禮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唐代繪畫:人物線刻藝術
國兆文化——歷史朝代人物精編之古代(一)
白描欣賞中國古代刀馬人物圖譜
盤點中國古代改變歷史的小人物
中國古代品評人物畫的六大標準
以線造型 中國人物畫
人物|中國古代科舉狀元錄之唐五代十國宋
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匯總
韓國繪畫:古典的人物形象
唐代「畫聖」吳道子線描人物
難讀的古代歷史人物名字
中國超寫實油畫代表人物
俗套—當代中國人物畫創作淺析
國畫清風雅集:歷代人物繪畫選!
中國電影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及作品
戰國 人物御龍帛畫
陸羽,中國茶史傳奇人物
國兆文化——歷史朝代人物精編之明代(六)
中國電影第三代導演代表人物及作品